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8)
- 2023(8030)
- 2022(6803)
- 2021(6516)
- 2020(5426)
- 2019(12111)
- 2018(11709)
- 2017(23243)
- 2016(12654)
- 2015(14388)
- 2014(14457)
- 2013(14008)
- 2012(13507)
- 2011(12062)
- 2010(12947)
- 2009(12577)
- 2008(11996)
- 2007(11257)
- 2006(10370)
- 2005(9909)
- 学科
- 济(46964)
- 经济(46898)
- 管理(37597)
- 业(37567)
- 企(30698)
- 企业(30698)
- 融(26505)
- 金融(26504)
- 银(24846)
- 银行(24833)
- 行(24107)
- 中国(22178)
- 财(16742)
- 农(16459)
- 制(16009)
- 方法(14854)
- 数学(12495)
- 地方(12151)
- 数学方法(12126)
- 业经(11664)
- 中国金融(11223)
- 农业(10887)
- 贸(10772)
- 贸易(10758)
- 务(10730)
- 财务(10691)
- 财务管理(10665)
- 策(10490)
- 易(10487)
- 体(10436)
- 机构
- 学院(177701)
- 大学(174973)
- 济(74013)
- 经济(72007)
- 管理(63891)
- 研究(63648)
- 中国(57434)
- 理学(52435)
- 理学院(51871)
- 管理学(50867)
- 管理学院(50537)
- 财(39395)
- 京(37533)
- 科学(35871)
- 所(33235)
- 中心(31910)
- 农(30325)
- 江(29681)
- 研究所(29195)
- 财经(29086)
- 经(26070)
- 北京(24746)
- 州(24571)
- 银(24480)
- 银行(23653)
- 范(23430)
- 师范(23212)
- 农业(23176)
- 业大(23095)
- 院(22443)
- 基金
- 项目(103582)
- 研究(80550)
- 科学(80421)
- 基金(72485)
- 家(61777)
- 国家(61134)
- 科学基金(51608)
- 社会(49017)
- 社会科(46346)
- 社会科学(46336)
- 省(41302)
- 教育(37150)
- 基金项目(36393)
- 编号(34591)
- 划(34388)
- 资助(31819)
- 自然(31596)
- 成果(31243)
- 自然科(30887)
- 自然科学(30881)
- 自然科学基金(30325)
- 课题(24963)
- 重点(23480)
- 发(23400)
- 部(22966)
- 性(22476)
- 创(21523)
- 项目编号(21113)
- 年(20961)
- 创新(20100)
共检索到302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德勇 陶相飞
中国与拉美地区产业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发展迅速,金融合作基础扎实。2014年以来,中拉陆续达成了"1+3+6"合作框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双方同意将金融合作作为未来合作的重点。本文概述了中拉双方金融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占 段涛
拉美地区核电在其总发电量方面的份额较小,核能将在拉美地区能源组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拉美地区核电市场充满激烈竞争,在中国核电走向拉美进程中,存在安全和成本等诸多问题,地缘政治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核电合作是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和先行产业,中国核电走向拉美将成为整个拉美地区的双赢命题,中拉核电合作将提升双方政治关系与经济合作。中国应发挥核电成本和技术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应发挥体制优势,加强政企与金融机构间协作;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灵活拓展策略;应采用多种模式,加强风险管理。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拉美 核电 核电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永起
中越历来是友好邦邻、传统的贸易国,在中国"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的倡导之下,中国与越南的经济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研究中国与越南的金融合作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是可行性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越南近年来国内的金融基本面,包括有:GDP、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外汇储备等方面,以要素禀赋为理论依据,比较两国金融的要素禀赋,概述两国当前金融合作现状、两国金融合作问题,提出深化两国金融合作的措施,最终旨在寻求两国金融合作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越 金融合作 深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全淅玉
中亚五国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与中亚区域的经贸金融合作,对双边经济贸易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双边经贸金融合作空间、双边经贸金融直接汇率机制等视角,对我国与中亚五国经贸金融的合作现状进行剖析,进而从经济体制、贸易投资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经贸金融合作面临的主要障碍。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为我国与中亚五国区域内经贸金融合作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
中亚五国 经贸往来:金融合作 升级优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旭 姜周
市场化不仅是改革的基本取向和准则,也是评价改革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金融市场化改革长期滞后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首先对我国金融改革的成就进行了回顾,然后,指出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金融市场化 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卫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问题对策谢卫我国金融市场从八十年代初期萌芽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但在金融市场迅速扩张的同时,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金融市场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拓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军强
当前,数据资源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成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文章结合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大数据金融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及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 金融领域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天德
我国对外金融开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李天德本文认为,改革开放19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利用外资上反映得较为突出。文章指出,学习把握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精髓,就是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为此,在对外金融开放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刘洋 郑伟
加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是我国践行新兴市场战略的重要支点。2011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举行了第三次会晤,会后发表了《三亚宣言》,首次提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意向;2012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四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更是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作为主要议题,并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构想,标志着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进入实务开展阶段。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吴东立 韩倩 刘钟钦
资金短缺是当前制约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农民合作社是一种农民组织,其自身筹集资金能力较弱,金融机构增强对农民合作社的信贷供给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民合作社从金融机构获得的信贷资金依然极其匮乏,集中表现为供给数量不足、供给结构错位、供给机构单一、服务效率低下等四个方面。为此本文提出转变政府角色、调整财政资金支持方向、创新抵押担保形式、建立农业保险机制、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评级和发展信用合作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金融机构 信贷供给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鑫
亚洲地区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但各国之间在金融一体化程度上明显滞后,而与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保持更紧密的金融联系。本文针对中韩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现状展开研究,从金融机构合作、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以及相互持有金融资产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未来作了大体展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渊基 蔡保忠 郑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崭新的历史机遇。城乡融合发展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城市和乡村逐渐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总结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历史经验,探讨了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城乡生产经营融合、资产收入融合、要素资源融合、人力资本融合、基础建设融合、管理服务融合等六个融合的对策建议,以期真正扭转城乡二元的历史格局。
关键词: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对策建议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佳茗 李蕊
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形式日益多元,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双方进一步开展金融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深度有限,具体表现为金融合作规模增长缓慢,互设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合作水平参差不齐、层次不高,平台作用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政治环境、金融体系、文化认同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从政治评估、战略对接、货币结算、文化认同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水平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叶芳
推动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建设是中非金融合作稳定长远发展的关键,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目前,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包括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双边协议或战略合作备忘录等双边金融合作机制,以及与中非金融合作相关的论坛或会议等。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具备机制的规范性、系统性、常态性、连续性特征。应进一步完善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机制化建设,推动中非金融合作分论坛机制建设,建立中非金融监管合作机制,以及建立中非金融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合作机制等国际多边合作机制,进一步凝聚中非双方的合作共识,促进中非双方身份认同,并推动中非金融合作平台的多样化。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金融合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