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8)
- 2023(15364)
- 2022(13120)
- 2021(12148)
- 2020(10485)
- 2019(23873)
- 2018(23691)
- 2017(45970)
- 2016(25163)
- 2015(28190)
- 2014(28018)
- 2013(27930)
- 2012(25518)
- 2011(22693)
- 2010(22812)
- 2009(21536)
- 2008(21691)
- 2007(19223)
- 2006(17120)
- 2005(15691)
- 学科
- 济(104751)
- 经济(104588)
- 业(100068)
- 管理(91557)
- 企(91322)
- 企业(91322)
- 方法(47133)
- 数学(37255)
- 数学方法(36868)
- 财(36262)
- 业经(32837)
- 农(31662)
- 务(26450)
- 财务(26383)
- 财务管理(26351)
- 企业财务(25083)
- 制(25039)
- 中国(24265)
- 农业(21992)
- 技术(20554)
- 理论(19530)
- 和(19188)
- 学(18821)
- 体(18612)
- 划(18223)
- 地方(17987)
- 贸(17757)
- 贸易(17749)
- 易(17157)
- 策(17149)
- 机构
- 学院(364167)
- 大学(363199)
- 管理(149464)
- 济(147396)
- 经济(144332)
- 理学(128695)
- 理学院(127383)
- 管理学(125539)
- 管理学院(124863)
- 研究(115898)
- 中国(89181)
- 京(77143)
- 财(72893)
- 科学(69250)
- 农(58155)
- 所(57841)
- 财经(57524)
- 江(54329)
- 业大(52620)
- 经(52199)
- 中心(52151)
- 研究所(51871)
- 北京(48686)
- 农业(45544)
- 范(44078)
- 师范(43681)
- 州(43555)
- 经济学(43433)
- 财经大学(42666)
- 院(41839)
- 基金
- 项目(239974)
- 科学(190151)
- 研究(178199)
- 基金(175565)
- 家(151079)
- 国家(149762)
- 科学基金(130633)
- 社会(112629)
- 社会科(106713)
- 社会科学(106686)
- 省(93437)
- 基金项目(93276)
- 自然(84857)
- 自然科(82918)
- 自然科学(82901)
- 自然科学基金(81460)
- 教育(80857)
- 划(77417)
- 编号(72827)
- 资助(72135)
- 成果(58990)
- 部(53329)
- 重点(52604)
- 创(51862)
- 发(49926)
- 课题(49061)
- 创新(47762)
- 制(47711)
- 教育部(46169)
- 国家社会(45836)
- 期刊
- 济(167926)
- 经济(167926)
- 研究(109234)
- 中国(67911)
- 财(60493)
- 管理(59614)
- 农(54417)
- 学报(52920)
- 科学(50124)
- 大学(41167)
- 学学(38908)
- 农业(37624)
- 教育(36772)
- 融(33095)
- 金融(33095)
- 技术(32194)
- 财经(28958)
- 业经(28776)
- 经济研究(25313)
- 经(24686)
- 问题(21722)
- 业(21395)
- 技术经济(19237)
- 现代(18159)
- 财会(18081)
- 理论(17777)
- 科技(16971)
- 版(16330)
- 商业(16306)
- 实践(15969)
共检索到540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周见
资本积累的先天不足是近代中日两国工业化面临的共同难题,因此能否成功地引进和普及西方股份公司企业制度可以说是决定两国工业化进程和最终结局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中日两国政府在引进和普及股份公司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对所采取的方针、步骤、措施显现出差异,因此,可以说明近代中日两国工业化不同历史结局的主观性原因。
关键词:
股份公司企业制度 引进 方针 措施 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诺敏娜
试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两权关系诺敏娜我国前一轮企业改革是沿着“两权分离”的思路进行的。即国家行使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企业享有财产经营权。但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反而随着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两权分离的企业组织制度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国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慕刘伟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践证明,对国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卢志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发展股份制企业集团这一问题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愈来愈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学术界的关注。 股份制企业集团是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企业集团模式,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探讨和研究股份制企业集团这一微观经济命题,推动股份制企业集团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尽快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捷
股份公司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但不属于资本主义的专利。从股份制企业必然导致资本社会化这一趋势来看,它毋宁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一种扬弃。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股份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希友
作为一种企业制度,股份制在我国试行得较晚,而且多数都不规范。多数人到现在还只是从集资和融资角度来认识股份经济,甚至有的人认为社会主义与股份经济是水火不相容的。其实,股份制既是一种财产制度,又是一种企业组织的基本形式。通过股份制使众多所有者的资本迅速集中,发展规模经济。它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其原因是它创造了一套独特的风险机制,使不同的所有者共存于一个经济实体,共担风险,共享利益。股份经济虽然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但它却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生长,发展商品经济的有效形式,它绝不是也不应该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王丹莉
古人说"言于古必有验于今"。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大规模国有企业改制和推行股份制,引起了中国经济史学界对近代企业制度,特别是股份制企业的关注和研究。春种秋收,十多年过去了。对近代企业的研究也进入了收获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亦新
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过程中的会计问题吴亦新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纤、塑料联合生产企业,按照1992年产品销售额排列,在中国五百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中位居第九位,居中国石化行业第一位。本公司是全国首批股份制规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骥 孙健敏 刘向阳 巴曙松
本文研究国有企业股份化对企业运作和业绩的影响。基于西方的有关理论,本文提出一些进行实证研究的假设命题。随后在587家中国股份制企业中对这些命题进行检验。采用概率统计方法,我们从经验数据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企业活动规律,现象或问题。例如,企业完全非国有化在中国现阶段的体制下并不一定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提高效率或竞争力,上市企业的控股结构或比例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及业绩可以有重要的影响,等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革 多元化 实证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燕
商业企业股份制运作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张小燕·商业企业的改革,从制度框架上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目标。在改造为股份制企业后,如何在新的企业制度框架下,有效地运作资产、促进业务经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商业企业在股份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股份制企业集团是在市场机制协调下,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微观经济基础,也是企业集团最早的规范化形式。在我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按笔者的理解,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推进社会化大生产进程中,让市场机制发挥充分的协调作用)的今天,如何根据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实际,选择正确的企业集团股份制改造模式,是我国企业改革中所面临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占辉
正视·分析·解决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问题──关于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思考中共山东省委研究室杨占辉目前,企业股份制改造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作用在不断发挥出来。但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少安
企业风险承担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收益的享受与风险的承担对称或成正比例。这一原则是企业风险机制优劣的标准。承包制条件下的国有企业的风险机制存在政策性风险大、市场性风险小、收益的享受与风险的承担严重不对称、企业投资风险缺乏分散的基础或机制等明显弊端。而在股份制条件下。企业的风险全部是市场风险、风险也都显性化和市场化、企业的每个收益主体都有法定的、与其收益对称的风险、而且还存在着天然的分散投资风险机制。可见,股份制的实施将十分有利于我国企业风险机制的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顾国祥 李元旭
一、技术入股的含义和合理确定技术股份值的重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进行多方面的配套改革,建立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企业组织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