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5)
- 2023(16738)
- 2022(14448)
- 2021(13506)
- 2020(11038)
- 2019(25464)
- 2018(25467)
- 2017(48689)
- 2016(26330)
- 2015(29276)
- 2014(29581)
- 2013(29348)
- 2012(27451)
- 2011(25001)
- 2010(25186)
- 2009(23075)
- 2008(22243)
- 2007(19556)
- 2006(17430)
- 2005(15773)
- 学科
- 济(123226)
- 经济(123106)
- 管理(72050)
- 业(67493)
- 企(54252)
- 企业(54252)
- 方法(45961)
- 数学(39474)
- 数学方法(39048)
- 中国(34457)
- 地方(31916)
- 农(29739)
- 学(26448)
- 业经(25947)
- 财(24578)
- 农业(20474)
- 制(19881)
- 贸(18483)
- 贸易(18467)
- 理论(18161)
- 环境(18096)
- 融(17954)
- 金融(17951)
- 银(17782)
- 银行(17738)
- 易(17729)
- 和(17565)
- 地方经济(17539)
- 行(17078)
- 技术(16681)
- 机构
- 大学(376482)
- 学院(375019)
- 济(154847)
- 经济(151372)
- 管理(144013)
- 研究(134747)
- 理学(123415)
- 理学院(121916)
- 管理学(119851)
- 管理学院(119170)
- 中国(99812)
- 科学(83399)
- 京(82144)
- 财(69068)
- 所(68658)
- 研究所(62324)
- 农(61476)
- 中心(59850)
- 江(55922)
- 业大(54999)
- 财经(54786)
- 北京(52553)
- 范(52139)
- 师范(51643)
- 经(49658)
- 院(49022)
- 农业(47874)
- 经济学(46809)
- 州(45735)
- 师范大学(41893)
- 基金
- 项目(251617)
- 科学(197233)
- 研究(183789)
- 基金(181033)
- 家(157967)
- 国家(156612)
- 科学基金(133818)
- 社会(115917)
- 社会科(109722)
- 社会科学(109692)
- 省(98333)
- 基金项目(96504)
- 自然(86474)
- 自然科(84432)
- 自然科学(84414)
- 教育(83405)
- 划(82935)
- 自然科学基金(82871)
- 编号(74593)
- 资助(74171)
- 成果(60934)
- 发(57250)
- 重点(56396)
- 部(54800)
- 课题(52220)
- 创(51541)
- 创新(48115)
- 科研(47409)
- 国家社会(47366)
- 教育部(46799)
- 期刊
- 济(180235)
- 经济(180235)
- 研究(117331)
- 中国(75723)
- 学报(59146)
- 农(56346)
- 科学(55425)
- 管理(54186)
- 财(51252)
- 大学(44338)
- 教育(42875)
- 学学(41537)
- 农业(38990)
- 融(34770)
- 金融(34770)
- 技术(33219)
- 经济研究(28991)
- 业经(28361)
- 财经(26977)
- 问题(24241)
- 经(23167)
- 图书(20673)
- 业(20173)
- 技术经济(19039)
- 科技(17805)
- 理论(17721)
- 现代(17544)
- 资源(17327)
- 版(16597)
- 商业(16571)
共检索到571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茜
21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在发展进程中实现了三个突破,即突破单体运营、突破地缘关系和突破合作领域。城市之间的强纽带关系使得关联性分析成为制定城市规划的必不可少的依据。本文以环成都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总量、旅游、开放和第二产业四个方面,对中心城市成都与周边7个城市的关联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关联度可以把7个城市划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资阳、眉山和雅安;第二层是德阳;第三层是绵阳、遂宁和乐山。结合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分层特点,环成都经济圈7个城市应优先发展关联度强的城市(如资阳、眉山、雅安),提升环区城市的能级而非层级,同步加减法促进中心城市高配,强化中心城市成都与环区城市的分工与协作。
关键词:
都市圈 环成都经济圈 关联度分析 分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春雷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既有对周边城市发展带动的扩散效应,也有对其剥夺的"汲取效应"。通过对重庆市周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分析,随着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周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呈抛物线形。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其距离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密切相关。本文对此的解释是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同时存在扩散效应和"汲取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扩散效应衰减的速率大于"汲取效应"衰减的速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李小改 魏艳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高地之一。在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周边城市群发展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与周边城市群关系的总体策略: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融合支撑,与京津冀北城市群——互补合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合作竞争,与武汉城市群——错位共起,与关中城市群——联合合作。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周边城市群 总体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焕峰 刘心怡
本文在测度广州辐射腹地范围、广州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并进行空间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经济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空间结构,即中心—外围关系,广州与省内周边城市主要有四类区域经济关系:广州—深圳是中心交互型;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清远是邻域渗透型;广州——汕头、湛江、韶关是次中心转移型;广州—其他城市是中心与边缘扩散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宪锋 王波
旧时横亘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城墙、壕沟被逐渐拆除填平。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迅捷地将人们的脚印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原来自成体系、偏居一偶的传统村落,无形中与周边城市发生频繁互动,在时空和距离上模糊了城乡界限,城乡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如有机生命体般生长、发育、交互依存、衍生传承的共生关系。文章从江南城乡共生关系出发,分析了江南传统村落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发展的条件,对江南城乡共生关系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江南古村落 城市 共生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雷 王静雅
通过分析休闲农业中的人文情绪现象,论述了城市圈周边基于人文情绪导向的休闲农业经济技术原理,提出了其经济建设应是中高端的休闲模式,并且对休闲农业经济如何通过人文情绪导向进行升级做出了具体的分析,重点论述了"企业+农户"的经济建设方法。
关键词:
城市圈 人文情绪导向 休闲农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翠萍,王积瑾,卜庆军
制造业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杭州制造业与苏州、宁波等周边城市制造业的比较分析,发现杭州在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纺织业等产业具备比较优势,并据此对杭州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和定位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杭州 比较优势 定位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萍
本文研究了当代中国中心城市边缘圈域经济的历史演进、发展规律、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从经济学角度对经济转型初期、深入发展阶段和新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生产要素报酬率、商品市场价格、企业利润的地域空间差异变动、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与完善是诱致中心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现象的内在经济动因,提出应以稀缺性最强且最缺乏市场供求弹性的生产要素为核心,在中心城市与其边缘圈域之间优化配置资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华沙 李阳阳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的主要城市共同的发展机遇,但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文章借助2015—2019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竞争力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年度期间12个研究城市的竞争力变化不大且普遍不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提升竞争力需求迫切;以玉林市为例,就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出了强化开放引领、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循环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统筹协调等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团标
中心城市经济布局是区域经济布局网络的连接点与核心,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出现,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有必要进行跨国的区域整合。通过研究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问题,探索开放经济下的中心城市跨国区域整合途径是本文的宗旨。
关键词:
区域整合 环北部湾 中心城市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文姣 陈志鸿
环渤海经济圈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受到了普遍关注,从实际利用外资额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吸引外资最大的地区,那么,在这个区域,是否存在一个中心城市起"龙头"作用?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青岛城市规划的兴起,天津和青岛的龙头之争开始凸显,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天津和青岛的发展是应当有所侧重,还是齐头并进?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天津和青岛分别作为中心城市的模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天津还是青岛,都没有作为整个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天津发展更胜一筹,因此,为了提升整个环渤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春芳 韩清
本文将高铁运营视为一项"准实验",在PSM&DID的方法下,运用2006-2013年夜间灯光数据检验高铁运营对城市经济活动是否存在"集聚阴影"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高铁运营对城市经济活动存在"集聚阴影"效应,"集聚阴影"的范围为远离高铁站点车程时间距离80-260分钟。高铁运营对距离高铁站点80分钟车程以内的城市经济活动有积极影响,而对80-260分钟车程内城市经济活动有抑制影响,且随着距离的增加,其负向影响逐渐消失。此结论表明,高铁运营改变了周边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距离高铁站80分钟以内的城市经济活动是以削弱"集聚阴影"范围内的地区经济为代价而增长的。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应用夜间灯光数据检验中国高铁运营对城市经济活动是否存在"集聚阴影"效应。高铁对城市经济活动"集聚阴影"效应的研究有助于缩小城市间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柴志贤 任来贺
本文在利用熵值法测算2008—2019年长江经济带96个城市市场型功能、非市场型功能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失衡度指标,实证分析中心城市偏向对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失衡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偏向降低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失衡度,政府偏向则加剧二者的失衡度;中心城市偏向通过城市开发和公共服务建设影响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失衡度;不同区域、不同市场化程度和不同规模城市间中心城市偏向影响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的失衡度存在明显差异性。通过将撤县设区的准自然实验作为中心城市偏向的外生冲击检验,发现撤县设区强化了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失衡度,为深入理解中心城市偏向的影响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伟
2006年以来,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在经济增长、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特色产业集群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与此同时,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综合分析影响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发展的多种因素后,文章认为,要建设好、发展好贵阳城市经济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强化市场体系的推动作用和突出政府的拉动作用、增进科学研究的辅助决策作用等。
关键词:
城市经济圈 建设发展 对策研究 贵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杨丽莎 唐朝生
从区域产业分工角度出发,明确河北省的产业承接优势是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当务之急。文章运用区位熵方法对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进行衡量,并在系统分析产业比较优势基础上,运用区域分工理论探索了产业分布新格局,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环首都经济圈内相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