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5)
- 2023(6499)
- 2022(5642)
- 2021(5169)
- 2020(4022)
- 2019(9492)
- 2018(9164)
- 2017(16397)
- 2016(8873)
- 2015(10145)
- 2014(10377)
- 2013(10414)
- 2012(10269)
- 2011(9717)
- 2010(9893)
- 2009(9197)
- 2008(9054)
- 2007(7823)
- 2006(7238)
- 2005(6949)
- 学科
- 济(48268)
- 经济(48229)
- 业(23269)
- 管理(22412)
- 地方(17954)
- 中国(17830)
- 企(16917)
- 企业(16917)
- 农(13487)
- 方法(13388)
- 数学(11334)
- 数学方法(11263)
- 业经(11252)
- 地方经济(10402)
- 发(9604)
- 农业(9443)
- 融(9107)
- 金融(9107)
- 贸(8916)
- 贸易(8904)
- 银(8617)
- 银行(8602)
- 易(8511)
- 行(8478)
- 学(8425)
- 财(7981)
- 制(7684)
- 环境(7430)
- 发展(7233)
- 展(7210)
- 机构
- 学院(129728)
- 大学(128142)
- 济(56828)
- 经济(55640)
- 研究(54015)
- 管理(45804)
- 中国(42046)
- 理学(37831)
- 理学院(37250)
- 管理学(36628)
- 管理学院(36389)
- 科学(31774)
- 京(29255)
- 所(28386)
- 财(25716)
- 研究所(25353)
- 中心(23817)
- 农(23112)
- 江(21080)
- 范(20321)
- 师范(20150)
- 北京(19569)
- 院(19372)
- 财经(19017)
- 农业(17664)
- 州(17590)
- 业大(17371)
- 经(17201)
- 省(16699)
- 经济学(16683)
- 基金
- 项目(79128)
- 科学(62292)
- 研究(59947)
- 基金(55229)
- 家(47960)
- 国家(47470)
- 科学基金(39835)
- 社会(38192)
- 社会科(36132)
- 社会科学(36128)
- 省(31805)
- 基金项目(28835)
- 教育(26903)
- 划(26797)
- 编号(24428)
- 发(23926)
- 自然(23861)
- 自然科(23273)
- 自然科学(23269)
- 自然科学基金(22845)
- 资助(22288)
- 成果(20555)
- 发展(19611)
- 展(19269)
- 重点(18454)
- 课题(18420)
- 部(17077)
- 创(16445)
- 创新(15365)
- 国家社会(15363)
共检索到228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沱生
1992年中日曾经隆重纪念恢复邦交20周年。以后的十年间,两国的友好合作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但双边关系却起伏不定,历经曲折。在迎来邦交3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能够克服障碍,使双边关系进入成熟稳定的新阶段,成为在亚太地区被关注的一个焦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英武
一九七二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周恩来总理与田中首相会谈,确定邦交正常化的基本方针。27日,毛泽东主席会见田中角荣。9月29日中日双方发表联合声明,两国邦交正常化。日本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农村金融也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立足城乡统筹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了1992-2002年间我国服务业的增长效率特征。研究表明,在这段时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远未能挖掘出现有资源和技术的潜力,技术效率低下;服务业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微弱,粗放型特征比较明显。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增强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服务业 增长效率 技术效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10年中,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基础能力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10月26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京组织召开《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座谈会。会上发布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以下简称《报告》),并邀请职业教育界有关专家、部分职业院校校长、新闻界代表围绕职业教育的十年发展进行了座谈。来自地方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10余家新闻媒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六大以来,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第一要务,致力转型跨越,谱写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财政收支规模迅速扩大,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全省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292.4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260.54亿元,年均增长25.7%。一般预算收入由2002年的150.8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213.43亿元,年均增长24.77%。全省财政总支出由2002年的334.2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363.85亿元,年均增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央逐步加大了对陕西的财税支持力度。同时,陕西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抢抓发展机遇,适时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陕西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突破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发展快车道。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英
古代日本的"和魂汉才"、近代日本的"和魂洋才"、现代日本的民主重建及21世纪生存能力的培养目标预示着日本教育和谐发展的走向。和谐发展是日本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惟一归宿,为此,日本教育必须正视和解决日本教育发展过程中与东亚和世界教育的冲突与不和谐问题。
关键词:
和谐教育 日本教育 教育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传清 周勇 任丽凤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1992-2002年是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肇端时期,学术界就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竞争优势、创新及产业集群政策等理论命题进行了开创性探究,奠定了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初步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中日政治关系却无法实现对称的发展。日本新领导人主政之后,对亚洲邻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出现了某些趋向好转的积极势头。但是,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继续进行双边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借助多边机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中日两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双边关系因素,未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形成更多的合力。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双方都有很多可为之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为中日两国...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多边合作 双边关系稳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华 李阵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民众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认识偏差和部分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已经成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对日开展公共外交旨在通过信息和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中日两国民众的相互认识和理解,促使日本媒体与公众能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中国,帮助日本人民了解历史真相。中国对日开展公共外交,总体来说取得过一定的成绩,但仍有缺失,不能适应新时期改善中日外交关系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措施,包括充分重视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教育文化交流;加强对内开展公共外交等。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公共外交 民间外交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鲁义
中日建交以来,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一直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十几年日本政要否认侵略的言论由隐蔽走向公开。两国关系是在日本某些人歪曲历史、中崐国方面对其揭露和斗争的过程中发展的。中日两国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做法有着明显的区崐别。正确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础
关键词:
建交25周年,正确对待历史,发展中日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邱秀华
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方面 ,也是当今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双边关系之一。中日邦交正常关系化以来的近 30年 ,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为新世纪两国的进一步友好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既存在着许多有利的条件 ,也有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 ,这为判断、预测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因此 ,新世纪初期两国关系将在友好合作与竞争摩擦并存状况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发展 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社科院课题组
本报告是30份专题研究报告的浓缩。参加专题研究报告撰写的人员是(按专题顺序):詹宏松、刘清平、何异煌、戴树仁、阎革、李疆、连友农、金一飞、黄斯明、石廷藩、余光年、施家宁、周朝瑞、孙可庸、郑家度、周长军、叶学明、何桂丛、杨仲华、汪宇明、杨柳、马飙、左昌鸿、唐拥军、莫小莎、刘贵访、兰日基、肖永孜、刘思华、陈作威。这批专题研究报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邀请广西有关科研、高等院校及实际业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研究写成。由于研究报告涉及面宽,跨度大,进行研究的时间又比较短,而且广西今后十年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