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3)
2023(6066)
2022(4958)
2021(4628)
2020(3745)
2019(8470)
2018(8342)
2017(15765)
2016(8453)
2015(9474)
2014(9109)
2013(8798)
2012(8256)
2011(7192)
2010(7078)
2009(6338)
2008(5957)
2007(4950)
2006(4542)
2005(3917)
作者
(22461)
(19199)
(18629)
(17864)
(12023)
(9285)
(8631)
(7402)
(7344)
(6765)
(6741)
(6422)
(6186)
(5835)
(5717)
(5703)
(5685)
(5550)
(5455)
(5354)
(4699)
(4511)
(4376)
(4371)
(4340)
(4265)
(4242)
(4039)
(3791)
(3789)
学科
(33413)
经济(33382)
管理(20750)
(17304)
地方(13839)
(13192)
(11388)
企业(11388)
中国(10118)
方法(9477)
农业(9141)
环境(8873)
数学(8334)
数学方法(8207)
(7595)
业经(7410)
(7007)
(6557)
土地(6370)
资源(5776)
(5608)
地方经济(5430)
(5281)
发展(4976)
(4967)
(4723)
金融(4721)
(4656)
(4429)
贸易(4425)
机构
学院(108274)
大学(105320)
(41083)
经济(39868)
管理(39785)
研究(39477)
理学(33754)
理学院(33264)
管理学(32679)
管理学院(32467)
中国(28861)
科学(25138)
(22953)
(21490)
中心(19247)
(19068)
业大(18445)
(18358)
(17728)
(17641)
师范(17543)
研究所(17348)
农业(16552)
(15186)
(15087)
(14662)
师范大学(14227)
北京(14043)
财经(13688)
(12277)
基金
项目(77342)
科学(60609)
研究(58617)
基金(53639)
(46565)
国家(46092)
科学基金(39767)
社会(36446)
(34299)
社会科(34252)
社会科学(34242)
基金项目(29836)
(26942)
自然(25577)
教育(25544)
自然科(24845)
自然科学(24838)
编号(24549)
自然科学基金(24316)
资助(20097)
(18657)
成果(18568)
课题(17584)
重点(17408)
(15904)
(15619)
发展(15201)
(14968)
创新(14923)
(14738)
期刊
(51501)
经济(51501)
研究(32779)
中国(25577)
(20509)
科学(16380)
学报(15844)
农业(14067)
教育(13314)
(12961)
管理(12623)
大学(12154)
学学(11235)
业经(9771)
技术(9366)
(9243)
金融(9243)
资源(9223)
(7514)
(7159)
经济研究(7088)
问题(6998)
(5693)
城市(5581)
财经(5463)
现代(5421)
图书(5397)
科技(5364)
(4760)
农村(4524)
共检索到167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芷青  
以广东省公平镇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探讨了中心镇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及布局、结构等问题。研究认为:中心镇建设必须充分重视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其目标要与中心镇建设发展总目标相一致;要遵循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与生态、生产、福利型、多元结合等原则,科学组织园林绿地的硬、软景观要素,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并与四周环境相融合的绿化网络体系;要确保、提高绿地定额指标、重视树种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美宇  曹昌智  常光宇  
生态是城市赖以持续发展的命脉,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广灵县壶泉镇作为北部丘陵山地的一座小城,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走低碳之路、建设生态城市思想指导下,贯彻生态设计理念,通过绿地及水景观规划,创造了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半城半水"、水城和谐互动的生态环境景观特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钢  
[目的]试图结合青山沟镇的自然环境和满族文化,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方法]针对满族特色小城镇建设采用文献法列举国内学者既有研究成果,鉴于其未能从满族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建立满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文章以青山沟镇为例,在分析青山沟镇发展现状、景观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找出该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制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解决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创造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将满族文化贯穿到城镇的整体景观规划当中;注重文化的时代性;注重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结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钢  
[目的]试图结合青山沟镇的自然环境和满族文化,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方法]针对满族特色小城镇建设采用文献法列举国内学者既有研究成果,鉴于其未能从满族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建立满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文章以青山沟镇为例,在分析青山沟镇发展现状、景观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找出该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制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解决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创造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将满族文化贯穿到城镇的整体景观规划当中;注重文化的时代性;注重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结合;注重公众参与,只有通过各方面的配合才能达到全面的、真正的满族特色。[结论]通过民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将青山沟镇的旅游模式由地区资源导向性转变为产品导向性,可以科学有效地建构满族特色旅游景观品牌,为促进具有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康耀江  
本文综述了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现状及趋势,指出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及其意义,并进一步指出城市居住区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的特征及原则。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本文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遵循城市居住区景观体系的规划原则,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并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国庆  谭颖华  
高质量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对旅游形象的构建十分关键,以构建旅游形象为主导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与一般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在原理、方法上是相通的,但在城市总体形象定位、游客的需求、游赏行为、生态保护和城市景观的经济价值导向性作用下,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以广东肇庆市为例,阐释了以构建旅游形象为导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独特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艺红  王浩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天然蓄水系统的重要载体之一,修复城市已退化的"天然海绵",构建具有自我愈合能力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在防止城市内涝、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危害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湿地公园的水系规划不同于一般城市公园的水景设计,其规划应从城市水系统的全局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其在城市排洪调蓄、净化水质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以唐山乐亭古滦河湿地公园水体规划为例,探讨已退化的城市湿地如何在合理人工干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修复城市水系的自我愈合能力,为构建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有益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林英  徐颂军  周永章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保护区网络建设尚不完善、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显得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总结自然保护区景观空间结构分布状况,把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其增长极、廊道和基质等景观生态要素,从而实现区域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燕  张轲  
农村传统景观规划没有充分利用生态低碳技术,且在土地利用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新农村规划存在缺少合理有效的生态景观规划及缺乏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均衡开发等问题;并提出了低碳理念下新农村景观规划及基质与斑块景观规划思路,对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展开深入研究。最后该文将低碳理念融入景观规划设计,分别从新农村道路、绿化、照明等3个方面入手,提出道路分级、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配置、使用新型照明布置模式等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议,以加快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日明  龙岳林  熊兴耀  尹佳  
针对目前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城市道路绿地建设中盲目求绿、片面求彩、模纹与造型树用得过多、对外来植物的过分亲睐等情况,以怀化市为例,调查研究了道路绿地所使用的木本园林植物、道路景观与生态效益,并提出了适于在怀化发展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定位三原则:1)合理使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增加乡土树种的应用,以提高植物多样性水平;2)注重地方特色与民俗风情,以增加景观文化内涵;3)在群落学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合理配置园林植物,以保证群落结构稳定、景观可持续性好、生态效益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滨谊  刘琴  
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即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城市景观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城市旅游形象;提出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理念和原则。规划理念为体现城市旅游形象,显现城市三脉,提供城市旅游活动空间,创造城市旅游生态环境;规划原则以理念形象为核心,人地协调性、主题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特色性与风格统一性相结合。并对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结构要素和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结构要素分为城市景观整体结构、特色城市景观带(区)和城市景观视觉识别系统;组成要素可分为硬质景观要素和软质景观要素。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煜  刘洁羽  周艳  胡荣云  冯磊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大型城市项目建设中遗留下许多工矿废弃地,开展这些工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工作,对城市再造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辽宁省海城市教军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结合现状条件,引入生态恢复学理念,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技术手段,对环境污染物进行降解,并利用工程技术措施对环境进行优化,使原本污染、破败的工矿废弃地环境得以修复,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历史文脉对景观环境进行重建,实现工矿废弃地的更新和再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海勇  
本文以南京都市圈内宝华新城规划为例,从区域、景观视角,分析宝华新城规划中的绿地系统构建。从宝华新城区位、景观要素、自然条件出发,在绿地系统构建中,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区域生态廊道保护、城市景观塑造、城市建设用地"退二进三"中加强公园、街头绿地、防护绿地、生态山体的相互关系。同时在建设地块开发中引入系统概念,对城市居住用地开发、公共空间建设起到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依据土壤养分、降水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平均经济产量对研究区域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作物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且具有 S-型特征函数的 B- 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以及 3个时期 6种主要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斑块数作为标准训练样本的输入特征 ,建立了面向乡村景观规划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 ,从 9个随机方案中筛选出 3个优化、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案。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提出必须考虑或遵循的几点原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国杰  
项目位于广东省肇庆大方上沙灵村段古驿道,占地面积约61000m2。早在明清时期,大方古驿道就源源不断地促进聚落间的物品、人员、文化往来等。大方古民居建筑群有着浓厚的广府文化特色,从布局到建筑用材以及工艺造型方面都具有岭南风格,而且具有丰富的“竹”、“水”资源。本设计包括大方桥沿岸景观改造和水上运动平台景观设计。设计旨在打造“竹产业+水经济+文旅”的创新模式,激发乡村文化生态旅游的市场潜能,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挖掘南粤古驿道文化内涵,提升古驿道沿线历史、人文、风光的利用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