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6)
2023(12091)
2022(10186)
2021(9578)
2020(8245)
2019(18543)
2018(17909)
2017(34812)
2016(18274)
2015(20484)
2014(19969)
2013(19455)
2012(17329)
2011(15383)
2010(15073)
2009(13772)
2008(13190)
2007(10923)
2006(9154)
2005(7850)
作者
(48722)
(40760)
(40557)
(38714)
(25990)
(19543)
(18525)
(15933)
(15426)
(14122)
(14102)
(13803)
(12774)
(12625)
(12526)
(12241)
(12096)
(11973)
(11853)
(11802)
(9935)
(9841)
(9686)
(9466)
(9223)
(9108)
(8755)
(8709)
(7974)
(7968)
学科
(73407)
经济(73300)
管理(53642)
(51127)
(43282)
企业(43282)
方法(36635)
数学(31428)
数学方法(30988)
(19289)
(18529)
中国(17736)
业经(16128)
(14699)
(14463)
(13375)
贸易(13369)
(12947)
地方(12512)
(12251)
农业(12228)
财务(12210)
财务管理(12185)
理论(12044)
(11840)
银行(11828)
(11592)
金融(11591)
企业财务(11567)
(11261)
机构
大学(251363)
学院(250680)
(103181)
管理(101656)
经济(101343)
理学(89142)
理学院(88200)
管理学(86669)
管理学院(86180)
研究(79573)
中国(59920)
(50606)
科学(47708)
(47535)
财经(38840)
中心(37954)
(37471)
(35512)
(35367)
(34900)
业大(34860)
研究所(34458)
(34209)
师范(33846)
经济学(32393)
北京(30996)
(29637)
经济学院(29322)
财经大学(29249)
师范大学(27956)
基金
项目(179848)
科学(144604)
基金(134888)
研究(130579)
(117530)
国家(116628)
科学基金(101985)
社会(86573)
社会科(82155)
社会科学(82137)
基金项目(71819)
(68587)
自然(66294)
自然科(64781)
自然科学(64770)
自然科学基金(63608)
教育(60548)
(58384)
资助(54485)
编号(51128)
(40790)
重点(40692)
成果(39438)
(38385)
(37731)
国家社会(36860)
教育部(35737)
科研(35426)
创新(35264)
人文(35115)
期刊
(103572)
经济(103572)
研究(67418)
中国(40894)
(36437)
管理(35403)
学报(35195)
科学(35097)
(30153)
大学(27935)
学学(26508)
教育(22603)
技术(21018)
农业(20953)
(20027)
金融(20027)
财经(18467)
业经(17676)
经济研究(16844)
(15853)
问题(13969)
(11714)
资源(11574)
统计(11458)
商业(11446)
(11243)
(11086)
(10903)
技术经济(10859)
科技(10796)
共检索到347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晓珊  
基于行业上游度测算的视角,利用WIOD的国家投入产出表,对1995—2011年中日两国的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展开系统的测算及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本文的考察期内,中国整体和细分行业基本位于全球价值链的相对上游环节,并存在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间投入端转移的趋势;日本整体和细分行业基本表现出向全球价值链的最终使用端靠拢的趋向。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分解结果显示,在2003年以前,行业间效应是导致中国向全球价值链下游环节转移的主要动因,在此之后,行业内效应则成为中国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移动的主导因素;但在推动日本转向价值链下游环节的过程中,行业间和行业内效应发挥着近乎同等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晓珊  
基于行业上游度测算的视角,利用WIOD的国家投入产出表,对1995—2011年中日两国的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展开系统的测算及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本文的考察期内,中国整体和细分行业基本位于全球价值链的相对上游环节,并存在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间投入端转移的趋势;日本整体和细分行业基本表现出向全球价值链的最终使用端靠拢的趋向。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分解结果显示,在2003年以前,行业间效应是导致中国向全球价值链下游环节转移的主要动因,在此之后,行业内效应则成为中国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移动的主导因素;但在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铎  曹瑜强  
该文基于行业上游度测算理论并结合世界投入产出表,对1995-2011年中美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进行测度及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整体、大类行业还是单一行业,中美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首先,在考察期内,中国整体及大部分行业的上游度指数均明显大于美国,这意味着中国整体以及大部分行业相对于美国位于全球价值链的偏上游位置;其次,中美两国整体或分行业的上游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分化特征。其中中国整体的上游度指数在迂回波动中趋于上升,与此相反的是,美国的上游度指数则呈下降走势。上述差异一方面说明中国存在向价值链的上游环节转移的迹象,其所从事的与中间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光耀  张忠杰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行业上游度,研究结果发现:(1)在2000-2014年,中国行业上游度较高的行业为采矿业,电力、热力和燃气供应业,成品油和炼焦业。与2000年相比,2014年中国大部分行业的行业上游度在上升。(2)在2014年,世界44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平均值中,行业上游度最高的三个行业是成品油和炼焦业,采矿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与美国、日本以及世界44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平均值相比,中国大部分行业(37个)的行业上游度更高,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较低;而美国则大部分行业的行业上游度比世界44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平均值更低,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较高。因此中国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驱动自身行业生产向全球价值链的下游转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祥和  曹瑜强  
利用行业上游度测算方法并基于投入产出表,本文对金砖四国的分工地位展开综合测度。研究表明:无论是行业层面还是国家整体层面,中国的分工地位均领先于其它三国,但在教育、计算机、出版、物流、社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处于相对劣势。有鉴于此,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急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高端人才培养,突出行业比较优势培育,促进国家整体及区域层面分工地位的快速提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为付  戴翔  
本文综合考虑分工环节和附加值创造双重影响,基于增加值替代总出口的改进版出口上游度测算方法,利用WIOD数据测算了行业上游度和出口上游度,并结合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对中国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了再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确实处于中低端,但与单纯考虑生产环节所发现的分工地位进一步恶化趋势不同,综合考虑附加值创造后的测算表明,中国分工地位有改善趋势,但这一变化主要来自于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改善,服务业价值链分工地位仍趋于恶化。要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不利分工地位,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应注重"双管齐下",不仅要依托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应以服务贸易为抓手,努力促进服务出口大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为付  戴翔  
本文综合考虑分工环节和附加值创造双重影响,基于增加值替代总出口的改进版出口上游度测算方法,利用WIOD数据测算了行业上游度和出口上游度,并结合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对中国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了再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确实处于中低端,但与单纯考虑生产环节所发现的分工地位进一步恶化趋势不同,综合考虑附加值创造后的测算表明,中国分工地位有改善趋势,但这一变化主要来自于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改善,服务业价值链分工地位仍趋于恶化。要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不利分工地位,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应注重"双管齐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建峰  赵田明娣  
利用TiVA数据库和中国制造行业匹配数据,从行业出口异质和技术异质视角出发,测算并分析中国制造行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和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变化,检验了GVC分工地位对不同行业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提高对行业整体TFP具有促进作用;在出口型行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该作用更强且更显著;但在非出口型行业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中,GVC地位提升对TFP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具有出口导向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GVC分工地位提升是促进中国制造业TFP提高的主导力量。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利用GVC国际分工地位变动促进中国制造行业TFP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俊妍  任奕达  
本文基于国家层面对数字经济不同维度的测度和"行业数字强度"的区分,构建了行业层面的数字经济渗透指标,以更好地识别数字经济渗透到不同行业的差异,重点考察数字经济渗透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同维度显著提高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以数字基础设施的影响最为显著。就机制而言,数字经济渗透通过贸易成本降低与人力资本结构升级驱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向高端攀升。细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行业异质性显示,数字经济渗透对中低技术制造业与信息通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影响最为显著。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关税和服务贸易壁垒对行业数字经济渗透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调节作用。最后从识别数字经济渗透行业差异等方面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鞠建东  余心玎  
本文基于中国的行业上游度指标和海关贸易数据,以价值链为线索,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角色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首次考察了中国的进、出口单位价值差异与行业上游度之间的关系。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出口有两个特征。其一是同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及出口产品的种类均与发达国家相似。其二是低值: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进、出口单位价值后发现,中国出口的产品在质量上属于低值产品,且这一现象在价值链的下游体现得尤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雪阳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35个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子维度均会促进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攀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施动态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借力数字经济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雪阳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35个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子维度均会促进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攀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施动态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借力数字经济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容金霞  顾浩  
本文基于OECD-TiVA中54个国家贸易附加值的相关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研究影响一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作用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金融信贷规模与创新能力的增强对于提高一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金融信贷和创新力水平的贡献在发达国家表现的较为突出,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对发展中国家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更大,但是制度环境改善带来的推动作用仅在发达国家中较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