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2)
- 2023(12176)
- 2022(10531)
- 2021(10034)
- 2020(8328)
- 2019(19263)
- 2018(19489)
- 2017(36811)
- 2016(20379)
- 2015(23127)
- 2014(23462)
- 2013(22753)
- 2012(20831)
- 2011(18767)
- 2010(18721)
- 2009(16916)
- 2008(16435)
- 2007(14658)
- 2006(12790)
- 2005(10675)
- 学科
- 济(74715)
- 经济(74626)
- 管理(57983)
- 业(49888)
- 企(41829)
- 企业(41829)
- 方法(33191)
- 数学(28022)
- 数学方法(27672)
- 农(21289)
- 中国(20915)
- 学(19934)
- 财(18316)
- 地方(18092)
- 业经(17231)
- 环境(15214)
- 理论(14867)
- 制(14290)
- 和(14146)
- 农业(13858)
- 教育(12596)
- 技术(11854)
- 划(11805)
- 贸(11689)
- 贸易(11683)
- 银(11373)
- 银行(11326)
- 易(11281)
- 务(11220)
- 财务(11142)
- 机构
- 学院(279267)
- 大学(279248)
- 管理(110010)
- 济(100384)
- 经济(97823)
- 理学(94854)
- 研究(94411)
- 理学院(93729)
- 管理学(91963)
- 管理学院(91468)
- 中国(68470)
- 科学(62427)
- 京(61085)
- 农(48325)
- 所(47783)
- 财(46376)
- 业大(45028)
- 研究所(43904)
- 中心(42687)
- 江(41532)
- 范(38896)
- 北京(38638)
- 师范(38468)
- 农业(37806)
- 财经(36751)
- 院(35297)
- 州(34048)
- 技术(33358)
- 经(33317)
- 师范大学(30821)
- 基金
- 项目(197021)
- 科学(152584)
- 研究(144979)
- 基金(138611)
- 家(121581)
- 国家(120514)
- 科学基金(102223)
- 社会(87008)
- 社会科(82078)
- 社会科学(82054)
- 省(79106)
- 基金项目(74437)
- 自然(67344)
- 教育(66772)
- 划(66655)
- 自然科(65628)
- 自然科学(65609)
- 自然科学基金(64367)
- 编号(60991)
- 资助(56569)
- 成果(50011)
- 重点(44151)
- 课题(42846)
- 发(41982)
- 部(41939)
- 创(40653)
- 创新(37809)
- 科研(37588)
- 项目编号(37199)
- 计划(36144)
共检索到408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靳美珠 邓小文 周滨 司敏 宋文华 孙静 李红柳
本文在深入的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目标分解以及多元统计等相关方法对中新生态城建设的指标进行构建,在传统的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了天津生态城实际,汲取精华、提升标准、丰富生态城建设新的内涵和发展要求,为我国其他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冰
生态社区是组成城市生活的基本细胞单元,连接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中观尺度地表单元。生态社区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人们对理想人居环境的强烈需求,在改善人居环境、降低能耗、促进城市可持续等方面意义重大。在调研和分析现有国内外相关生态社区发展概况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依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的发展现状、规划设计方法、发展建设重点和实施管理方法,总结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管理经验,提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评价标准,全面指导和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的健康发展,为国内生态社区建设提供先行先试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全国开展生态社区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生态社区 评价标准 中新天津生态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纪泽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多中心治理过程。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探索了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并积累了相关经验,为其他地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多中心治理 生态城市 模式分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子春
终身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监测和衡量终身学习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构成的体系。只有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明确终身学习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并对终身学习的发展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监测、调控,使终身学习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终身学习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卫金兰 邵俊岗
本文根据新城建设中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结合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产业化和城市化两个角度,选取了15个二级指标作为评价新城产城融合程度的指标,提出了在评价时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对指标赋权,定量指标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新城建设 产城融合 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庆志 国凤兰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因此构建一套科学、权威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引导显得尤为必要。分析生态文明要素构成,采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设计相结合方法,从生态本色文明和生态发展文明两个角度研究构建由总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成的山东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设计生态文明五级评价标准并进行实证分析。这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山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心
根据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提出了由生态自然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组成的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杰 曹玉昆
通过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在充分比较、筛选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从思想教化、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保障体系6个层面,选取了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抽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难以获取数据的思想教化层面进行了专门的调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居民生态文明习惯养成率较高,但生态文明行为与思想存在差距;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高;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生态文明情感较深厚,但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虽然逐年好转,但各层面发展不均衡,思想教化、生态文化及生态社会层面急需加强。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邹芳睿 朱能 郭而郛 杜涛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明确提出自身发展的“双碳”目标。对于区域建设来说,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工作十分必要。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自成立之初即提出了自身碳排放总量约束指标,并在建设过程中持续探索区域碳排放路径的研究。依托生态城实际案例数据,将生态城碳排放拆分为建筑、产业、交通以及碳汇四个部分进行核算,并利用情景分析法得出碳达峰路径,为生态城后续的发展规划以及同类型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碳排放 情景分析 区域 中新天津生态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莉 张征云 宋文华 宋兵魁
为了维持并提高中新生态城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对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发现生态城共有动植物469种,其中动物332种,植物137种。生物空间分布不均,动植物主要分布在生境较好的湿地,动物以昆虫、鸟类种类相对较多,盐生植物资源丰富。建议采取突出原生态的保护和修复、重视水环境修复和控制土壤盐度的措施,保证城市绿地的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
中新生态城 生物多样性 调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文娟,魏大鹏
本文试图从工业的科技水平、经济效益、资源利用和环境、人力资源利用开发、信息化程度五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找出影响天津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上海、北京、广东进行横向比较,衡量和监测天津工业化水平,为天津市政府提供政策依据,以发挥其比较优势,逐步实现新型工业化。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才吉卓玛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器”。全面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可以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和发展趋势,也能够及时发现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青海省地处生态要地,生态价值大、生态责任大、生态潜力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青海省各市州资源环境生态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差异显著。因此,有必要构建青海省市州域生态文明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这不仅有利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的探索创新,而且有助于精准分析和客观研判当前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短板,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关键词:
青海 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市州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才吉卓玛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器”。全面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可以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和发展趋势,也能够及时发现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青海省地处生态要地,生态价值大、生态责任大、生态潜力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青海省各市州资源环境生态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差异显著。因此,有必要构建青海省市州域生态文明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这不仅有利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的探索创新,而且有助于精准分析和客观研判当前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短板,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关键词:
青海 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市州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孔雷 刘文国 张良 王海亮
为了不断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生态文明本质和特征,构建了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41个可获得数据指标进行了2轮打分筛选,最终确定了27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及其权重值。以普洱市为案例,计算结果显示:生态文明排名前3位的县(区)分别是思茅区、景东县和宁洱县,得分分别为1.072、0.87和0.783。本研究得到了普洱市各县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及排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郝文升 赵国杰 温娟 李燃 常文韬
在给出低碳生态城市系统观概念和拓展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总括出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阐发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制度保障,为深化低碳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