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1)
2023(13755)
2022(11933)
2021(11044)
2020(9404)
2019(21322)
2018(21053)
2017(40694)
2016(22231)
2015(24813)
2014(24581)
2013(24453)
2012(22335)
2011(20193)
2010(19848)
2009(17950)
2008(17515)
2007(15180)
2006(13085)
2005(11107)
作者
(66917)
(55654)
(55228)
(52258)
(35166)
(26729)
(25082)
(22023)
(20991)
(19546)
(18818)
(18613)
(17664)
(17363)
(17104)
(17013)
(16887)
(16659)
(15812)
(15666)
(14139)
(13451)
(13371)
(12535)
(12380)
(12261)
(12259)
(12077)
(11236)
(11124)
学科
(89806)
经济(89714)
管理(60538)
(59589)
(48882)
企业(48882)
方法(42813)
数学(36726)
数学方法(36370)
(24819)
贸易(24808)
(24070)
(24055)
中国(20921)
业经(20831)
(20389)
(20358)
地方(19119)
农业(15975)
技术(15143)
理论(14406)
环境(14023)
产业(13995)
(13783)
(13643)
(13092)
财务(13034)
财务管理(13014)
企业财务(12228)
(11940)
机构
大学(319348)
学院(317977)
(127942)
管理(125935)
经济(125442)
理学(110891)
理学院(109666)
管理学(107751)
研究(107680)
管理学院(107222)
中国(75135)
科学(70132)
(67217)
(59535)
(54980)
业大(54370)
(52945)
研究所(50976)
农业(47579)
中心(47534)
(44162)
财经(44073)
北京(41657)
(40364)
(40155)
师范(39835)
(39086)
经济学(37981)
(35867)
经济学院(34710)
基金
项目(228278)
科学(177520)
基金(164841)
研究(160619)
(146557)
国家(145401)
科学基金(123172)
社会(100699)
社会科(95604)
社会科学(95580)
(90001)
基金项目(88644)
自然(82409)
自然科(80460)
自然科学(80437)
自然科学基金(78985)
(75935)
教育(72438)
资助(67525)
编号(64114)
重点(51385)
成果(50167)
(49364)
(49362)
(47972)
创新(44775)
科研(44302)
课题(43830)
计划(43418)
教育部(41539)
期刊
(130556)
经济(130556)
研究(87116)
学报(58400)
(52963)
中国(52288)
科学(50345)
管理(43143)
大学(42862)
学学(40827)
农业(37226)
(37178)
教育(29996)
技术(24735)
业经(22895)
经济研究(21984)
(21182)
金融(21182)
财经(20233)
(19263)
问题(18611)
(17643)
科技(17382)
(17369)
业大(15882)
(15654)
图书(15352)
商业(15314)
技术经济(15122)
国际(14981)
共检索到440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磊  
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SITC一位数分类数据计算了中日和中美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中日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具有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而中美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相比中日的贸易系数较小,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现出更多的产业间贸易特征。FDI和市场开放是促进中日和中美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由于日美两国对华FDI的类型不同,日本对华FDI相比美国对华FDI更能促进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培源  汤静  
产业内贸易指数GL的变化显示,中日贸易已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纺织品及原料等12大类商品的双向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体。引入Greenaway标准的研究发现,中日产业内贸易是一种含有某些水平分工因素的高级形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没有脱离两国要素禀赋的基础。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中日人均收入差距、中国企业规模水平的扩大与中日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正相关,这再次证实中日产业内贸易具有明显的梯度特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放  李季  
本文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88~2008年中日贸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成品特别是SITC5+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日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且中国在中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日人均GDP差异、市场规模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中日市场规模差异与中日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放  李季  
利用G-L指数对1988~2008年中美贸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成品特别是SITC 5+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且中国在中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对中美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美市场规模及其差异,以及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中美人均GDP差异与中美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放  高伟  
本文利用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2000-2010年的数据,通过GL指数、MIIT指数、HIIT指数和VIIT指数,对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认为中日服务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服务贸易各部门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较大,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和其他商业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对影响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市场规模是影响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中日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市场开放度与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市场规模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李莉  
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的比重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熏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并存发展熏呈现出较为高级的垂直型分工型态。中日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刘璐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对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结构、经济结构的升级,以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使用SITC四位数项下的7类产品分类数据,基于一般加权模型、技术加权模型和范数模型,计算了中国与日本之间四种类型的成品与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结构优化指数,得出产业内贸易优化程度指数;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建立VEC模型,旨在检验相关因素对中国与日本之间产业内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评估了1997~2008年中国与日本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中日间总体农产品、各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就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说,中日市场规模和中日人均收入差距对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不显著,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主要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由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市场导向型投资,所以阻碍了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晔强  马志敏  
分析了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状况,并对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快速发展;而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中美两国人均GDP差异、行业开放程度则较强地促进了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基于此,中国应侧重提升中美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茂荣  吕婕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和测度了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收入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孟  张彬  
为了研究中日间钢铁产业内贸易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和方法对1990~2009年两国钢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类测量发现,中日钢铁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波浪形增长,产业内贸易模式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其次,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对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在实证结论基础上文章提出重点应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市场集中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磊  陈柳钦  
本文利用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2000~2010年中日韩之间的双边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基于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经济开放程度及规模经济因素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利军  宫一骁  李嘉懿  
近年来中日制造业贸易额有了很大进展,产业内贸易总额也有了一定提升。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中日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高,但极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较不稳定;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存在较明显的失衡情况。各因素对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影响与行业自身特点有较大关系,有些因素甚至会对制造业不同行业造成相反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莎  温亚利  刘庆博  
本文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2—2011年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增长是由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文章最后运用时间序列对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各影响因素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大中  
本文基于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中美两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水平、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1)在此期间中美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高达0.7957,以MIIT指数(即"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衡量的中美服务贸易的增长是产业内贸易型的。(2)分部门看,"客运服务"、"旅游"、"其他运输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但"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商务服务、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建筑工程咨询服务"以及"专利权利和特许费"等部门或项目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低;产业内贸易水平上升明显的服务部门较少。(3)同时期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与MIIT指数正相关,表明对于具有相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