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7)
- 2023(5409)
- 2022(4409)
- 2021(4201)
- 2020(3471)
- 2019(7716)
- 2018(7532)
- 2017(14584)
- 2016(7937)
- 2015(8770)
- 2014(8641)
- 2013(8340)
- 2012(7797)
- 2011(7204)
- 2010(7339)
- 2009(6373)
- 2008(6310)
- 2007(5893)
- 2006(5155)
- 2005(4825)
- 学科
- 济(38826)
- 经济(38804)
- 管理(22706)
- 业(21748)
- 企(18046)
- 企业(18046)
- 地方(12620)
- 方法(11735)
- 数学(10005)
- 中国(9919)
- 数学方法(9880)
- 农(9055)
- 地方经济(8312)
- 业经(7784)
- 贸(6962)
- 贸易(6956)
- 制(6789)
- 易(6615)
- 农业(6385)
- 学(6235)
- 关系(6092)
- 技术(6069)
- 财(6045)
- 体(5774)
- 划(5709)
- 融(5477)
- 金融(5476)
- 环境(5452)
- 策(5371)
- 和(5361)
- 机构
- 学院(110219)
- 大学(109936)
- 济(47185)
- 经济(46150)
- 管理(42158)
- 研究(41427)
- 理学(36388)
- 理学院(35867)
- 管理学(35253)
- 管理学院(35013)
- 中国(30157)
- 科学(24763)
- 京(23328)
- 所(20957)
- 研究所(19109)
- 财(18965)
- 中心(17872)
- 农(17578)
- 江(17157)
- 范(16125)
- 师范(16007)
- 院(15534)
- 财经(14978)
- 业大(14741)
- 北京(14559)
- 州(13849)
- 经济学(13636)
- 经(13615)
- 农业(13496)
- 师范大学(12933)
- 基金
- 项目(74775)
- 科学(60282)
- 研究(55651)
- 基金(54702)
- 家(47958)
- 国家(47607)
- 科学基金(40741)
- 社会(36086)
- 社会科(34248)
- 社会科学(34238)
- 省(29332)
- 基金项目(28860)
- 教育(25865)
- 自然(25771)
- 自然科(25216)
- 自然科学(25211)
- 划(25005)
- 自然科学基金(24773)
- 编号(22771)
- 资助(21416)
- 成果(18253)
- 发(17959)
- 重点(17436)
- 部(16765)
- 课题(16143)
- 创(16034)
- 创新(14987)
- 国家社会(14971)
- 发展(14787)
- 展(14568)
共检索到172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源洋
二战后,东亚从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东亚经济奇迹的动力来自各国不断改革与开放以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然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不平衡,呈现"南强北弱"发展态势。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乃至东亚区域合作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促进能力,但是,这种能量至今尚未完全释放出来。这一客观现实引起人们的反思,研究中日两国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地位、作用与战略考虑,能够从中找出我们所要了解的答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锡平
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相对欧洲与北美日益成熟和扩大的区域集团化趋势,东亚的区域合作机制显得零散而脆弱。作为东亚地区日益开放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崛起不仅会影响东亚的振兴,同时也会受东亚地区各种经济、政治、安全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积极参与并推进东亚区域合作,通过寻求共同利益达到“双赢”和“共赢”,以获取自身发展的最适环境,是中国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中日政治关系却无法实现对称的发展。日本新领导人主政之后,对亚洲邻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出现了某些趋向好转的积极势头。但是,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继续进行双边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借助多边机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中日两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双边关系因素,未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形成更多的合力。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双方都有很多可为之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为中日两国...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多边合作 双边关系稳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铭辉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亚洲经济体进一步提升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促进形成区域一体化市场、改善区域综合发展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RCEP也存在着进一步升级探索经贸新规则、推动区域内部国家进一步参与价值链分工以及提高自由贸易协定利用水平等一系列提升空间。未来一段时期内,以RCEP为重要内容的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稳定发展,RCEP成员方需要积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RCEP落地生效并发挥应有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全球经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现实经济需求是与各方的承受能力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利益需求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推动合作,就需要寻找共同利益,谋求共赢互利发展。为此,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渐进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关键词:
利益需求差异 共同利益 区域合作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隋映辉
本文认为,未来5~10年,山东半岛地区将依托中、日、韩三国国家层次上的合作,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并与“东亚三角”经济区进行全面接轨。因此,我国必须在更高层面上推动区域或次区域的产业聚集、产权合作和资源整合,构建一个山东半岛对日、韩产业经济合作区和黄河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贯穿‘两黄’(黄河流域经济带、环黄海经济圈)、聚集日韩”的工业功能区,加快实施中、日、韩产业经济合作战略,促进东亚经济区合作及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工业布局结构的协调发展。中、日、韩经济合作在未来发展中要特别注意下活产权交易这盘棋,将产业转移、结构调整、资源整合与产权置换有机地结合起来,走以产业聚集、产品配套促进中、日、韩...
关键词:
山东半岛 东亚区域 产权合作 产业聚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炜 景维民
天津滨海新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带动内地经济的重要沿海新区。同时滨海以其地理、港口物流、政策与经济资源优势成为我国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驱动力,特别是近年来滨海带动了日韩两国与华经贸合作规模大幅攀升。滨海作为我国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窗口,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但应深化与日韩的经济协作,更应该大力拓展与其它东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并且积极融入到东北亚经济圈之中。
关键词:
东北亚 滨海 经贸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徐华
中俄两国领导人面向未来已经达成边境区域合作开发共识,决定实现跨国战略对接,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之间合作关系,胡锦涛主席与梅德韦杰夫总统在2009年9月会晤中确认了这一重大战略导向,并以习近平副主席2010年3月访俄为标志进入了《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阶段。为此,必须明确认定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间实现跨国战略对接的现实价值,注重发挥跨国战略对接的综合优势,认真评估跨国战略对接的制约因素,进而正确做出跨国战略对接的对策创意。具体地说,中俄两国只有合作加快边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两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力度,协调实现贸易规范化和科技产业化,通过优化人才储备来发挥市场优势,注重加强各种形式的人文情感交流,特别是中国应当下工夫创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知名品牌,才能推进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间实现跨国战略对接,才能创建中俄两国边境区域经济合作开发振兴带,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开发提供一个跨国战略对接范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娟 王荣艳 王学成
入世后中国开始重视建立与东亚区域各经济体的多领域合作,总体来看中国的东亚区域战略始终与其在该地区生产网络的地位紧密相关。随着中国在该区域的经济地位愈发重要,中国所采取的区域战略对其区域和全球化发展就愈发关键。不可否认中国当前所达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锐 许菲
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饱受打击并进入新的解构阶段,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大,日本经济进一步衰退。从产业链转移的视角看,疫情冲击下的"逆全球化"为东亚区域一体化创造了机遇。伴随东亚国家在防疫及各领域合作加强,区域性短距离供应链有所完善,东亚成为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日本推动经济安全策略调整,旨在提振国民经济、优化海外产业链、主导区域一体化进程。日本的东亚区域合作由相对被动转向更加主动,并突出塑造力建设。不过,世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本与周边国家多领域分歧加大、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掣肘等因素,制约着日本东亚区域合作的动向及进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庄芮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步伐自20世纪末以来迅速加快,本文认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与策略是:以CEPA起步,推进与东盟乃至整个东亚的合作。
关键词:
东亚经济合作 中华经济协作 CEPA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江林
今天的亚洲经济增长体系正处于快速的分化进程中,以中国为中心的新兴经济增长体系将独立于以美国消费、东亚生产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增长体系,未来一定时期内,两大经济增长体系将共存于亚洲地区,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为强化以自身为中心的经济增长体系,中国需要推进与以往不同的深度改革开放进程,即构建全方位开放体制。当然,亚洲经济增长体系的分化也将影响到亚洲未来的合作进程,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增长体系将以一个明确的TPP合作框架为代表,而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增长体系则因其增长边界的不确定性,而难以在短时期内形成一个清晰的由中国主导的地区多边合作框架,现有的RCEP不过是中国对地区多边合作框架的一种过渡性选择。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中心 全方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泓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实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将决定东亚经济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区域战略的转变并探讨其参与东亚合作的障碍性因素,得出日本只有增进亚洲认同感,循序渐进地开展合作,积极发挥大国作用,才能分享区域一体化的巨 大利益的结论。
关键词:
日本 战略 东亚 区域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