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
- 2023(1668)
- 2022(1358)
- 2021(1345)
- 2020(1208)
- 2019(2579)
- 2018(2510)
- 2017(4244)
- 2016(2728)
- 2015(2923)
- 2014(2870)
- 2013(2844)
- 2012(2794)
- 2011(2610)
- 2010(2622)
- 2009(2402)
- 2008(2426)
- 2007(2283)
- 2006(2095)
- 2005(1921)
- 学科
- 济(6254)
- 经济(6240)
- 管理(6095)
- 学(5983)
- 业(5356)
- 企(4465)
- 企业(4465)
- 方法(2679)
- 水产(2232)
- 农(2189)
- 数学(2072)
- 害(2011)
- 虫(1966)
- 数学方法(1964)
- 及其(1955)
- 财(1810)
- 技术(1791)
- 动物(1780)
- 生物(1761)
- 制(1713)
- 中国(1707)
- 虫害(1625)
- 业经(1617)
- 理论(1617)
- 农业(1535)
- 防(1513)
- 病虫(1465)
- 病虫害(1465)
- 物(1463)
- 人事(1451)
- 机构
- 大学(42570)
- 学院(41541)
- 研究(20142)
- 农(19070)
- 科学(18368)
- 农业(15546)
- 中国(13619)
- 所(13578)
- 业大(13241)
- 研究所(12793)
- 室(10293)
- 管理(10286)
- 省(10254)
- 京(10076)
- 农业大学(9939)
- 实验(9783)
- 济(9520)
- 实验室(9432)
- 经济(9179)
- 理学(8949)
- 重点(8885)
- 业(8739)
- 理学院(8679)
- 管理学(8114)
- 管理学院(8058)
- 中心(7937)
- 江(7774)
- 院(7727)
- 技术(7606)
- 科学院(6813)
共检索到64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袁峻峰 孟智芳 陈德辉 葛东凌 章宗涉
在4500~4800lux光照,26~28℃的培养条件下,从绿裸藻(Euglenaviridis)水华中分离的优势菌种之一中性柠檬酸菌(Citrobacterintermedius)的分泌物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粉核小球藻(Chlorelapyrenoidosa)、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capricormutum)、水华鱼腥藻(Anabaenaflos-aquae)和易变鱼腥藻(Anabaenavqriabilis)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glauca)、莱茵衣藻(Chlamydononasreinhardi)和铜绿...
关键词:
中性柠檬酸菌,抑制作用,促生作用,水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庆 谭永刚 毕英佐 郑石轩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柠檬酸 (0 .1%、0 .2 %、0 .3%、0 .4 % )对奥尼罗非鱼 (Oreochromisniloticus×O .aureus)幼鱼 (初始平均体重约 2 .0g)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共设 5组试验饲料 ,每一饲料组设 3个重复水族箱 ,每箱随机放鱼 15尾 ,投喂率为 6 % ,自然光周期 ,循环过滤水系统饲养 9周 ,每周称重 1次并相应调节投喂量。结果表明 :随着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大 ,饲料pH值呈下降趋势 ;添加 0 .2 %柠檬酸的试验组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柠檬酸 生长 消化酶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琼花 杨道武 潘彤 朱志平 周金华
为了探明硫脲在柠檬酸中对碳钢的缓蚀行为,采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柠檬酸溶液中45#碳钢的腐蚀行为以及硫脲与氯离子对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26.8~41.8℃内,45#碳钢的腐蚀过程为阴极析氢控制;适量浓度的硫脲(0.3%)与氯离子复配之后对碳钢的缓蚀效果显著,且缓蚀率随着氯离子浓度(0~1.2mol/L)的升高而增大;氯离子浓度为0.08mol/L时,缓蚀率达到最大值(72.9%),此后随着氯离子浓度的进一步升高,缓蚀率呈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硫脲 碳钢 柠檬酸 极化曲线 缓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乃瑜 王至诚 何宏港 王卫民 刘静霞 罗毅
为确定2020年10月湖北一中华鳖发病的病原体及病原特征,实验从该养殖场患病中华鳖个体肝脏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A3,经理化性状及16S rRNA序列鉴定,表明菌株A3属于柠檬酸杆菌;进一步通过recN序列鉴定,发现A3与布氏柠檬酸杆菌recN碱基一致性为95.58%~96.01%,与柠檬酸杆菌属其他种的recN碱基一致性均低于93.72%,表明菌株A3为柠檬酸杆菌属潜在新种。人工回归感染实验证实菌株A3是引起本次中华鳖患病的病原菌;与嗜水气单胞菌相比,A3感染病程偏慢但致死率较高。药敏实验显示,菌株A3对美罗培南等10种抗生素敏感,对氟苯尼考等9种抗生素耐药。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e,MLST)鉴定显示,菌株A3属于新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对柠檬酸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的7个管家基因序列进行级联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柠檬酸杆菌的进化与菌株的分离源及分离地点没有明显关系;且菌株A3与分离自欧洲人源的ST120型菌株Citfre2580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对中华鳖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阐述了一种更可靠的柠檬酸杆菌鉴定方法,旨在引起人们对柠檬酸杆菌致病性的重视,为水产品健康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冷向军 伦锋 李小勤 王中强 许克俊
进行了两个试验以考察在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一采用420尾平均体重为6.5 g的异育银鲫鱼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1%、0.2%、0.3%柠檬酸,经21 d饲养后,各组增重率分别为53.4%,56.9%,59.0%,57.8%,其中添加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P<0.05),添加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干物质...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柠檬酸 生长 营养物质消化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佳佳 刘小献 白俊杰 于凌云
根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EST-SNP库中预测的柠檬酸合酶基因的1个Contig序列,设计引物扩增该基因的部分序列,然后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筛选SNP突变点。测序的序列经比对后,共筛选到2个在内含子10上的SNP突变点:A-386G和C-499G。随机选择同批繁殖和同塘混养的144尾草鱼对2个SNP位点用Snapshot方法进行检测和分型,并统计基因型频率。A-386G位点的AA基因型占47.10%,AG基因型占38.41%、GG基因型占14.49%;C-499G位点的CC基因型占31.85%,CG基因型占46.67%,GG基因型占21.48%,均属于中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沈锦玉 顾志敏 潘晓艺 周保中 尹文林 曹铮
从濒死的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的肝胰脏中分离得到可疑病菌L1和L2,经细菌学鉴定2株细菌均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freundii);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L1和L2均导致健康虾发病死亡,其LD50分别为2 2×105CFU/ind、7×105CFU/ind;2株细菌对14种药物的敏感性相似,对9种抗生素敏感,对5种抗生素有抗性。从中筛选出有效药物,应用于生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红螯螯虾 弗氏柠檬酸杆菌 病原 药敏试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爱卿 杨仕豪 李西雨 潘连德
用柠檬酸调节试验水体p H值,并保持在5.0、5.5、6.0和6.5四个梯度下,将采自养殖池塘的黄丝藻(Tribonema sp.)藻华的10 g藻丝体放入试验水体,每隔48 H采样一次,观察黄丝藻藻丝体外部形态、显微结构的变化。同时测定其叶绿素a(CHl a)、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96 H黄丝藻藻丝体大量下沉,有些藻丝体断裂,无气泡产生,水体开始混浊;192 H水体混浊、藻丝体断裂并溶解的现象进一步明显;192 H各试验组藻细胞内叶绿体集于中央,并呈现不同程度的解体,细胞结构也变得模糊,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增大。四个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甘智才 陈东颖 张丽 玉永雄
【目的】通过对渝苜1号转柠檬酸合成酶(CS)基因和对照株的根尖进行耐铝性试验,旨在找到转基因苜蓿耐铝性的适宜条件,明确转基因株较对照株表现出来的耐铝效果。【方法】以对照株和转CS基因4号苜蓿为材料,设计0、5、15、30和50μmol·L-15个氯化铝浓度梯度,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量前3d根尖的伸长情况。【结果】在5个氯化铝浓度下,对照株和转基因株在第1天的根尖伸长都显著的高于第2天和第3天;转基因株第2天在15、30和50μmol·L-13个氯化铝浓度下的根尖伸长显著高于第3天,而对照株的根尖在第2天和第3天基本停止伸长。随着铝浓度升高,根尖伸长受阻越严重。对照株在15μmol·L-1铝处理...
关键词:
苜蓿 转基因 柠檬酸合成酶 耐铝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晓川 杨海艳
我国作为柠檬酸产业的出口大国,在欧美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我国的柠檬酸和柠檬酸盐产品却是遭受国外贸易救济措施打击的重灾区。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自1994年以来,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产柠檬酸和柠檬酸盐产品累计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在石化行业单类产品中涉案数量仅次于轮胎,居第二位。2008年,美国三大原料公司实施了贸易救济行动,对我国的柠檬酸及柠檬盐酸展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荣华 李满林 张增强 孟昭福 杨正亮 孙西宁
【目的】探讨柠檬酸改性对桔皮生物吸附剂吸附污染物能力的影响,为桔皮的资源利用提供新途径,为污水净化吸附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粗桔皮(OP)为吸附剂原材料,以柠檬酸为改性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出了改性桔皮吸附剂——柠檬酸改性桔皮(COP)和碱处理柠檬酸改性桔皮(MOP),以染料甲基蓝(MB)为污染物,采用恒温振荡处理法,考察了吸附剂用量、MB质量浓度、体系pH、温度等因素对OP、COP和MOP吸附MB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3种吸附剂对MB的吸附能力与体系pH有关,当pH为2~10时,MOP对MB的吸附能力变化不大,而OP和COP对MB的吸附能力,在p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慧 白禹 杨文佳 李国勇 骆建林 曹禹 李灿
[目的]为揭示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抗菌肽家族基因在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侵染大鲵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qRT-PCR方法,分析抗菌肽家族基因在侵染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响应及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变化。[结果]经12、24、36、48 h侵染,抗菌肽家族AdCath1、AdCath5、AdCath 8基因在皮肤、肝脏、脾脏均受到诱导,表达量均高于对照1×PBS处理,尤其在0-36 h差异达显著水平。3个基因在皮肤和肝脏的表达高于脾脏,尤其在36 h,皮肤组织中AdCath1表达量是1×PBS处理的92.35倍;在48 h,肝脏组织中AdCath1表达量是1×PBS处理的52.99倍。[结论]抗菌肽基因在大鲵病害互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大鲵 弗氏柠檬酸杆菌 抗菌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龚芳芳 樊卫国
【目的】解析外源柠檬酸活化石灰性黄壤养分的作用,探究外源柠檬酸促进石灰性黄壤上的刺梨实生苗对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为贵州喀斯特石灰性黄壤地区刺梨栽培的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石灰性黄壤和‘贵农5号’刺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置每kg石灰性黄壤(干土)施入柠檬酸40、80和120 mg3个处理,探究外源柠檬酸的不同施用量对石灰性黄壤养分的活化和促进刺梨实生苗养分吸收及生长的作用。【结果】外源柠檬酸施入石灰性黄壤后,土壤p H明显降低,有效氮、磷、钾、钙、铁、锌、硼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有效磷、钾、钙和硼含量增加得最多。12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土壤有效氮、铁、锌含量提高的百分率最大,而有效锰、铜的含量明显降低,对土壤交换性镁的含量无明显作用。土壤中的细菌总数和解磷菌及解钾菌的数量随柠檬酸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多,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之减少,其中,以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解磷菌和解钾菌的数量为最多。刺梨实生苗的石灰性黄壤培养土施入外源柠檬酸后,明显增强了多种土壤酶的活性,随柠檬酸施入量的增加,土壤的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铁还原酶的活性随之增强,淀粉酶活性随之降低,80mg·kg~(-1)柠檬酸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最高。外源柠檬酸施入石灰性黄壤后,土壤中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乙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酒石酸、苹果酸含量和有机酸总量最高,3个处理的草酸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外源柠檬酸施入石灰性黄壤后,刺梨实生苗对N、P、K、Ca、Mg、Fe、Zn、B元素的吸收量明显增加,其中,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刺梨实生苗对上述元素的吸收量最大。刺梨实生苗对Cu的吸收量随柠檬酸施入量的增加无明显改变。外源柠檬酸的施入明显降低了刺梨实生苗根系中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增加了根系中苹果酸、酒石酸、乙酸和琥珀酸的含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碱性磷酸酶、分泌性碱性磷酸酶、铁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明显增强,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8的石灰性黄壤后,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活化土壤养分的作用,增强多种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中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和乙酸的含量,增加细菌总数、解磷菌及解钾菌的数量,促进刺梨实生苗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小琴 龚月生 段玉兰 赵青山
选择20周龄宝万斯高兰褐蛋鸡810只,进行6处理3重复单因子试验,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 0.5,1.5.2.5,3.5和5.5 g/kg柠檬酸(CA)的日粮,于试验第1,2,10和15周周末分别从对照组,0.5.2.5和5.5 g/kg CA添加组每重复选取一只鸡宰杀,测定其消化道内容物pH和盲肠菌群数,研究CA对蛋鸡H粮、消化道pH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5.5 g/kg CA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5);...
关键词:
柠檬酸 蛋鸡 消化道pH 菌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一路 郭照辉 肖蓉 程伟 张敏 胡丹 王玉双 单世平 魏小武
为探究外源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sp.)对水稻抗镉胁迫的影响,以在培养土中添加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菌悬液(处理组)和未加菌悬液(对照组)的盆栽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分蘖期水稻在3种Cd质量浓度(0、5、10 mg/kg)处理下XT1–2–2对Cd的吸收、转运、亚细胞分布及生理特性(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Cd质量浓度为0、5mg/kg时,根茎间的转运系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处理组水稻根中的细胞壁、细胞膜和可溶性部分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根系细胞壁中Cd分配比例增加,可溶性部分Cd分配比例降低;菌株XT1–2–2处理的水稻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而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且随Cd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综上所述,加入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可以降低分蘖期水稻各组织对Cd的吸收,影响Cd在根茎间的转运以及Cd在根系亚细胞内的分配比例,降低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增加茎叶中的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进而有效增强水稻对Cd的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