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3)
- 2023(15493)
- 2022(12913)
- 2021(11753)
- 2020(9994)
- 2019(22026)
- 2018(21616)
- 2017(41021)
- 2016(22389)
- 2015(24383)
- 2014(23569)
- 2013(23331)
- 2012(21510)
- 2011(18942)
- 2010(19109)
- 2009(17809)
- 2008(17959)
- 2007(16405)
- 2006(14428)
- 2005(13182)
- 学科
- 业(93878)
- 济(93231)
- 经济(93120)
- 企(85858)
- 企业(85858)
- 管理(81655)
- 方法(40421)
- 业经(31464)
- 数学(30987)
- 财(30757)
- 数学方法(30715)
- 农(28983)
- 技术(23946)
- 中国(23282)
- 务(22816)
- 财务(22796)
- 财务管理(22766)
- 企业财务(21635)
- 农业(20953)
- 制(19308)
- 学(18547)
- 划(17966)
- 理论(17474)
- 贸(17454)
- 贸易(17440)
- 环境(17095)
- 易(16977)
- 和(16512)
- 策(16275)
- 地方(16078)
- 机构
- 学院(321155)
- 大学(316265)
- 济(132659)
- 经济(130129)
- 管理(125824)
- 研究(108506)
- 理学(108357)
- 理学院(107225)
- 管理学(105524)
- 管理学院(104974)
- 中国(83917)
- 科学(69523)
- 京(67288)
- 农(65397)
- 财(60939)
- 所(56669)
- 业大(53149)
- 农业(52047)
- 研究所(51589)
- 江(50157)
- 中心(48944)
- 财经(48239)
- 经(44020)
- 北京(41887)
- 经济学(39801)
- 院(39238)
- 州(38983)
- 范(36677)
- 师范(36086)
- 省(36017)
- 基金
- 项目(216683)
- 科学(171032)
- 基金(158635)
- 研究(150786)
- 家(142197)
- 国家(140972)
- 科学基金(120582)
- 社会(97634)
- 社会科(92617)
- 社会科学(92591)
- 省(86535)
- 基金项目(84073)
- 自然(80845)
- 自然科(79052)
- 自然科学(79025)
- 自然科学基金(77746)
- 划(72206)
- 教育(67232)
- 资助(63815)
- 编号(56932)
- 创(51100)
- 重点(49350)
- 业(48166)
- 创新(46965)
- 发(46933)
- 部(46693)
- 成果(43540)
- 科研(41881)
- 计划(41838)
- 国家社会(41027)
- 期刊
- 济(147632)
- 经济(147632)
- 研究(89491)
- 中国(67340)
- 农(59471)
- 学报(57206)
- 管理(53142)
- 科学(52545)
- 财(51198)
- 大学(42582)
- 学学(40982)
- 农业(40667)
- 技术(29681)
- 融(28973)
- 金融(28973)
- 教育(28251)
- 业经(25837)
- 业(25360)
- 财经(24670)
- 经济研究(23961)
- 经(21381)
- 问题(19042)
- 技术经济(18981)
- 科技(18224)
- 版(16688)
- 商业(15470)
- 现代(15439)
- 贸(15197)
- 业大(15155)
- 财会(14801)
共检索到481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炎 齐念念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参与联盟如何影响企业持续性创新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模联盟创新网络视角,运用2009—2018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联盟合作数据和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探讨了中心性影响企业持续性创新的内在机制与边界条件。研究发现:中心性与企业持续性创新和技术影响力均呈倒U型关系;技术影响力在中心性与企业持续性创新的倒U型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环境责任和企业韧性均正向调节中心性与技术影响力和企业持续性创新的倒U型关系;但上述关系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和企业是否通过ISO9001认证的样本中并不相同。研究结论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联盟决策,提升技术影响力,进而实现企业持续性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李雅洁 龚燕燕
技术多元化是分散外部风险、增强企业韧性的有效途径。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资源—能力—结果”为理论逻辑,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新能源汽车企业数据,从双重网络视角引入内部合作网络密度和外部合作网络中心度,进一步探究技术多元化、持续创新与企业韧性间的深层关系机制。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韧性呈倒U型关系,持续创新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内部合作网络密度负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持续创新的关系;外部合作网络中心度能够缓解内部合作网络密度对总体技术多元化、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持续创新关系的负向调节效应。结论可为企业制定技术多元化战略、构建内外部合作网络以培育持续创新能力,进而在变局中行稳致远,实现韧性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守伟
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及其创新网络为研究样本,开发知识转移、创新能力与网络中心性的测量量表,实证检验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性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型和互补型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渐进式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比而言,互补型知识转移对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辅助型知识转移对于渐进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创新网络中心性在知识转移和创新能力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乔朋华 张悦 许为宾
基于高阶理论与组织期望理论,以2007-2017年香港交易所中资上市高科技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领导者韧性对高科技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以及期望落差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领导者韧性对高科技企业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期望落差强化了领导者韧性与高科技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期望落差的持续时间越长,领导者韧性对探索式创新的积极作用越强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冰 谭钰皎 杨雪婷
依据动态能力理论,从组织韧性的“坚”和资源柔性的“柔”出发,基于2017~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企业规模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创新持续性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同时,组织韧性和资源柔性均在企业规模与创新持续性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弱化了企业规模与创新持续性间的倒“U”型关系。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创新持续性 组织韧性 资源柔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正 黄永春 陈成梦 万安位
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ESG评级体系逐步完善的当下,企业投入资源提高ESG表现能否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能否帮助企业更好适应外部冲击和数字化时代?围绕上述问题,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外部冲击背景下企业ESG表现、组织韧性、创新效率和企业数字化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第一,企业ESG表现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以提高企业组织韧性作为中介机制。第二,企业数字化在企业ESG表现与组织韧性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第三,从ESG分项回归结果来看,企业ESG表现主要从社会表现层面提高企业的组织韧性,但在提高组织的创新效率方面,内部治理表现起最主要的作用。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控股和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境下,企业ESG表现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上述结果认为,企业应不断完善组织内部ESG制度建设,将ESG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中。同时,企业还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并基于危机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创新发展提供资源与制度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东 陈朝 王盼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可供性理论,以2015-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挖掘方法衡量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检验数字化水平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影响,探究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同时考虑环境竞争性对数字化水平与企业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水平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可持续绩效;(2)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者都在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企业可持续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环境竞争性在数字化水平与技术创新关系中存在显著负向调节作用,而在数字化水平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蔡萌 杜巍 任义科 赵晨 杜海峰
内嵌在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对企业员工绩效的影响是绩效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的实证研究却并未获得一致的结论。为揭示网络结构与员工绩效间的关系,本文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度异质性。度中心性反映个体在网络中的绝对权利大小,而度异质性反映了这种权利在网络中的分布。利用2009年西安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正式网络中的度中心性没有对员工个人绩效产生影响;非正式网络度中心性对个人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受到度异质性的反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娟茹 刘欣妍 任轩华
技术创新是突破关键“卡脖子”技术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鲜有探究双元学习和组织韧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为厘清双元学习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拓展组织韧性和技术创新相关研究,运用组织学习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将双元学习划分为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将组织韧性划分为前瞻韧性和即兴韧性,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二者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组织韧性的中介作用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调节作用。以中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来自制造企业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程管理硕士(MEM)学员线下发放问卷、通过社会网络向制造企业有关人员线上发放问卷和实地调研部分制造企业等3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不仅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前瞻韧性和即兴韧性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前瞻韧性和即兴韧性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分别在利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与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大数据分析能力正向调节利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对企业的相关管理启示:加强双元学习,提升自身组织韧性,以及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殷耀宁 王军民 黎明辉
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地位。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32家上市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融资约束对物流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物流企业融资约束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持续性创新。在该作用机制中,研发投入发挥了明显的部分中介效应,开放创新发挥了显著负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融资约束能够通过抑制研发资金投入,进而抑制企业持续性创新。开放创新则能弱化融资约束对持续性创新的抑制作用。此外,股权集中度和销售毛利率也能够促进我国物流企业的持续性创新,而企业过高的流动比率则不利于物流企业持续性创新。最后,文章从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和开放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温军 李凌霄 Zhou Xiaozhou
本文从金融市场视角出发,创新性地利用Log-ACD 模型、EGARCH 模型、蒙特卡洛模拟法对股票市场韧性进行度量,在得到可靠韧性指标后,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系统性地论证了股票市场韧性对上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假说、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股票市场韧性的增强可以显著提升上市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和效率,这一结果在更换技术创新度量指标、更换回归模型、控制随时间变化的解释变量因素、控制随和不随时间变化的行业或省份固定效应、面板交互固定效应以及工具变量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2)机制检验表明,股票市场韧性的增强不仅可以缓解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增强大股东的风险承担水平,而且有助于机构投资者进入企业、显著优化企业的股权制衡,这些共同对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施加积极影响。(3)扩展检验表明,与非高新技术企业、国有企业、境外上市企业相比,股票市场韧性对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境内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更为明显的正向激励作用。本文还根据研究结论就如何提高中国股票市场韧性,更好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苗 张冰超
基于赋能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利用192份企业有效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PLS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环境动荡性的两阶段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组织韧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在动荡环境下,企业将数字化视为提升组织动态能力的跳板,赋能组织架构,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重塑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顾建平 房颖莉
为帮助管理者进一步理解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化危为机的作用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动态复杂环境能力以及管理和组织能力,探讨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韧性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相关中介作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以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网络嵌入、创新能力和组织韧性为变量的理论模型,利用对长三角地区362家科技型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韧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够在遭遇危机后较快恢复至原有水平;(2)网络嵌入和创新能力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韧性分别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即企业能够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开拓获取创新资源的渠道、提升创新意愿和能力,从而增强组织韧性;(3)网络嵌入和创新能力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韧性具有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应摒弃传统的社会责任观,重视并积极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同时重视建立稳定密切的社会网络和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奚雷 彭灿 李德强
以235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样本,研究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含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竞争性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均能够促进双元创新;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竞争性能够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而环境竞争性仅正向调节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曹平 郑舒允
基于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深入探究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技术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倒“U”型非线性影响;技术创新会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倒“U”型影响,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阈值;在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作用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得到了提升。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为今后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技术创新 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境不确定性对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创新注意力的中介作用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
网络中心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创新关联、政治关联和技术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跨界搜索与新兴技术企业责任式创新的关系研究——柔性惯例复制的中介作用和知识场活性的调节作用
政府补助对科技中小型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技术创新投入的中介作用与市场环境的调节作用
战略导向对企业双元技术创新的差异化影响——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
绿色动态能力对企业环境创新的影响研究——环境规制和高管环保认知的调节作用
知识要素特征对技术联盟内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核心企业治理能力对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