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37)
2023(3580)
2022(3122)
2021(3013)
2020(2604)
2019(6134)
2018(5835)
2017(10915)
2016(5840)
2015(6054)
2014(6000)
2013(5969)
2012(5716)
2011(5444)
2010(5680)
2009(5468)
2008(5613)
2007(4968)
2006(4795)
2005(4304)
作者
(17715)
(14806)
(14725)
(13850)
(9597)
(7121)
(6414)
(5540)
(5493)
(5490)
(5219)
(5158)
(5123)
(4764)
(4618)
(4584)
(4520)
(4399)
(4329)
(4268)
(3816)
(3706)
(3636)
(3625)
(3373)
(3343)
(3327)
(3247)
(3054)
(3026)
学科
(24500)
经济(24476)
管理(11840)
(10727)
方法(9296)
(8419)
企业(8419)
(7135)
(6657)
数学(6370)
数学方法(6196)
理论(6184)
中国(6016)
业经(5366)
地方(5098)
农业(4824)
(4034)
关系(3913)
(3637)
贸易(3635)
(3569)
(3534)
(3465)
教育(3324)
(3247)
金融(3246)
环境(3088)
(3054)
经济理论(3052)
(2947)
机构
大学(88958)
学院(87102)
研究(33738)
(30082)
管理(29738)
经济(29362)
理学(25168)
理学院(24686)
中国(24043)
管理学(23925)
管理学院(23729)
科学(22467)
(20217)
(17704)
(16557)
师范(16408)
研究所(16292)
(15243)
(15179)
(14366)
中心(13951)
师范大学(13670)
北京(13024)
业大(12084)
(11955)
财经(11920)
农业(11833)
(11351)
(10763)
(10306)
基金
项目(56280)
科学(44445)
基金(41333)
研究(40078)
(37014)
国家(36711)
科学基金(30559)
社会(25458)
社会科(24065)
社会科学(24055)
基金项目(22012)
(21472)
自然(19994)
自然科(19504)
自然科学(19495)
自然科学基金(19146)
教育(18705)
(18644)
资助(17392)
编号(15548)
成果(13769)
重点(13138)
(12858)
(12148)
课题(11547)
(10839)
科研(10709)
国家社会(10703)
大学(10363)
教育部(10266)
期刊
(37811)
经济(37811)
研究(25906)
中国(18086)
学报(16408)
科学(15832)
(14345)
大学(12230)
教育(11981)
学学(11058)
(10636)
管理(10511)
农业(9827)
(6909)
(6581)
旅游(6581)
(6581)
业经(5963)
技术(5943)
(5824)
金融(5824)
财经(5677)
经济研究(5551)
(5510)
图书(5307)
学刊(5299)
旅游学(5290)
游学(5290)
(5177)
(4971)
共检索到134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史甜甜  保继刚  
本文以术语学符号和概念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解读,探究中文"旅游"一词的产生及对应概念变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看,"旅游"这一双音词最早出现在民国,其出现与民国时期旅行社业和相关出版物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游历文化有关;从空间维度看,"旅游"不是舶来词,并非从tourism直接翻译而来。最初"旅游"一词对应单一概念,指"旅行游览"。随后,"旅游"一词对应概念出现多元变化:除"旅行游览(历)"这一概念外,又增加了"经济维度"和"整体性"的对应概念;"旅游"对应概念多元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史甜甜  保继刚  
该研究回顾准术语"tourism"词源、在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变迁及其中文翻译现状,发现"tourism"各种概念都大多被翻译为中文词汇"旅游",但二者概念体系并不是完全对应关系。"旅游"一词对应的三个概念"游客行为维度的概念""经济维度概念"和"多元系统整合现象"在"tourism"对应的概念体系中都有对应项,"tourism"表达的概念之一(tourism as a study of…)与中文的"旅游研究/旅游学"这一名词对应,但在"旅游"一词诸多学术定义及其表达的概念中还找不到对应项。二者所表达概念的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恒玮  
旅游地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尽管有许多专家学者曾对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过不同深度的探讨,但应该承认它的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尚有待建立和完善,在许多理论名词概念上还不太明确,还很不统一。为推动本学科的发展,本文拟对若干理论名词概念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振礼  
一、旅游环境的概念及特点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所谓环境,是指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为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产生了环境科学。从实际需要出发,人们也常侧重研究整个环境的某些方面,因而又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投资环境等。它们是在不同范畴内或不同层次上对环境的分类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卢小丽  武春友  Holly Donohoe  
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而涌现出的大量生态旅游概念使旅游研究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概念产生了困惑。这种困惑使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和规则在实际的应用中被扭曲和误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并以这些标准规则为基础,对中外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比较,得出中国未来的生态旅游研究应更加关注旅游目的地管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娟  
平行语料库为翻译对应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平台。对"坚持"及其英译对应项的相互对应研究表明英汉高频词汇短语在互译时都可能有很多对应项,这是词义泛化的结果;英汉两种语言因为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难以实现较高的互译对应率;英语译文和英语原文在用词上是有差别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黄远水  
本文在考察不同旅游资源概念及相关论述后,提出旅游资源概念应坚持的几点共识,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中存在的若干分歧,着重讨论了4个问题:(1)旅游资源是否必须已为旅游业所利用;(2)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潜在性;(3)劳务算不算旅游资源;(4)人力、市场等要素应否视为旅游资源。文章逐一分析并给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为探讨更进一步深入,建议将旅游资源和旅游业资源两个概念进行区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亮  田里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冲突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优质发展的重要障碍。旅游孤岛作为中国情景下描述旅游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理论工具,对于识别、判断和治理旅游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冲突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因而正逐渐成为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新课题。论文在辨析旅游飞地、旅游罩、旅游孤岛3个关联概念的基础上,从主要类型、核心特征、形成原因与影响评价4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研究进展,发现当前研究在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治理调控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最后,根据当前研究薄弱环节提出了3个可深入研究的具体方向,即基于中国旅游发展实践,从跨学科视角建立旅游孤岛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综合分析方法研究旅游孤岛的形成与影响;依托旅游孤岛形成发展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多过程的调控机制。论文既是对旅游孤岛前期文献的梳理,以展示前期研究的观点内容;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为新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桀  张琴悦  
在当今“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行的背景下,边界被赋予了“去边界化”与“再边界化”的特征,由此形成的边界效应理论备受关注。旅游的跨边界活动,在促进地区发展与区域合作的同时,也带来了边界渗透、旅游流动、空间失衡、安全防范等系列问题,这些现实问题都迫使边界效应理论与内涵不断发展。论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边界效应概念差异、共识、产生原因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归纳。结果显示,边界效应在旅游中是普遍且独特存在的,具体表现为边缘旅游地、旅游一体化、边境旅游社区等实践;虽然在旅游研究中,边界效应在评价、干预、利用方面存在新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适用性不强、解释性不足等问题,边界的阻碍力、吸引力、渗透力和扩散力的综合作用常常被忽略;边界效应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更应充分考虑边界与旅游的特殊互动关系;文章深度解析并构建了旅游中边界效应的研究框架,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边界效应的动态演化特征,通过主动干预、转换利用等手段实现对边界问题的管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谋  
随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概念的实践和推广,低碳旅游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和实践。低碳旅游由于其新,无国际经验可循,在概念、内涵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形成了一些认识的误区,实践中可能因为认识的偏误,阻碍旅游业的发展,而忽略了"低碳发展"所特有的协同发展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意义。本文认为,低碳发展是异于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一种转型发展方式,具有明确的保护气候环境的目的。同时,旅游业是主张消费和体验的行业,低碳旅游不应该以刻意减少或约束消费和体验为手段来实现,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是多样的,不仅仅有节能减排,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选择以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低碳发展。我国正处于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海  王新越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代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逐步深化,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组织等功能已经逐步显现。21世纪的中国旅游产业已经到了彰显其强大综合功能的历史阶段,亟需对旅游产业地位与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本文在现代旅游产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化"的概念。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较强的部门,旅游化对发达国家工业、农业、城镇、信息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旅游化的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关系密切,推动旅游化发展是实现"新四化"的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在纽曼使用idea一词首次系统完整地对大学思想进行思考之前,著名思想家柏克和柯勒律治等人已经使用idea一词来论述包括大学在内的传统机构的精神观念及其作用。这一词的历史意义和使用方式包含了对知识、理性与信仰之关系、对传统的态度等深层问题的思考,从而对纽曼的大学思想定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该词的来源、原初意义及其影响决定了大学观念在其开端就受到了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具有了保守思维的意识结构和性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楚材  吴章文  郑群明  胡卫华  
通过分析生态旅游的提出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文章将现有生态旅游概念系统地归纳为5种学说,即“保护中心说”、“居民利益中心说”、“回归自然说”、“负责任说”、“原始荒野说”,并分别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生态旅游的市场、生态旅游的资源、生态旅游者的动机和出游目的等角度,全面阐述了生态旅游的真实内涵,并提出了具有市场操作性的生态旅游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