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8)
- 2023(11446)
- 2022(9846)
- 2021(9473)
- 2020(7596)
- 2019(17880)
- 2018(17828)
- 2017(32770)
- 2016(18987)
- 2015(21417)
- 2014(21803)
- 2013(20774)
- 2012(19038)
- 2011(17121)
- 2010(16996)
- 2009(14996)
- 2008(14470)
- 2007(12548)
- 2006(10962)
- 2005(9448)
- 学科
- 济(65210)
- 经济(65136)
- 管理(50434)
- 业(46077)
- 企(38752)
- 企业(38752)
- 方法(32026)
- 数学(27600)
- 数学方法(27229)
- 教育(22285)
- 中国(22070)
- 农(17137)
- 学(17115)
- 财(16976)
- 理论(15286)
- 业经(14593)
- 地方(13680)
- 技术(11974)
- 贸(11794)
- 贸易(11786)
- 农业(11495)
- 易(11444)
- 和(11201)
- 务(11021)
- 财务(10957)
- 财务管理(10939)
- 环境(10746)
- 企业财务(10403)
- 制(10371)
- 教学(9903)
- 机构
- 大学(261406)
- 学院(255502)
- 管理(100612)
- 济(91443)
- 经济(89130)
- 理学(88055)
- 理学院(87015)
- 研究(85643)
- 管理学(85447)
- 管理学院(84976)
- 京(57137)
- 中国(56508)
- 科学(53824)
- 范(43050)
- 师范(42758)
- 所(42326)
- 财(41194)
- 研究所(38938)
- 中心(37743)
- 业大(37722)
- 农(37067)
- 北京(36775)
- 江(36727)
- 教育(36531)
- 师范大学(35229)
- 财经(33756)
- 院(31378)
- 经(30726)
- 技术(30537)
- 州(30122)
- 基金
- 项目(179079)
- 科学(141585)
- 研究(137326)
- 基金(126455)
- 家(109120)
- 国家(108095)
- 科学基金(92551)
- 社会(82717)
- 社会科(78089)
- 社会科学(78069)
- 省(71010)
- 教育(69447)
- 基金项目(67205)
- 划(61542)
- 自然(59869)
- 编号(58674)
- 自然科(58421)
- 自然科学(58411)
- 自然科学基金(57321)
- 资助(51945)
- 成果(49495)
- 课题(42565)
- 重点(40820)
- 部(40739)
- 发(38658)
- 创(37268)
- 项目编号(36328)
- 教育部(35417)
- 年(34588)
- 创新(34403)
共检索到367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安邦 张男星
本文从中日所处的共同时代背景及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 ,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两个角度的多个方面对中日义务教育质量目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两国质量目标的同异并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目标的制定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孟姐 杨涛
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结果应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制定服务。现有的课业负担量化模型能够为政策改进提供的数据支持有限。本研究提出了学生课业负担分类模型,模型包含客观学习时间、主观心理感受及学业成绩状况三个方面的指标,力图简要呈现课业负担各关键指标间的复杂关系,并使用两步聚类方法分析福建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相关数据,验证模型的假设,为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框架制定、结果反馈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课业负担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两步聚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蒲蕊
绩效责任制度是保障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义务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学校、社区、家长和学生都是重要的责任主体,都应该对义务教育质量负责。建立有效的义务教育绩效责任制度,需要确立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期望,在责任与自主之间保持张力,提供必要的协助与支持条件,发挥教育绩效责任制度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 绩效责任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咏梅 刘若泓 祁毓
探寻义务教育质量背后的资源配置因素,可以明确公财政政策调节质量不均衡的方向。文章以1597个学生样本、31个学校样本和120个教师样本为例,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教育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提出了财政政策在推进义务教育质量均衡上的着力点。结果表明,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不仅各自影响着教育质量,且存在交互效应,为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切入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志辉
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点。从城乡均衡发展立场看,随着教育"普九"任务的完成,城乡教育机会公平已经基本实现,而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依然非常突出。因此,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发展模式转变,凸显内涵发展,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究,本刊发表一组笔谈反映他们的研究成果,旨在引起大家对农村教育质量的关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敬朴
为确保农村学生发展质量的生存底线、安全底线与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预警机制。本文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预警机制由目标定向、过程有序、准确反应、快速应对四个机制组成;其对象与监控指标包括学生发展状态的预警、学生发展质量的预警、学校教育不良因素的预警、社区环境不良因素的预警、社会突发事件时的预警。概述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预警机制的组织机构、预警信息网络的建立与"临界点"观测点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质量预警机制 预警信息网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这是我国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德智体美和学校教育教学等状况进行了客观呈现,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提出了建议。2015年至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实施了第一周期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监测以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为对象,分年度开展德育、语文、数学、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六个学科监测工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课业负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心军
众所周知 ,课程是把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现实的纽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本文拟通过中日两国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设置、管理进行比较分析 ,借鉴日本国课程改革的经验 ,进一步推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优化新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课程 比较分析 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翁士洪
义务教育援助政策是世界各国解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最重要的政策手段,因而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这方面的专门研究目前非常少见。论文以政策问题——政策模式——政策工具——政策工具选择条件为研究框架,比较分析了西方主要国家的义务教育援助政策,提出了三种政策模式,这对中国义务教育援助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义务教育援助 政策工具 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特别是义务教育质量的保障是国家的责任。当前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正成为我国国家层面议事日程的一部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逐渐受到重视并付诸实践。为扩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知识基础,本期推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博士及其团队成员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价值和实施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这一主题的讨论,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贡献自己的智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少非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责任,是保障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手段,有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助于规范教育行为,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有助于保障公民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和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在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新时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走向质量均衡。质量均衡以提高和缩小教育质量差距为目的。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本文依据义务教育质量的特性,提出义务教育的输入质量指标、过程质量指标和结果质量指标框架,并通过具体的细化,建构起较为完整的义务教育质量均衡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均衡 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金芳 刘巧利
我国义务教育年限与世界中等收入及以上国家的义务教育基准年限一致,但低于其义务教育平均年限0.48年;我国义务教育年限超过发展中人口大国,与中等收入国家和同等收入国家基本持平,但与高收入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当前,世界各国实施9年义务教育最为普遍;各国义务教育年限呈逐步延长趋势,延长的方向是学前教育1~2年或高中阶段教育;各国实施义务教育年限的长短,大体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重视程度及文化教育传统所决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年限 国际比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彦伟 文东茅
通过采用计量回归方法,对中国和各地区的义务教育年限进行国际比较,发现与经济发展和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同等水平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实施9年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也尚不具备实行12年义务教育的条件。当下的任务应当是加大财政投入以推进9年义务教育的良好实施,并逐步推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关键词:
义务教育年限 公共教育经费 免费义务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宗晓华 杨素红 秦玉友
集权取向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持续的倾斜性投入,有效地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方面的差距,然而城乡义务教育质量上的梯度落差却依然明显。本文基于全国基线调查数据(CEPS),使用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和夏普利值分解方法,对当前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差距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中心城区到边缘农村,学生认知能力成绩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在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中,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家庭层面,相比于经济性因素(如生均公用经费、家庭经济收入等),文化性因素(如教师文化程度、职业能力、家庭文化资本、家长教育期望等)的影响效应更大。文化性因素成为当前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差距的主导变量,预示着在强调质量公平的新时期,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必须做出新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