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8)
- 2023(14502)
- 2022(12242)
- 2021(11587)
- 2020(9717)
- 2019(22888)
- 2018(23064)
- 2017(43494)
- 2016(23820)
- 2015(27313)
- 2014(27722)
- 2013(26992)
- 2012(24887)
- 2011(22351)
- 2010(22962)
- 2009(21209)
- 2008(21627)
- 2007(19952)
- 2006(17422)
- 2005(15447)
- 学科
- 济(94509)
- 经济(94420)
- 管理(76192)
- 业(66586)
- 企(57230)
- 企业(57230)
- 方法(44039)
- 数学(37078)
- 数学方法(36397)
- 农(27168)
- 财(26958)
- 中国(24710)
- 业经(22028)
- 地方(21232)
- 学(20878)
- 理论(19638)
- 制(19388)
- 农业(17649)
- 务(17577)
- 财务(17500)
- 财务管理(17451)
- 和(17058)
- 企业财务(16417)
- 环境(16185)
- 贸(15882)
- 贸易(15873)
- 易(15299)
- 划(15168)
- 银(15129)
- 银行(15101)
- 机构
- 学院(337083)
- 大学(335352)
- 管理(131110)
- 济(128260)
- 经济(124952)
- 理学(110772)
- 理学院(109473)
- 管理学(107292)
- 研究(106816)
- 管理学院(106636)
- 中国(84693)
- 京(72479)
- 科学(67230)
- 财(63578)
- 江(54155)
- 所(53740)
- 农(53467)
- 中心(51826)
- 财经(48878)
- 业大(48695)
- 研究所(48318)
- 范(45921)
- 北京(45761)
- 师范(45509)
- 经(44088)
- 州(43745)
- 农业(41622)
- 院(38927)
- 经济学(38381)
- 技术(37617)
- 基金
- 项目(216455)
- 科学(168847)
- 研究(161602)
- 基金(152951)
- 家(132164)
- 国家(130994)
- 科学基金(112514)
- 社会(98818)
- 社会科(93316)
- 社会科学(93285)
- 省(86934)
- 基金项目(80809)
- 教育(76122)
- 自然(72486)
- 划(72408)
- 自然科(70652)
- 自然科学(70634)
- 自然科学基金(69315)
- 编号(68513)
- 资助(62827)
- 成果(56647)
- 重点(49087)
- 课题(47928)
- 部(46918)
- 发(46300)
- 创(44733)
- 创新(41705)
- 科研(41180)
- 项目编号(41149)
- 大学(40673)
- 期刊
- 济(150134)
- 经济(150134)
- 研究(97109)
- 中国(72643)
- 财(53804)
- 学报(50235)
- 管理(49716)
- 农(48226)
- 科学(46428)
- 教育(44542)
- 大学(38353)
- 学学(35295)
- 技术(33495)
- 农业(32415)
- 融(29805)
- 金融(29805)
- 业经(25554)
- 财经(23944)
- 经济研究(22150)
- 图书(20651)
- 经(20646)
- 业(19368)
- 问题(19312)
- 版(17144)
- 技术经济(17130)
- 统计(16388)
- 资源(16294)
- 财会(16224)
- 现代(15596)
- 商业(15361)
共检索到512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纪泽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多中心治理过程。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探索了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并积累了相关经验,为其他地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多中心治理 生态城市 模式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靳美珠 邓小文 周滨 司敏 宋文华 孙静 李红柳
本文在深入的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目标分解以及多元统计等相关方法对中新生态城建设的指标进行构建,在传统的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了天津生态城实际,汲取精华、提升标准、丰富生态城建设新的内涵和发展要求,为我国其他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耿莹
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生态城区域内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主体,面临着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选择。本文以自来水供应为例,对趸售、平销返利、代销、管网租赁四种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力争从财务视角为生态城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分析结果显示,单从财务角度出发,不拥有自来水所有权前提下的代销和管网租赁模式明显优于拥有自来水所有权前提下的趸售和平销返利模式;但综合考虑公共安全等其他因素,拥有自来水所有权显然更重要,趸售模式则会成为最优选择。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自来水运营模式 盈亏平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星 石炼
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案例,探讨了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构建城市可持续水生态系统的理念、方法及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以节水为核心,构建安全、高效、人水和谐的水循环利用模式的规划设想。
关键词:
城市水生态系统 节水 多水源综合配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泽波 王鸿雁
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京津冀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需要区域内利益相关方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从上而下的单中心治理模式。文章以京津冀环境治理问题入手分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必要性,总结了多中心治理与环境协同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现状,尝试着提出基于政府、企业、民众、非政府环保组织"四中心"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分析其各参与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以及利用"道德"的力量促使环境治理目标实现的必要性。
关键词:
多中心治理 协同治理 环境治理 京津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宫笠俐
日本在短时间内由一个备受公害困扰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环保型经济发达国家,其环境治理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显著的多中心治理特征:中央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从规则制定者逐渐转变为鼓励相关利益方自愿参与环保活动的协调者,地方政府、企业、NPO和公民能够在环境治理中做到各司其职。日本环境治理模式的经验和特征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宫笠俐
日本在短时间内由一个备受公害困扰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环保型经济发达国家,其环境治理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显著的多中心治理特征:中央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从规则制定者逐渐转变为鼓励相关利益方自愿参与环保活动的协调者,地方政府、企业、NPO和公民能够在环境治理中做到各司其职。日本环境治理模式的经验和特征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春芳
治理是在科层管理与市场失灵的背景下,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和组织为解决共同问题而共担责任并分享权利的新型管理方式。在这种新型管理方式下,英国政府一方面以自治之名放松了对学校资源投入的控制,另一方面以问责之名强化了资源产出控制,监控方式由投入性控制变为产出性控制。但由于过度重视问责,学校自治仅限于资源操作层面,专业决策权仍由政府集权管理,导致学校管理日益商业化。有效的教育治理需要真正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和学校共担责任的大教育观,并建构相应的功能性支持体系以营造适宜的治理环境。
关键词:
英国 基础教育 治理模式 学校管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菲菲 庞素琳
面对日益严峻的应急管理形势,加强社区应急管理势在必行。一直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分析珠江救人失踪事件和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案例,表明社区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承担着繁重的应急任务,需要协调多方主体。社区应急管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而基于治理视角的社区应急管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的再前移。文章针对我国社区应急管理存在的没人管理、没人参与、没钱支持、没物保障的困境,提出了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应急管理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社区 应急管理 治理理论 突发事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秋妹 朱坦 史学瀛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文章在阐述生态城环境保护建设和生态补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生态城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最后,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环保建设的实例,探讨生态补偿在区域环境保护实践中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生态城 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 法律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保军 董珂
指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生态示范意义,总结"指标体系建立→定位与产业选择→规模确定→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确立→配套政策制订"的生态型规划步骤,从"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理念、生态社区模式、文化保护理念、水资源利用理念和能源利用理念"7个方面总结生态型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
生态 生态文明 生态城 生态型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邹芳睿 朱能 郭而郛 杜涛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明确提出自身发展的“双碳”目标。对于区域建设来说,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工作十分必要。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自成立之初即提出了自身碳排放总量约束指标,并在建设过程中持续探索区域碳排放路径的研究。依托生态城实际案例数据,将生态城碳排放拆分为建筑、产业、交通以及碳汇四个部分进行核算,并利用情景分析法得出碳达峰路径,为生态城后续的发展规划以及同类型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碳排放 情景分析 区域 中新天津生态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冰
生态社区是组成城市生活的基本细胞单元,连接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中观尺度地表单元。生态社区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人们对理想人居环境的强烈需求,在改善人居环境、降低能耗、促进城市可持续等方面意义重大。在调研和分析现有国内外相关生态社区发展概况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依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的发展现状、规划设计方法、发展建设重点和实施管理方法,总结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管理经验,提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评价标准,全面指导和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的健康发展,为国内生态社区建设提供先行先试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全国开展生态社区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生态社区 评价标准 中新天津生态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翔 王政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逐步成为农村产业的集聚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承接区和农村人口的集中区,同时在小城镇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特别是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理念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中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国外经验 小城镇建设 存在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莉 张征云 宋文华 宋兵魁
为了维持并提高中新生态城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对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发现生态城共有动植物469种,其中动物332种,植物137种。生物空间分布不均,动植物主要分布在生境较好的湿地,动物以昆虫、鸟类种类相对较多,盐生植物资源丰富。建议采取突出原生态的保护和修复、重视水环境修复和控制土壤盐度的措施,保证城市绿地的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
中新生态城 生物多样性 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