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0)
- 2023(12439)
- 2022(10226)
- 2021(9070)
- 2020(7371)
- 2019(16004)
- 2018(15381)
- 2017(28549)
- 2016(15258)
- 2015(16144)
- 2014(15212)
- 2013(14771)
- 2012(13337)
- 2011(12131)
- 2010(11964)
- 2009(10839)
- 2008(10298)
- 2007(9035)
- 2006(7701)
- 2005(6484)
- 学科
- 济(63237)
- 经济(63174)
- 管理(45953)
- 业(44697)
- 企(36207)
- 企业(36207)
- 方法(24416)
- 数学(21560)
- 数学方法(21352)
- 中国(21081)
- 技术(18096)
- 地方(17810)
- 农(16013)
- 业经(14188)
- 财(14166)
- 技术管理(12787)
- 学(11714)
- 农业(11668)
- 贸(11508)
- 贸易(11503)
- 易(11089)
- 环境(10868)
- 制(9899)
- 融(9818)
- 金融(9814)
- 地方经济(9681)
- 银(9597)
- 银行(9560)
- 划(9235)
- 产业(9227)
- 机构
- 大学(209332)
- 学院(209069)
- 济(87302)
- 经济(85579)
- 管理(82062)
- 研究(73044)
- 理学(72442)
- 理学院(71495)
- 管理学(70347)
- 管理学院(69940)
- 中国(52155)
- 科学(46618)
- 京(43122)
- 农(37113)
- 财(36343)
- 所(35514)
- 中心(33382)
- 业大(33355)
- 研究所(32881)
- 江(30355)
- 财经(29948)
- 农业(29382)
- 范(28250)
- 师范(27891)
- 经(27556)
- 经济学(27370)
- 院(27189)
- 北京(26210)
- 经济学院(24918)
- 州(24020)
- 基金
- 项目(155033)
- 科学(124762)
- 基金(114515)
- 研究(108869)
- 家(102505)
- 国家(101667)
- 科学基金(87896)
- 社会(73382)
- 社会科(69830)
- 社会科学(69814)
- 基金项目(61905)
- 省(61529)
- 自然(57139)
- 自然科(55978)
- 自然科学(55957)
- 自然科学基金(54967)
- 划(52652)
- 教育(48800)
- 资助(43116)
- 编号(40604)
- 创(38722)
- 重点(35369)
- 创新(35299)
- 发(34735)
- 部(33023)
- 国家社会(31858)
- 成果(30095)
- 计划(29693)
- 科研(29439)
- 课题(28774)
共检索到296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洪涛 王丽丽
国家一系列政策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布局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演化经济地理理论,引入生态学Logistic曲线模型,建立包含集聚—扩散效应动态变化的城市间共同富裕模型,从而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内生性与外部性问题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析在城市间交流竞争、资源禀赋约束等条件下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一步以中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内生性检验、反事实估计、空间计量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学习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共同富裕,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以城市间经济联系、学习能力为主要路径形成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佳玮 金桂兰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区域创新能力对于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2013—2020年我国总体以及省域共同富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区域创新能力对共同富裕水平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由核密度分析可知,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且共同富裕水平差异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由收敛性分析可知,一方面,区域创新能力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全国及三大地区均显著,且使得共同富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较高的地区呈现“追赶效应”;另一方面,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周边地区共同富裕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薇 李瑞 魏阳阳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要素配置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创新要素配置对区域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2)创新要素配置不仅可以通过数字经济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中介渠道来提升区域共同富裕水平,还可以通过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链式中介渠道来发挥作用,其中数字经济的独立中介效应最为突出;(3)创新要素配置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受到数字经济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4)创新要素配置对区域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在落后地区更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志远 梁玉春
区域一体化战略不仅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战略举措,更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本文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空间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有效实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理。主要结论包括: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有效实施可显著提高共同富裕水平,且数字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区域一体化对中心城市、胡焕庸线东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区域一体化战略能够推动“地理邻近”与“经济邻近”地区共同富裕。据此,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强化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静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考察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机制分析发现,科技创新可通过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传导路径,间接驱动共同富裕;进一步讨论得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东部地区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小。研究结论揭示了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影响机制,为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引领效应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成
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共同富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科技创新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动力,也可对财富创造的分布、财富合理分配等产生影响,将在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居民 支撑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静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考察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机制分析发现,科技创新可通过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传导路径,间接驱动共同富裕;进一步讨论得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东部地区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小。研究结论揭示了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影响机制,为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引领效应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思仪 韩秋红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创新通过发挥财富积累效应、协同发展效应及普惠共享红利效应,对筑牢共同富裕坚实基石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2年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低碳技术进步为中介,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探析数字经济创新助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创新能分别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低碳技术进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低碳技术进步的联动效应三条路径作用于共同富裕。在不同城市规模层面,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共同富裕的路径存在明显城市规模异质性。其中,特大城市的三种中介路径均不显著,大城市的三种中介路径均显著,而中小城市仅有低碳技术进步的中介路径显著,其他两条路径均不显著。对此,提出释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红利、丰富要素供给渠道、提升低碳技术进步水平、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的建议,以期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芸帆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测度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借助系统GMM动态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创新要素配置对共同富裕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对共同富裕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非线性特征。从空间角度来看,创新要素配置不仅对本地区共同富裕产生正向影响,还对周边地区呈现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优化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制定阶段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跨区域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芸帆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测度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借助系统GMM动态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创新要素配置对共同富裕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对共同富裕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非线性特征。从空间角度来看,创新要素配置不仅对本地区共同富裕产生正向影响,还对周边地区呈现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优化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制定阶段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跨区域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思杭
文章选取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分别测度科技创新水平与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异质性。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完善基于共同富裕的科技创新路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共同富裕 理论机制 实证检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娟娟 于涛 吴菲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同向变化使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可能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运用熵权分析、计量分析和门限模型对2013—2021年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共同富裕具有多维性,共同富裕应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在我国可以划分为经济引领型、文化引领型、社会引领型和生态引领型4种类型。数字经济赋能文化引领型、经济引领型和社会引领型共同富裕的效应更大,政府干预和居民消费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一定的抑制性,加快外贸和第三产业提质增效有助于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应发挥。区域发展阶段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强劲作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双重门限和滞后性,滞后一期能够使赋能效果覆盖全国,内蒙古、贵州等9省(区)可以达到单一门限的共同富裕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门限 区域比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元源 秦武 吴亮 陈意锒 李龙真
选取2012—2021年31个省份相关数据,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分别构建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强度和共同富裕水平量化评价体系,并通过ArcGIS刻画两者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对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破除区域协调发展壁垒、实现整体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局上,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强度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2)随时间推移,省域间共同富裕政策强度差距不断缩小,共同富裕水平“高—高”集聚地区不断扩大,“低—低”集聚地区不断缩减。(3)当地共同富裕政策通过府际政策学习和涓滴效应产生空间溢出影响区域共同富裕水平。(4)地理区位、制度阶段、经济效率和资源错配4种因素对共同富裕政策的空间效应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对构建区域政策协调发展机制助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佳慧 周斌 高振岗 林子禛
文章测度企业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所要求的“财富积累”与“公平惠及”的双重影响,选择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2009—2022年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就企业数字创新与共同富裕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创新将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就其作用路径来看,企业数字创新的积极推进将提高自身劳动收入份额;就“共同”要求来看,企业进行数字创新之初可显著缩小高管与员工间的平均薪酬差,但伴随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持续提升,高管与员工间的平均薪酬差距反而会逐渐扩大,且这一关系主要存在于大规模企业和低科技化程度企业中;从同一行业内企业间劳动收入份额差的变化来看,企业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度与效度将显著影响成员劳动收入,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两端集聚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娟 陈曦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创新驱动视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并且存在维度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促进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创新驱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即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城市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即城市化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