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3)
2023(8652)
2022(7263)
2021(6669)
2020(5108)
2019(12095)
2018(11920)
2017(22757)
2016(12184)
2015(13568)
2014(13554)
2013(13526)
2012(13020)
2011(11979)
2010(12140)
2009(10801)
2008(10367)
2007(9216)
2006(8401)
2005(7758)
作者
(34821)
(29222)
(28828)
(27011)
(18571)
(14163)
(13083)
(11287)
(11234)
(10456)
(9900)
(9840)
(9498)
(9098)
(8914)
(8809)
(8666)
(8474)
(8421)
(8290)
(7360)
(7182)
(7049)
(6804)
(6564)
(6559)
(6422)
(6374)
(5910)
(5734)
学科
(60693)
经济(60637)
管理(27739)
(26673)
地方(25349)
中国(22465)
(18505)
(17189)
企业(17189)
方法(14494)
业经(13608)
农业(13251)
地方经济(13187)
数学(12490)
数学方法(12340)
(11385)
环境(10336)
(9732)
金融(9728)
(9621)
(9389)
(9190)
贸易(9176)
(9002)
银行(8990)
(8822)
(8622)
技术(8405)
(8196)
发展(8015)
机构
学院(168786)
大学(165043)
(69531)
经济(67711)
研究(65865)
管理(59935)
理学(49948)
理学院(49158)
中国(48894)
管理学(48396)
管理学院(48052)
科学(40140)
(38626)
(33213)
研究所(29854)
中心(29826)
(29706)
(29612)
(28191)
(27131)
师范(26920)
(24358)
北京(24355)
业大(23957)
(23039)
农业(22688)
财经(22506)
师范大学(21780)
(21020)
经济学(20465)
基金
项目(110542)
科学(87009)
研究(84742)
基金(76855)
(66375)
国家(65734)
科学基金(56036)
社会(53513)
社会科(50520)
社会科学(50511)
(45307)
基金项目(41784)
(37749)
教育(37475)
编号(35441)
自然(33959)
自然科(33097)
自然科学(33092)
自然科学基金(32424)
(31206)
资助(29532)
成果(28742)
课题(26053)
发展(25525)
重点(25204)
(25098)
(23151)
(22898)
国家社会(21586)
创新(21448)
期刊
(89916)
经济(89916)
研究(55642)
中国(41967)
(29185)
科学(23752)
教育(23295)
学报(22484)
管理(22199)
(20655)
农业(19997)
(17963)
金融(17963)
大学(17202)
业经(16305)
技术(15943)
学学(15770)
问题(13332)
经济研究(13053)
(11170)
资源(10698)
(10501)
财经(10193)
图书(9415)
(9031)
论坛(9031)
(8961)
现代(8897)
城市(8771)
(8421)
共检索到276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滕飞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边界功能正在从传统的隔离向接触、渗透和开放转化,直至形成一体化边界,因此交界地区既可以产生"经济空洞",也可以创造经济奇迹。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为例,以行政边缘区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认为该地区目前仍属于东部地区的"经济低谷",并且省际交界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争夺激烈,通过将单个城市之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竞争转化为几个功能各异的中心城市互动合作,是带动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的有效方式。本文探讨了中心城市互动合作的重点领域,促进资源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享、产业共兴、环境共治等方面积累有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鹏  于涛  邢华彬  
以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为代表的省级边缘区经济与各省经济中心区域存在较大差距,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差距呈现变大的趋势。针对这种类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知识本地溢出模型(LS模型)对其成因进行了理论说明。政府在"增速为先"的目标下选择非均衡经济增长路径,导致了省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省际边缘区成为"经济低谷"。对此,文章提出:在省域内交通网络及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省内贸易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相应的省属中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知识溢出(如技术扩散、教育扶持、公共知识扩散等)水平也要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延春  乔小勇  关欣  孟庆国  
城市中心性是反映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和影响力的重要测度指标,城市中心性研究是当前区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选取鲁苏豫皖交界区域的1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交通中心性、产业中心性、吸引力中心性三个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鲁苏豫皖交界区域的城市中心性问题。研究得出:本区域有成为整体经济区的客观基础,存在东西两个经济亚区;徐州具备较强的综合优势,最有可能成为本区域的中心城市;济宁、商丘、枣庄、菏泽各具优势,加以综合提升,将成为本区域中心城市的有力竞争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为例,探索将"区域中心城市之争"转化为多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合作,以此优化省际交界地区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几个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市经济圈",对广大省际交界地区产生足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对省际交界地区的整合与协调发展。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模式和路径,以期对国内省际交界地区避免区域冲突、促进合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朝永,许光洪  
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沿线地区是我国下世纪空间开发的重点地区,亦是东部沿海的资本技术、产业向中西部扩散传递的两大通道之一。苏鲁皖豫陕沿桥地区位于新陆桥东段,沿桥开发首先从这里发动,并由此西进,该地区人口密集、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脆弱,实施沿桥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征学  于源  
中西部三省及以上省际交界地区有25处,其中有16处交界地区的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根据研究范围的界定,本文按照3D(Density:密度,Distance:距离,Division:分割)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了这16处省际交界地区的基本情况、发展面临的问题、基本思路,并从建立合作机制、深化合作领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深入开展扶贫开发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征学  
我国中西部三省及以上省际交界地区有25处,其中,有16处交界地区的地州市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这地区多数都是贫困地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本文结合新经济地理学3D分析框架,提出了省际交界地区应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培育增长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区域次区域合作的思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雪兵   崔宁  
省际交界地区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囿于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形成了区域发展的“洼地”。本文从行政壁垒阻碍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角度,利用县级面板数据和省际市场分割指数,分析行政区划边界分割统一市场对区域经济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边界对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面影响,且随着市场分割程度的提升而加剧。进一步地,行政区划边界分割统一市场,不利于交界地区产业集中度、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制约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是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冰  张朝  龚征旗  章成帅  
省际交界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区域,而如何实现其有效发展又是最为关注的区域问题之一。以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基本范畴为出发点,及两者间发展关系变化的时间序列为主线,对我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省际交界区发展是交织和渗透于行政区和经济区关系演化中,其经济滞后性发展本质上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难以调和的重要体现和必然结果。因此,应从管理体制、制度组织、行政区划等方面实现行政区和经济区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快速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晴  郑灵燕  霍有光  
省际交界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多为民族文化交汇之地,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优势,另一方面也往往因地理位置的边缘化和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导致发展滞后。在全球城市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来带动和促进省际交界区区域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的全面发展,不失为明智之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课题组  肖金成  安树伟  
晋冀鲁豫交界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省交界地区,是革命老区。本文分析了该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合作的现状,阐述了促进区域合作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区域分工的设想与重点任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崔宏义  
在综合分析蒙、晋、陕、豫四省区交界地带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域产业布局的框架,阐述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哲  单学鹏  
通过横向府际协作解决跨域公共事务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中的热点。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了在省、市场域下通过协作助推共同发展的治理议题,对微观情境下趋利型府际协作的特征和效用探讨较少。本文在回顾交界地区竞合关系和事实型府际协作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分析框架探讨趋利型府际协作的发生逻辑。本文选取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框架下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跨域趋利型府际协作案例,对协作过程进行了深描和回顾。微观情境下趋利型府际协作的运作过程呈现嵌套推进而非单一线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协作历史和现有制度形塑的协作愿景受到了议题领域属性的制约,经由政策学习与政治势能嵌入的纵向赋权和协作机制创新的横向增能,最终将实现协作绩效的持续产出和趋利型府际协作的良性运转。本文通过对行政区交界地区横向府际协作案例的回顾,对趋利型府际协作的运作过程进行了检视,探讨了微观情境下行政区交界地区府际协作的可行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学良  韩慧敏  许基兰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和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探索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区域联动格局。作为提高国内大循环覆盖面的重要突破口,推动省际交界区域发展是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以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合作多元的三省交界区域为代表,从全国层面进行系统识别和梳理,分析当前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呈现的空间分布广泛化、经济发展差异化、人口流失趋势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省际交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总结当前交界区域合作的先行实践与探索,进一步聚焦省际交界区域跨越式发展,提出“产业协作、创新驱动、生态联治、文化共兴、服务共享、协调开放”的“多彩”发展新路径,为全面提升省际交界区域合作水平、制定精准的省际交界区域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