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3)
- 2023(12736)
- 2022(10974)
- 2021(10302)
- 2020(8467)
- 2019(19707)
- 2018(19869)
- 2017(37826)
- 2016(20644)
- 2015(23189)
- 2014(23194)
- 2013(23058)
- 2012(21006)
- 2011(18829)
- 2010(18938)
- 2009(17037)
- 2008(16642)
- 2007(14450)
- 2006(12730)
- 2005(10710)
- 学科
- 济(77717)
- 经济(77635)
- 管理(58324)
- 业(53303)
- 企(42955)
- 企业(42955)
- 方法(34579)
- 数学(29274)
- 数学方法(28910)
- 中国(24576)
- 农(20328)
- 地方(19284)
- 财(19001)
- 业经(18213)
- 学(17955)
- 理论(15382)
- 贸(13901)
- 贸易(13891)
- 和(13639)
- 制(13450)
- 农业(13435)
- 易(13384)
- 教育(13113)
- 环境(12952)
- 技术(12015)
- 务(11478)
- 财务(11407)
- 财务管理(11386)
- 划(10925)
- 企业财务(10731)
- 机构
- 大学(284764)
- 学院(280773)
- 管理(113986)
- 济(104206)
- 经济(101380)
- 理学(98648)
- 理学院(97435)
- 管理学(95783)
- 管理学院(95248)
- 研究(92144)
- 中国(66322)
- 京(62170)
- 科学(58466)
- 财(47620)
- 所(44775)
- 中心(42283)
- 业大(41223)
- 江(41129)
- 范(41001)
- 农(40927)
- 研究所(40796)
- 师范(40659)
- 北京(39411)
- 财经(37947)
- 经(34502)
- 院(34253)
- 州(34219)
- 师范大学(33166)
- 农业(31797)
- 技术(30604)
- 基金
- 项目(197280)
- 科学(154751)
- 研究(147665)
- 基金(141105)
- 家(121799)
- 国家(120735)
- 科学基金(104342)
- 社会(91217)
- 社会科(86114)
- 社会科学(86088)
- 省(77069)
- 基金项目(75921)
- 教育(68066)
- 自然(67516)
- 自然科(65913)
- 自然科学(65902)
- 划(65107)
- 自然科学基金(64687)
- 编号(62279)
- 资助(56506)
- 成果(51101)
- 重点(43743)
- 部(42694)
- 课题(42627)
- 发(41899)
- 创(40745)
- 项目编号(38704)
- 创新(37818)
- 科研(37100)
- 大学(37047)
- 期刊
- 济(114779)
- 经济(114779)
- 研究(83387)
- 中国(57276)
- 学报(42925)
- 管理(40857)
- 教育(40238)
- 科学(39292)
- 农(36298)
- 财(35170)
- 大学(32542)
- 学学(29596)
- 技术(25613)
- 农业(25606)
- 图书(24285)
- 融(20373)
- 金融(20373)
- 业经(19174)
- 财经(17449)
- 经济研究(17386)
- 书馆(17194)
- 图书馆(17194)
- 问题(16154)
- 经(14816)
- 理论(14226)
- 科技(13706)
- 情报(13566)
- 实践(13396)
- 践(13396)
- 业(12953)
共检索到412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红民 马永良 刘育峰 王思捷 刘盈盈
文章从理念、价值与功能三个角度展开研究,认为中心城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快乐学习,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四大理念,体现个体发展、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三大价值,并实现学习、管理与服务三大功能。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公共服务平台 中心城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永良 戴雯 任红民
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是在终身学习理念引导下,由政府主导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集聚、开发、互联、共享学习资源以满足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公共服务环境。终身服务性和公共服务性是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两个基本特征。从组织管理视角看,中心城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一般遵循规划引领、多元合作、创新整合、研究助推的建设模式,实行政府领导、电大主办、社会参与、分级管理的建设体制和需求导向、项目驱动、市场调节、政策调控的建设机制。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公共服务平台 平台建设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波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长春市委、市政府连续四年把长春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列入长春民生行动计划。长春广播电视大学通过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完善学习资源、需求调研、试点示范、创新学习模式、加强学习支持服务等办法多种途径创新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为长春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 终身学习 公共服务平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魏银海 胡爱杰 杨国珍
本文系统分析了建立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意义和必然趋势,阐述了建设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关键问题,研究了适应军队建设发展需要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模式构建办法。
关键词:
军队 终身学习 公共服务平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君 王民
伴随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借助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终身学习成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而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模式对其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在借鉴国内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围绕对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要素,从政府支持指导、平台运行机制、资源整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学习模式、质量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对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终身学习平台 运行模式 质量评价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同华
在国家开放大学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心城市电大学习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心城市电大需要抓住时机,探索城市电大学习中心的特点与优势,明确学习中心的功能和服务理念,以开放、多元、服务为原则,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重点研究学习中心建设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问题,研究和探索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建设模式和功能。在此基础上,推进国家开放大学体制与机制创新。
关键词:
办学体系 学习中心 建设 功能 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少华
以广州为例,结合港澳和珠三角9市的数据,利用服务产品流对中心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广州的发展阶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广州区域服务功能受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受限于城市规模及博彩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澳门对广州外向功能的影响较弱;广州服务产品输出结构不合理;深圳的崛起正慢慢取代和分流广州在珠三角区域的部分集聚和辐射作用。可以通过与港澳合作互补、构建特色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打造"广州服务"品牌等措施增强广州的区域服务功能,提升服务产品输出能力。
关键词:
区域服务功能 服务产品输出 区域经济联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2011年12月24~25日,由中央电大牵头的教育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经验交流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团中央书记处负责同志出席,各省、市、区代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燕芳 葛正鹏
终身学习平台是终身学习体系建构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支撑,如何建构一个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乃至智能化的满足"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平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设计并分析了Web2.0平台模型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Web3.0语义网应用的终身学习平台功能架构,并介绍了相关案例的应用与实现。Web2.0强调社会性,支持社会性学习,提倡开放、共享与协作;而Web3.0则从智能学习方面提升了终身学习理念,真正达到了人机交互、智能检索、快乐学习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学习平台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也必将从学习理念方面改变着网络学习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严冰
建设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主要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对发展社会化的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率先建成了国家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了"数字化学习港"的建设及应用示范、开展了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的建设,在电大功能拓展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践探索。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在社会化公共支持服务新模式、新机制和新领域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未来会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将面临各种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亭亭 刘兴国 邓幸涛 郭燕飞 宋佳 刘乐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我国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建设正在起步。基于我国目前各类学习成果认证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国际部分国家(地区)学习成果认证组织实施的情况,本文研究我国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组织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其中界定了学习成果认证组织的组织性质、组织目标;构建了多层次的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组织系统;设计了认证组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业务等。这些研究将为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实施、有效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强 陈怀录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系统组织的高级阶段。在总结已有都市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都市圈中心城市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心城市主导下的都市圈系统的发展演化;研究了中心城市通过各项城市功能的发挥,如何有效组织、带动和调控整个都市圈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都市圈 中心城市 功能组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顺发 程和侠
中心城市作为所属区域的经济中心,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并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创新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窗口,能够促进整个区城的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关键词:
中心城市 聚集效应 扩散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有为 刘花 高国力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全国有10余个省份提出打造30多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计划。但社会各界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认识尚不统一,省域副中心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并不明确。省域副中心城市应具有经济优势突出、产业竞争力强、人口规模较大和交通区位优越等基本特征,分担部分中心城市功能、强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基本功能。根据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目标,结合国家批复的7座省域副中心城市及各省发文明确的14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本情况,构建一套用于评价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看,这21座城市中有3座已经具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有9座城市具备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条件,另有9座城市尚未达到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条件。为充分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其选择要根据各省及备选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尽可能选择处于培育期和发展期的城市重点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耿成义
对身处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而言,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影响力扩展方式和覆盖区域的变化,并因此形成新的公共领域。知识分子借助这些公共领域,形成了各种相互交错和重叠的共同体,并交织而成一个巨大的以都市为中心、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逐级辐射的等级性的知识分子网络空间。公共领域的扩展功能,使得知识分子和公众之间需要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借以沟通、弥合,而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可以成为其间一个必然的也是事实上的纽带。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知识分子 终身学习 弥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