- 年份
- 2024(4939)
- 2023(7096)
- 2022(6268)
- 2021(5808)
- 2020(5156)
- 2019(12311)
- 2018(12106)
- 2017(23893)
- 2016(12982)
- 2015(14616)
- 2014(14931)
- 2013(14898)
- 2012(14276)
- 2011(13068)
- 2010(13168)
- 2009(12387)
- 2008(12492)
- 2007(11581)
- 2006(9921)
- 2005(8981)
- 学科
- 济(61188)
- 经济(61142)
- 管理(33433)
- 业(33420)
- 方法(29420)
- 企(25926)
- 企业(25926)
- 数学(25925)
- 数学方法(25729)
- 贸(20690)
- 贸易(20682)
- 易(20025)
- 农(16572)
- 地方(14888)
- 财(14428)
- 中国(13810)
- 学(12547)
- 业经(11140)
- 农业(10676)
- 制(10596)
- 出(9021)
- 务(8803)
- 财务(8789)
- 财务管理(8763)
- 融(8550)
- 金融(8547)
- 和(8215)
- 企业财务(8190)
- 关系(8136)
- 银(8054)
- 机构
- 大学(197767)
- 学院(196258)
- 济(86868)
- 经济(85230)
- 管理(72095)
- 研究(69671)
- 理学(62575)
- 理学院(61755)
- 管理学(60628)
- 管理学院(60274)
- 中国(50802)
- 科学(43258)
- 京(41580)
- 农(37037)
- 财(36906)
- 所(36786)
- 研究所(33585)
- 中心(31334)
- 业大(30882)
- 财经(29873)
- 农业(29602)
- 江(29302)
- 经济学(27651)
- 经(26997)
- 范(26120)
- 北京(26009)
- 师范(25838)
- 经济学院(25335)
- 院(24792)
- 州(23318)
- 基金
- 项目(129225)
- 科学(100422)
- 基金(93748)
- 研究(92031)
- 家(82419)
- 国家(81795)
- 科学基金(68311)
- 社会(58159)
- 社会科(55157)
- 社会科学(55137)
- 基金项目(50235)
- 省(49842)
- 自然(44358)
- 自然科(43313)
- 自然科学(43298)
- 自然科学基金(42528)
- 划(42494)
- 教育(42424)
- 资助(38714)
- 编号(37075)
- 成果(30183)
- 重点(29838)
- 部(29502)
- 发(28982)
- 创(26443)
- 课题(25539)
- 科研(25319)
- 教育部(24944)
- 创新(24854)
- 大学(24264)
共检索到286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庞德良 王博
强劲的东亚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在接下来的时期里,东亚出口增长的可持续性、产业升级的方式以及贸易政策对东亚贸易格局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上述因素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更重要的是需要明确中国和日本在东亚贸易格局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经分析中日在东亚各经济体贸易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现东南亚各国对中国贸易依存度渐趋提高,中国在东亚地区贸易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在贸易结构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自主高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熟,日本高技术产品出口份额的下降也不必然意味着日本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于其他国家;中日之间在政治上的冲突与经济上潜在的竞争关系,导致日本将更多具有技术含量零部件的生产置于中国以外的其他各国,这似乎也是以日本为核心的"雁行产业模式"向"后雁行产业模式"转变的关键原因;中国成为东亚地区对美国最终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平台,在外部总需求不足背景下,最大贸易顺差国地位对中国经济发展并不有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昭阳 周昕
本文从零部件贸易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在东亚贸易结构中的地位。文中计算了中国和其他东亚经济体1992~2005年的零部件贸易额,在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在东亚地区以零部件进口为主,而与区域外市场之间以最终产品出口为主。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到东亚地区的生产网络中,东亚地区的"三角贸易"模式发生了转变:中国成为东亚地区的出口平台,进口来自于区域内较发达经济体的中间产品零部件,进行装配加工后将最终产品销往区域外市场。
关键词:
中国 东亚 零部件贸易 三角贸易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来科
东亚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在东亚地区形成了基于生产阶段分工的垂直型分工格局,也对亚洲地区的贸易流向和贸易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通过其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使这些国家或地区对美国、欧盟的贸易顺差减少;另一方面却使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等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由此产生了一种明显的贸易顺差转移效应。
关键词:
东亚 外商直接投资 贸易平衡 顺差转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磊
随着世界区域合作潮流的兴起,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也开始出现一定的加速趋势,但总的来说还是落后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步伐,本文通过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标,对东亚地区的贸易关系进行实证的分析,认为东亚经济合作将有利于东亚各国。
关键词:
东亚 贸易 实证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海波
一国的贸易态势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文以三种类别的贸易品(初级产品,标准化制成品,差异化制成产品)划分为基础,具体考察了东亚各国对外贸易态势的变动情况。此外,作者还对东亚不同地区贸易态势变动的差异进行了说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荣艳
本文利用RCA指标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考察了东亚各经济体生产者服务贸易结构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与东亚制造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生产者服务贸易,随着东亚各经济体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也得以快速发展;从生产者服务贸易总体上看,其发展依然遵循"雁阵"主导的产业转移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燕锋 燕存露
美国和日本对东亚地区商品贸易结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燕锋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燕存露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东亚地区许多国家(地区)工业化相继取得明显成效,它们对美、日商品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制成品在对美、日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且向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喻莎莎
基于2001至2010年东亚地区主要经济体间出版业文化产品的双边贸易数据,本文研究并检验了影响东亚地区出版业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可以促进东亚出版业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人文环境、人均收入、互联网发展对出版业文化产品贸易产生了一定的负相关作用,相似的历史语言环境对文化产品贸易无显著推进作用。因此,协调出版产业与国际市场需求的关系,加快向新文化产业模式转型,应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政策方向。
关键词:
出版产业 文化产品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飞秀
文章应用Gerardo Esquivel和Felipe Larrain B.(2002)等人的理论模型,对其进行扩展然后对东亚地区汇率波动与贸易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选择了1994年~2008年期间,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各国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汇率的波动不利于东亚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为了加大东亚地区的区域贸易合作,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减少汇率波动的措施:区域货币合作;固定汇率制度;加大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使用规模,并且从贸易和金融两个方面推进人民
关键词:
汇率波动 贸易流量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邹宗森 原磊 薄晓东
目前中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模式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且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表明:市场规模、人均收入水平、汇率和FDI是影响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提高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洪
1985年以来,东亚地区出现了以日本为主体,亚洲“四小”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投资浪潮。这一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密切了本地区国家(地区)间在生产领域里的合作关系,而且还在客观上推动了区内相互贸易的扩展。本文将着重分析东亚地区原有贸易格局因此而发生的变化以及现阶段所具有的几个特点。一、东亚地区原有贸易格局的变化长期以来,美国始终是东亚地区的主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伯伟 胡学文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已经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核心特征,但尚缺乏对该生产网络系统勾勒的研究。本文借助投入产出表对国际贸易分类标准中的零部件划分进行修正,以产业链为基础系统总结了SITC(Rev3)第7、8类四分位最终产品所对应的零部件,进一步探讨了东亚产品竞争力的来源、区域生产网络的变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1)东亚零部件贸易是其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来源;(2)诸多生产链交织形成了东亚区域生产分工网络,并呈现出不断强化、加深和技术升级的趋势;(3)中国经济的融合推动了东亚分工网络的发展和调整,成为区域内主要的零部件出口国,日本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齐军领 范爱军
在各国关税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及中间产品贸易盛行的情况下,贸易时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愈发明显。本文把贸易时间分为贸易便利时间和物流时间,通过研究发现,贸易时间与贸易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物流时间比贸易便利时间的影响更大。此外,贸易时间对时间敏感产品贸易的影响,比时间不敏感产品更加显著。
关键词:
东亚地区 贸易 贸易时间 引力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月 李新英
日本提出在中亚地区将与中国在资源、市场和全球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竞争。文章比较日本和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贸易状况、贸易效率及贸易影响因素,认为中亚在日本和中国的出口地位均不高,日本与中亚五国贸易结合度低于中国。日本出口重在车辆,中国则重在服装鞋帽。日本和中国对中亚出口的贸易效率低,但贸易潜力巨大,且中亚五国对日本的贸易信赖度高于中国。哈萨克斯坦作为中日第一进口国,中日双方与其贸易往来将进一步提升。此外,日本贸易外交策略有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中亚五国 出口贸易 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月 李新英
日本提出在中亚地区将与中国在资源、市场和全球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竞争。文章比较日本和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贸易状况、贸易效率及贸易影响因素,认为中亚在日本和中国的出口地位均不高,日本与中亚五国贸易结合度低于中国。日本出口重在车辆,中国则重在服装鞋帽。日本和中国对中亚出口的贸易效率低,但贸易潜力巨大,且中亚五国对日本的贸易信赖度高于中国。哈萨克斯坦作为中日第一进口国,中日双方与其贸易往来将进一步提升。此外,日本贸易外交策略有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中亚五国 出口贸易 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