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4)
- 2023(12422)
- 2022(10724)
- 2021(10364)
- 2020(8800)
- 2019(20767)
- 2018(20319)
- 2017(38810)
- 2016(20732)
- 2015(23412)
- 2014(23499)
- 2013(23226)
- 2012(21319)
- 2011(19253)
- 2010(19173)
- 2009(17971)
- 2008(17880)
- 2007(15650)
- 2006(13436)
- 2005(11817)
- 学科
- 济(91175)
- 经济(91098)
- 业(62658)
- 管理(54116)
- 农(47537)
- 方法(42590)
- 企(41349)
- 企业(41349)
- 数学(37929)
- 数学方法(37465)
- 农业(31167)
- 贸(25723)
- 贸易(25713)
- 易(25024)
- 业经(22447)
- 中国(21924)
- 财(21241)
- 地方(17637)
- 制(16574)
- 学(15818)
- 务(12904)
- 财务(12863)
- 财务管理(12829)
- 银(12655)
- 技术(12640)
- 银行(12630)
- 融(12100)
- 金融(12097)
- 发(12050)
- 企业财务(12038)
- 机构
- 学院(294800)
- 大学(290838)
- 济(128630)
- 经济(126329)
- 管理(116361)
- 理学(101233)
- 理学院(100228)
- 管理学(98488)
- 管理学院(97937)
- 研究(96756)
- 中国(74838)
- 农(64729)
- 京(59081)
- 科学(58081)
- 财(54319)
- 农业(49992)
- 业大(48770)
- 所(48157)
- 中心(46931)
- 研究所(43726)
- 财经(43683)
- 江(43302)
- 经(39839)
- 经济学(38751)
- 范(36566)
- 师范(36217)
- 北京(36054)
- 经济学院(35250)
- 州(34045)
- 院(34036)
- 基金
- 项目(199932)
- 科学(157517)
- 研究(146671)
- 基金(146133)
- 家(126740)
- 国家(125666)
- 科学基金(108107)
- 社会(93693)
- 社会科(88658)
- 社会科学(88631)
- 省(78760)
- 基金项目(77516)
- 自然(69549)
- 自然科(67956)
- 自然科学(67937)
- 自然科学基金(66695)
- 教育(66336)
- 划(65112)
- 编号(60982)
- 资助(59495)
- 成果(47831)
- 部(44948)
- 重点(44538)
- 发(43655)
- 创(41837)
- 课题(39805)
- 创新(39159)
- 国家社会(39118)
- 科研(39041)
- 教育部(38385)
共检索到432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曾令明
本文使用1992—2016年2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结合度、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情况以及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3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中日农产品贸易特征以及成因。结果表明,第一,尽管受到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增幅放缓,但是中日贸易结合度仍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二,中日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加工业技术水平与日本仍然有一定差距。第三,中国在鱼类,其他动物产品,食用蔬菜,咖啡,茶及饮料,肉、鱼制品,蔬菜,水果制品等8类农产品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且中日两国在鱼类、食用蔬菜等9类农产品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对此,本文提出从拓宽农产品出口市场、加大农产品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产品的"国际标准化"、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等方面提升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培
本文使用1992—2014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分别设立进口、出口方程,检验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确实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体现在绝对贸易量的增减,而是体现在中日贸易格局的改变上。中日关系越友好,两国农产品贸易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份额越大;而双方关系紧张时,贸易份额则显著下降。使用不同指标衡量中日关系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这一结论意味着,现阶段中日关系得不到改善,必将继续对中日农产品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这将有损双方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农产品贸易 贸易份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培
本文使用1992—2014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分别设立进口、出口方程,检验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确实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体现在绝对贸易量的增减,而是体现在中日贸易格局的改变上。中日关系越友好,两国农产品贸易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份额越大;而双方关系紧张时,贸易份额则显著下降。使用不同指标衡量中日关系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这一结论意味着,现阶段中日关系得不到改善,必将继续对中日农产品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这将有损双方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农产品贸易 贸易份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春玲 张晓婉 田志宏
挪威农产品贸易和对外贸易政策都具有其独特之处,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区(简称中挪自贸区)的谈判,将会促进中挪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挪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特征和农业贸易政策,探讨了中挪农产品贸易特征及进出口商品结构互补性,对中挪农产品贸易作出了判断。研究结果表明,挪威农产品出口结构单一,水产品是其主要的出口产品;挪威是世界农业贸易保护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不利于贸易伙伴国的农产品出口挪威市场;中国从挪威进口的农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出口农产品结构多样化,部分敏感农产品应予以重点关注;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互补性不强,其中中国出口挪威的干豆和药材具有出口潜力。
关键词:
中挪农产品贸易 互补性 贸易政策 自贸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博一 田志宏
阿根廷是世界农产品生产与出口大国,也是中国最主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之一。本文在把握阿根廷农产品对外贸易特征的基础上,对中阿农产品双边贸易现状及各自农产品的相对贸易优势进行了分析,就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结果表明,阿根廷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且一直处于顺差地位,进出口市场和产品结构非常集中;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的农产品结构单一,以大豆和豆油为主;阿根廷农产品相较中国农产品具有极强的贸易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文浩
中美农产品贸易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不断发展。文章引入贸易结合度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系统地分析了两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我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化的基本现状,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发现影响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经济一体化等。最后预测了未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中美 引力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秋燕 关春燕 梁成杰
本文在中韩两国农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农产品在互补性、竞争性与比较优势等方面定量与定性分析贸易形势。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为了更好促进两国间农产品自由开展贸易,中韩两国有必要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胡晓伟
举世公认,无论是从地理位置来讲,还是基于市场潜力来考虑,中国都应该成为日本产品的一个潜在大市场。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现状及两国的贸易发展规模与发展潜力相比极不相称:中国对日出口仅占日本进口总额的5.3%,日本对华出口仅占日本对外出口总额的3.1%。且双边贸易额仍呈下降趋势。据中方的统计数字,中日双边贸易额(含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已由1985年的30%锐降至1990年的15.1%。不仅如此,在历经十几年之后,日本对华投资规模也并未出现重大改观,与日本私营企业在亚洲地区的投资及其它国家在华投资规模相比,日本相形见绌。据统计,日本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武敬云
文章使用FF方法对中美贸易进行贸易类型分解,结果显示美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处于高质量贸易地位,中国则处于低质量贸易地位,而且中国在主要产业部门中的贸易劣势地位进一步加强,从而揭露了美国一方面占优得利,另一方面又将其贸易逆差归罪于中国的所谓"中美贸易悖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子慧 田志宏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国内农业资源丰富且与中国贸易频繁。2012年俄罗斯加入了WTO,这将使中俄经贸关系发展面临全新的贸易环境和条件。本文在分析俄罗斯农产品对外贸易特征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探讨了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及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互补性,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作出判断。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且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市场分布和产品结构集中,其重点出口农产品中只有大宗谷物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结构单一,以水产品为主,出口则相对多元化;中俄农产品贸易结构具有显著的互补性,俄罗斯加入WTO将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和结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丽红 田志宏
中国与秘鲁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在积极地推进中,农业是核心问题之一,全面深刻地把握秘鲁农产品对外贸易特征以及中秘农产品贸易状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秘鲁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测算出秘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中国与秘鲁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识别出两国贸易的重点农产品。在中国与秘鲁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整过程中,应该对若干重点产品给予特别关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琳琛 董银果 王悦
基于1995-2017年101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系统分析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对植物类农产品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植物类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体现在遵从UPOV法案、免除农民特权、扩大植物品种保护周期以及专利保护范围的创新激励作用;进口方知识产权保护会因加强市场势力效应的主导地位而负向作用于植物类农产品进口贸易,主要体现在遵从UPOV法案、免除育种者特权和扩大专利保护范围对贸易集约边际的抑制作用;贸易双方知识产权保护均有利于农产品双边贸易新联系的建立。异质性检验发现,发达国家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中受益更多,促进了其大多数植物类农产品行业的出口贸易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会抑制除水果类以外的多数行业的出口贸易,紧缩农产品进口贸易;进一步检验发现,进口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贸易市场挤入,而挤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市场份额,造成南北国家间的植物类农产品贸易失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雯 易法海
通过编制出口价格指数与数量指数,本文就中国对日韩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8年间,中国对日韩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15.3%和11.7%,说明对日韩农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整体趋于恶化;但因出口数量指数快速上升,农产品收入贸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对日韩农产品的出口总额不断增加,这种增长为典型的依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此外,某些加工程度较高、更能满足进口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如冷冻与调理蔬菜,其出口价格不仅降幅较小,还有稳步上升的可能。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华林 刘伟岩
中日两国双边贸易中各自的比较优势、互补性、竞争性和贸易模式的发展变化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次运用RCA指数和RTA指数、TII指数和C指数、TC指数和ESI指数、改进的Bergstrand指数和Brulhart指数对两国贸易中的上述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在比较优势方面,中日存在差异、各有侧重;中日贸易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贸易结合度和互补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竞争性;现阶段产业内贸易已经替代传统的产业间贸易升级为两国的主要贸易模式。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华林 刘伟岩
中日两国双边贸易中各自的比较优势、互补性、竞争性和贸易模式的发展变化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次运用RCA指数和RTA指数、TII指数和C指数、TC指数和ESI指数、改进的Bergstrand指数和Brulhart指数对两国贸易中的上述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在比较优势方面,中日存在差异、各有侧重;中日贸易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贸易结合度和互补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竞争性;现阶段产业内贸易已经替代传统的产业间贸易升级为两国的主要贸易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日双边贸易中的国内生产要素分解:基于WIOD数据库的实证分析
中美两国的贸易逆差、外交反应与双边贸易平衡
产业内贸易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基于中日两国双边细分商品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竞争与互补——基于两国贸易的特征、趋势及结构的分析
中国对外双边贸易均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与114国的相关面板数据
中日双边贸易分解: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研究
中国与加拿大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两国农产品影响分析
中美两国贸易政策对双边贸易平衡影响之辨析
环境规制与双边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90~2013年中国与东盟的数据
RCEP关税减让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基于动态递归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