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
- 2023(1059)
- 2022(973)
- 2021(935)
- 2020(776)
- 2019(1712)
- 2018(1711)
- 2017(3091)
- 2016(1619)
- 2015(1894)
- 2014(2015)
- 2013(1889)
- 2012(1526)
- 2011(1465)
- 2010(1537)
- 2009(1510)
- 2008(1414)
- 2007(1313)
- 2006(1199)
- 2005(1140)
- 学科
- 济(6480)
- 经济(6470)
- 管理(4905)
- 人口(4228)
- 业(3994)
- 方法(3735)
- 中国(3621)
- 数学(3277)
- 数学方法(3187)
- 企(3098)
- 企业(3098)
- 学(2378)
- 国人(1992)
- 中国人(1947)
- 农(1570)
- 生态(1424)
- 环境(1410)
- 财(1281)
- 地方(1261)
- 制(1233)
- 农业(1194)
- 理论(1192)
- 银(1177)
- 研究(1176)
- 银行(1174)
- 系统(1111)
- 行(1108)
- 问题(1107)
- 化(1091)
- 融(1013)
- 机构
- 大学(27299)
- 学院(25917)
- 研究(10242)
- 管理(10018)
- 济(9012)
- 经济(8731)
- 理学(8508)
- 理学院(8400)
- 管理学(8073)
- 管理学院(8035)
- 中国(7828)
- 科学(7032)
- 京(6832)
- 所(5748)
- 研究所(5236)
- 中心(4974)
- 业大(4575)
- 北京(4572)
- 农(4342)
- 财(3928)
- 江(3729)
- 工程(3618)
- 院(3504)
- 农业(3499)
- 范(3430)
- 师范(3358)
- 财经(3280)
- 州(3224)
- 技术(3123)
- 科学院(3114)
共检索到39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建法
笔者在CdBASE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电脑人口预测系统。本文试论述该系统的数据库结构、人口模型、系统模块和功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南,胡华清
本文应用LTC方法首次完成了中国随机人口预测,并全面介绍了这一方法。给出了从1990年到2050年的包括人口数、老龄比和负担比变化的期望和置信区间等主要结果,显示了这种预测的多种用途,如评价确定性方案预测的可能性等,弥补了传统的“高一低”方案法所无法回答发生某个状态概率的缺点,为科学决策服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重大决策案例采编组
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一个会议室。 宋健正大声疾呼:今天,我们的人口已经到了非控制不可的地步。为了四个现代化,如果少生一个孩子也算作牺牲的话,那算得了什么! 这事发生在1980年6月的一天。3个月后,中共中央发表了“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青生
文章以广州市城市人口预测为例,针对城市人口预测中信息不充分的特点,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1992~2006年的人口动态增长模型,经过后验差检验,模型等级为1,模拟精度高。用此模型预测了广州市2007~2016年的城市人口,并分析了人口增长状况。
关键词:
灰色系统 人口预测 广州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健元 王欢
文章探讨了多系统下人口发展路径,从而构建了人口动态统筹发展模型;以江苏省为例,在合理假定城乡总和生育率等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对2011~2060年分城乡开放系统人口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总人口在数量上会于2025年左右迎来人口高峰,随后人口规模大幅减小,与此同时,城镇人口先增后减,乡村人口则保持持续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
人口系统 人口预测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毛宝俤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的一门新兴科学,它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系统研究,其基本意义在于:在变量规律不明显的情况下,找出规律,从而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把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人口研究中,引进一种较简便而精度较高的人口预测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跃进
根据联合国最新统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预期将达到61.22亿,2025年将达82.06亿。1985—2000年期间总人口约增1.3倍,2000—2025年间将再增加1.3倍。世界城市人口1985年估计为19.83亿,到2000年将达到28.54亿,2025年达到49.32亿,即1985—2000年间增加1.4倍,2000—2025年间将增加1.7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
文章应用时间序列模型,以中国和瑞典的历史人口数据为例,深入探讨了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对人口预测结果的影响。预测误差的相关性是指预测误差与时间、年龄、地区和性别,以及生育、死亡和迁移预测误差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只有充分考虑了误差相关性的预测区间才能覆盖实际人口的发展变化。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对总人口数量预测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分年龄段人口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指标预测结果的影响较大。在进行人口预测时,需要将预测误差相关性纳入模型,才能得出准确和科学的预测结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改玲
我国人口预测应该是在人口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下,对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科学测算工作。它是人口计划实施的前提和依据,在社会经济未来发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控制人口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改玲
人口预测是在现有人口状况的基础资料上,考虑未来各种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运用人口变量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运算,取得的未来人口发展势趋的基本资料。 人口预测的科学与否,应该首先建立在人口状况的基础资料上,人口现状基础资料是制约人口发展的客观因素。当然人口预测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影响人口发展的其它因素,如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社会经济、思想意识等因素,但它们仅仅是相关因素。目前国内进行人口预
[期刊] 预测
[作者]
蔡建明 孙樱
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人口规模,这是由城市是人口集聚地和人是首要生产力这两点决定的,因此迅速而准确地预测城市人口数量是了解城市投资环境和制订正确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和必要前提。 1 预测模型的建立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描述人口发展的一般模型已日渐繁多和日臻完备。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3类:(1)连续模型——一般用偏微分方程描述,相对比较精确、完善,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2)离散模型——一般用矩阵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舒畅
就生育因素而言,不难得到预测年份的出生人数与生育率的关系: B=P_f(15—49)·?(15—49)P_f(15—49)为预测年份15—49岁妇女人数(用年龄移算得出);?(15—49)为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考虑到年龄别生育率及妇女的年龄构成,进而得到预测公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胜
人口预测模型的选择和预测参数的科学认定 ,是人口预测实践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环节。依据人口发展变化的自然特征和遵循人口预测的科学原则和方法 ,是取得优秀预测成果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京清,姚翠珍
本文根据4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原始数据,估计出年龄别死亡率演化趋势,在给出不同死亡率预测方案的情况下,我们分别得到1990~2050年间60岁以上、65岁以上、70岁以上、75岁以上及80岁以上人口预测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