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01)
2023(18004)
2022(15162)
2021(14270)
2020(12110)
2019(27516)
2018(27054)
2017(51352)
2016(28040)
2015(31453)
2014(30925)
2013(30984)
2012(28734)
2011(25802)
2010(25558)
2009(23956)
2008(24010)
2007(21086)
2006(18674)
2005(16708)
作者
(84007)
(70107)
(69552)
(65897)
(44662)
(33590)
(31433)
(27566)
(26620)
(24943)
(23931)
(23658)
(22356)
(22290)
(21684)
(21286)
(20911)
(20907)
(20171)
(19892)
(17653)
(17120)
(16951)
(15925)
(15633)
(15505)
(15467)
(15464)
(14051)
(13889)
学科
(118472)
经济(118329)
(97799)
管理(89723)
(85756)
企业(85756)
方法(54326)
数学(43848)
数学方法(43386)
(35256)
(33317)
业经(32884)
中国(30765)
(28998)
贸易(28982)
(28155)
农业(24427)
(23711)
(23391)
财务(23325)
财务管理(23298)
(22029)
企业财务(22022)
地方(21881)
技术(21229)
(20586)
理论(20362)
(18557)
环境(17900)
(17853)
机构
大学(409157)
学院(408912)
(169447)
经济(166241)
管理(160664)
研究(140463)
理学(138823)
理学院(137291)
管理学(135033)
管理学院(134322)
中国(106688)
科学(88315)
(88033)
(75792)
(74839)
(71935)
研究所(65798)
业大(65138)
中心(62080)
财经(60579)
农业(60018)
(59196)
北京(55688)
(55297)
经济学(50856)
(50715)
(50610)
师范(50139)
(47582)
经济学院(46070)
基金
项目(276851)
科学(216594)
基金(202123)
研究(196823)
(178824)
国家(177326)
科学基金(150943)
社会(125333)
社会科(118817)
社会科学(118785)
基金项目(107097)
(106325)
自然(99673)
自然科(97367)
自然科学(97335)
自然科学基金(95633)
(90034)
教育(88202)
资助(83436)
编号(77899)
成果(62047)
重点(61942)
(60816)
(59096)
(58689)
创新(54371)
课题(53222)
科研(53132)
(52337)
国家社会(52109)
期刊
(185898)
经济(185898)
研究(118954)
中国(74556)
学报(70673)
(69621)
科学(63716)
管理(61308)
(58056)
大学(52778)
学学(50193)
农业(48153)
教育(37476)
(33683)
金融(33683)
技术(33477)
业经(30975)
经济研究(30058)
财经(30037)
(27640)
(25890)
问题(25233)
(24098)
技术经济(21310)
国际(21307)
科技(20354)
(20134)
世界(19685)
现代(19028)
商业(18358)
共检索到601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惠惠  刘芳  王琛  郭江鹏  
详细分析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新自贸区)关于乳制品的关税协定条款及2004年以来的乳制品进口数据发现,中新自贸区建立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的影响是显著的,但中新自贸区效应并未完全释放,特殊保障措施到期后将对中国乳制品进口产生二次冲击。类比中新自贸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澳自贸区)建立初期对中国乳制品进口冲击有限。中新、中澳自贸区给中国奶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倒逼国内奶业发生很大改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向育  何忠伟  路永强  刘芳  
中新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建立,乳制品进口关税逐年下降,贸易壁垒逐步解除,中国进口新西兰乳制品数量激增,国内奶业的发展受到威胁。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中国奶业损害预警模型,实证分析了中新自贸区对中国奶业的损害。研究表明,中国奶牛养殖业受到严重冲击,由于中国原料奶缺乏成本优势,乳品企业大量进口低价工业奶粉导致中新自贸区对中国奶业造成了损害威胁,其中,对液态奶产业的潜在损害威胁不容忽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向育  何忠伟  路永强  刘芳  
中新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建立,乳制品进口关税逐年下降,贸易壁垒逐步解除,中国进口新西兰乳制品数量激增,国内奶业的发展受到威胁。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中国奶业损害预警模型,实证分析了中新自贸区对中国奶业的损害。研究表明,中国奶牛养殖业受到严重冲击,由于中国原料奶缺乏成本优势,乳品企业大量进口低价工业奶粉导致中新自贸区对中国奶业造成了损害威胁,其中,对液态奶产业的潜在损害威胁不容忽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慧燕  魏秀芬  
2005年,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式启动,截止到2010年2月,双方已进行了十四轮双边谈判。自2002年以来,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乳品进口的第四大来源国,而中国则一直处于乳品净进口国的地位,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将会对中国乳品进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了进口关税税率降低对中国乳品进口产生的影响及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贸易转移效应,提出了中国各类乳品中的敏感品目,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向阳  肖海峰  
本文设计两种不同的政策方案,运用GTAP模型对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可能给中国羊毛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情境模拟。结果表明: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羊毛产业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羊毛产业将受到不利影响,而纺织业和服装业却将获益,并且纺织业和服装业的获益大于羊毛产业的受损;在对羊毛产业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时,羊毛产业、纺织业和服装业都会获益。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羊毛及相关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情况来看,在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时采取保护羊毛产业的政策略好于完全放开羊毛产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春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林  邹经韬  
本文利用全国286个地级市2009—2015年间的数据,基于面板Logit模型,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越高、市场规模和市场消费潜力越大、基础设施越完善的城市越有可能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开放度、外资参与率、政府规模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明显作用。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比非沿线城市更有可能获批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经过多重检验后依然稳健。最后,本文对下一阶段"自由贸易港"的选址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胥丽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逐渐重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积极作用,由于中国与澳大利亚产业及资源的互补性,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便提上了决策议程,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使得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业和工业都从中受益,然而两国贸易及政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两国的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红强   沈文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制度约束。近期内东盟内部成员国与中国外贸具有趋同性。东盟成员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于中国在执行CAFTA的同时积极关注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合作路径提供了可能。借鉴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机制,加快与韩国、日本及印度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贸易磋商与谈判,建立CAFTA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将是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群  
本文根据管理科学的原理,运用POSMEP法,对我国保税区的转型进行研究。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与改革作了客观回顾,在此背景下,论证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同时在指明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的具体步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轩  
本文尝试利用单边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总体影响效应、创造效应、转移效应,兼论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在明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出于彼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贸易区中的诸国都会积极利用华商的实力与优势,加强双边的经贸联系与合作,这就使华商的桥梁作用将日益凸显。本文本着有利于华商生存与发展的宗旨,对东盟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做一理性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万经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提出了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10+1”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11月,又与东盟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启动。随着这一合作的进程,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浙江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国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要经过2~3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秀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会对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产业转移产生“加速器”的作用:加速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加大产业转移规模,促进中国—东盟产业结构趋向优化和升级,加快产业内转移的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