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8)
2023(9103)
2022(7109)
2021(6091)
2020(4921)
2019(10870)
2018(10303)
2017(20341)
2016(10585)
2015(11418)
2014(11513)
2013(11642)
2012(11098)
2011(10324)
2010(10548)
2009(9764)
2008(9252)
2007(8258)
2006(7671)
2005(6981)
作者
(31766)
(26495)
(26303)
(25325)
(16834)
(12349)
(11978)
(10220)
(10024)
(9285)
(9180)
(8747)
(8471)
(8388)
(8358)
(8222)
(7931)
(7510)
(7498)
(7186)
(6736)
(6389)
(6342)
(6051)
(6020)
(5985)
(5659)
(5276)
(5274)
(5141)
学科
(79427)
经济(79388)
管理(28073)
地方(24674)
(23282)
方法(21936)
数学(19659)
数学方法(19496)
中国(19032)
(17923)
企业(17923)
地方经济(16048)
业经(15298)
(13194)
产业(13052)
(12730)
环境(10853)
(9681)
(9314)
(9165)
农业(9164)
(8561)
金融(8560)
(8430)
经济学(8294)
(7986)
结构(7963)
(7669)
贸易(7666)
信息(7372)
机构
学院(164747)
大学(162576)
(84604)
经济(83025)
研究(63651)
管理(60354)
理学(51650)
理学院(50952)
管理学(50262)
管理学院(49933)
中国(45542)
科学(36419)
(34273)
(32716)
(31222)
经济学(28346)
研究所(28288)
中心(27140)
财经(26447)
经济学院(25220)
(24532)
(23853)
(23405)
(22051)
师范(21883)
北京(21562)
(21206)
业大(19957)
科学院(19817)
(19541)
基金
项目(109186)
科学(88007)
基金(80255)
研究(79865)
(69347)
国家(68865)
科学基金(59853)
社会(55934)
社会科(53417)
社会科学(53402)
(42834)
基金项目(42227)
自然(35566)
(35372)
自然科(34702)
自然科学(34698)
自然科学基金(34058)
教育(33773)
资助(31689)
编号(29559)
(27923)
重点(25127)
国家社会(24362)
发展(23723)
(23431)
(23387)
成果(22803)
(22445)
课题(21538)
创新(21245)
期刊
(102696)
经济(102696)
研究(55158)
中国(28833)
管理(24000)
(22828)
科学(21944)
学报(20413)
(18971)
经济研究(18159)
大学(15972)
学学(15516)
技术(15112)
业经(14737)
问题(14718)
财经(14104)
(13890)
金融(13890)
农业(12812)
(12653)
技术经济(10675)
教育(9507)
统计(9453)
商业(9070)
(8877)
现代(8766)
(8676)
资源(8515)
世界(8502)
经济问题(8424)
共检索到251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隋广军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等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工业化中高级阶段,城市建设、工业技术、产业配套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已经到达重化工业的后期阶段,正在向发达经济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鄂冰  袁丽静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有效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正不断地上升为国家、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处于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中心城市,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遵循一般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应以区域分工为基础,在时间上注重主导产业的更迭,在空间上强调产业的对接,而原有经济发展状态及潜力则是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学鑫  田广增  苗长虹  
从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与经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标志4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梳理与总结,认为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度、势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化和强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金娇  
一、问题的提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由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不一致,其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也各不相同,因而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继续保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扩展空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济资源在各产业、各部门间的流动,其实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郜攀峰  
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可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摆脱传统粗放发展模式羁绊,有效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含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共计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产业结构升级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显著正向影响城市经济韧性,且在通过内生性检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与替换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通过门槛效应检验可知,技术进步在高于单一门槛值0.351时,会对城市经济韧性发挥正向促进作用;从空间分布看,技术进步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地区异质性分布格局;技术进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进步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健全城市多功能协同发展机制,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激发技术进步积极效能;制定全面发展战略,切实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云  
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结构状况。河南中心城市(市区)经济结构的区域差异显著,且经济结构层次不高,产业支持力度不足,表现为大型骨干企业发展薄弱,缺乏后劲、第三产业构成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低。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是强化第二产业的支撑作用、合理发展第三产业。明确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强产业集聚力、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河南中心城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重要手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旭  
当代美国区域经济结构,因“阳光带”的崛起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文拟参照1990年美国人口统计结果,集中剖析在“阳光带”中居主导地位的西部(即美国本土上密苏里河以西的17个州)大城市,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与认识美国区域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雄  陈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部地区发展的滞后,武汉市城市聚散和辐射功能日益难以承担中部经济中心的功能。基于2000~2006年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城市产业结构截面数据,本文采用区位商和资金利税率偏离度模型对比分解各城市产业结构指标,试图找出武汉未能担当中部经济中心的原因。研究表明:武汉产业结构老化,资金利用效率低下,金融业发展滞后是制约武汉成为经济中心城市的核心原因。在武汉的产业结构未来选择中,金融业、商贸物流业、汽车制造业、信息产业应成为未来产业发展主要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军  郭宇欣  唐亮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如何通过推动区域一体化合作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作为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区域一体化合作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显著提高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表明区域一体化合作有利于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行政等级越高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时,区域一体化合作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越明显。对影响机制的检验发现,区域一体化合作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源流动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进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本文研究结论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鑫  陈亮  
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的战略选择。以黄河流域3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向固定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提升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从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下游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鑫  陈亮  
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的战略选择。以黄河流域3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向固定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提升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从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下游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艳  
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并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生了一定影响。人口结构变动一方面会导致政府加大对福利支出的投入,减缓经济转型进程,另一方面老龄化人口也会带来明显的"银发经济",提升服务业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基于区域创新视角,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2002-2017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证明,从全国、东部和西部经济区来看,人口结构失衡与经济结构升级存在明显负相关性;从中部经济区来看,人口结构失衡产生了较强的"银发经济"特征,促进了第三产业增长和总体经济结构升级。而区域创新则存在较强杠杆效应,能够有效减缓人口结构失衡对经济结构转型的负面影响,但这一效应在中部并不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玉香  
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进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挑战抢抓机遇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的纵深优势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摆在资源型城市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转型的必要性及调整战略展开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本文主要探讨区域经济结构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经济结构优化的评价系统建设问题。 一、间接评价系统 城市经济结构优化的目的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评价经济发展的状况来间接评价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为此,我们分别给出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增长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竑  
汕头要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必须有强大的产业集群支撑,充分发挥产业集群集聚辐射能力和城市的服务功能,通过资源整合和资源的合理流动配置来实现区域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的最优配置,用"一颗子"带动"一大片",带活"一盘棋"。虽然汕头的产业集群不断得到优化升级,但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不少,汕头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更加注重产业集群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