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3)
- 2023(12517)
- 2022(10362)
- 2021(9381)
- 2020(7547)
- 2019(17037)
- 2018(16545)
- 2017(30748)
- 2016(16094)
- 2015(17873)
- 2014(17396)
- 2013(16990)
- 2012(16184)
- 2011(14734)
- 2010(14939)
- 2009(13832)
- 2008(13492)
- 2007(12257)
- 2006(11059)
- 2005(10165)
- 学科
- 济(69463)
- 经济(69392)
- 管理(49176)
- 业(49159)
- 企(41037)
- 企业(41037)
- 中国(24232)
- 地方(21038)
- 方法(20943)
- 农(19721)
- 业经(19156)
- 技术(18914)
- 数学(15970)
- 数学方法(15758)
- 财(15233)
- 学(15008)
- 制(13941)
- 农业(13781)
- 融(13741)
- 金融(13741)
- 银(13587)
- 银行(13554)
- 行(13232)
- 技术管理(13211)
- 理论(13150)
- 贸(11880)
- 贸易(11866)
- 发(11850)
- 地方经济(11410)
- 易(11352)
- 机构
- 学院(230497)
- 大学(229414)
- 济(95390)
- 经济(93328)
- 管理(86248)
- 研究(85613)
- 理学(72963)
- 理学院(72070)
- 管理学(70964)
- 管理学院(70522)
- 中国(64913)
- 科学(51416)
- 京(50027)
- 财(44664)
- 所(43210)
- 研究所(38885)
- 中心(38531)
- 农(38496)
- 江(37119)
- 财经(34124)
- 范(32719)
- 师范(32338)
- 北京(32127)
- 业大(31991)
- 院(31512)
- 经(30936)
- 州(29954)
- 农业(29901)
- 经济学(29103)
- 省(26418)
- 基金
- 项目(150551)
- 科学(119905)
- 研究(113252)
- 基金(107268)
- 家(94187)
- 国家(93299)
- 科学基金(79893)
- 社会(72721)
- 社会科(68859)
- 社会科学(68845)
- 省(61172)
- 基金项目(56112)
- 教育(51361)
- 划(51220)
- 自然(49465)
- 自然科(48377)
- 自然科学(48361)
- 自然科学基金(47541)
- 编号(44902)
- 资助(41677)
- 发(38678)
- 成果(37462)
- 创(37441)
- 重点(34737)
- 创新(34002)
- 课题(33351)
- 部(32359)
- 发展(31144)
- 展(30591)
- 国家社会(30091)
- 期刊
- 济(117126)
- 经济(117126)
- 研究(75604)
- 中国(56662)
- 管理(37056)
- 农(36741)
- 学报(35021)
- 科学(34407)
- 财(33482)
- 教育(33103)
- 大学(26834)
- 农业(25146)
- 学学(24889)
- 融(24883)
- 金融(24883)
- 技术(21182)
- 业经(20430)
- 经济研究(18928)
- 财经(17034)
- 经(14949)
- 问题(14380)
- 业(13745)
- 科技(13575)
- 技术经济(12018)
- 图书(11440)
- 坛(11381)
- 论坛(11381)
- 商业(11216)
- 贸(11083)
- 现代(10894)
共检索到369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士君 冯章献 刘大平 张紫雯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揭示规律、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面对时代发展、社会转型、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城市与区域巨变,中心地理论需要创新发展。首先,突破中心地理论的严苛假设、忽视系统动态性和自然—人文要素综合性的固有缺陷,拓宽其普适性。其次,以动态的和联系的眼光审视中心地系统外部条件、内部要素和组织形式与机制变化,从中发现理论创新的视角。包括人口再分布,城市体系重组,全球产业网络兴起等宏观背景变化的视角;现代交通条件、信息技术发展、技术革新、体制变革等影响要素和机制变化的视角;全球城市网络形成,城市带、群、链迅速聚合,底层中心地重构等中心地系统组织形式新变革的视角;RS、GIS和现代统计手段应用的视角。再次,中心地理论创新与发展有必要从"肢解"阶段进入到整体完善过程,构建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框架:①以指导实际应用,形成理论和研究范式为创新和发展的目标;②以中心性测度新模型、严苛条件缓和、动态中心地系统、中心地系统畸变模式、中心地扩散域的空间嵌套等为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内容;③突破自然—人文耦合要素对中心地系统影响机理及模型化表达,现代中心地系统空间图景,动态开放的现代中心地系统建设等重点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 李晋锴
美国学者诺瑟姆(R a y.M.Northam)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家城镇人口发展比例呈S曲线发展,并把城市化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之后大量国内外学者通过诺瑟姆曲线进行城市化研究。本文从中心地理论角度来研究城市化发展整个空间运动过程的机理,发现六"极点"城市化发展数列为1,4,7,9,36,63,81…。诺瑟姆曲线属于该数列的子数列,寻找诺瑟姆曲线的始点与终点来研究城市化不具有现实意义,而需要关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加速时拐点。同时基于城市化发展数列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诺瑟姆曲线 城市发展路径城市化拐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林生
本文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 ,以省级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为分析对象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心地系统中处于较高层次的省市在吸引投资 ,特别是外商投资中处于有利地位 ,聚集效应是区际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聚集效应 中心地理论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贞冰 陈银蓉 赵亮 王婧
以克里斯塔勒中心地模型为空间范式,在经济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下划分武汉城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单元,与理论模型空间划分进行比较。将现实功能单元划分与理论空间模型之间破碎地块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作为评价空间自组织演化的指标,用以对比各自的模型拟合度以客观解析中国城市群空间自组织演化状态。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总量是影响区域空间自组织演化程度的首要因素,武汉城市圈空间自组织演化尚处于发育阶段,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个空间子系统或二级功能单元,但政府规划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建设较为有序和科学,待其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其空间自组织演化将更趋合理。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组织演化合理程度更高,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自组织演化最为合理,处于空间自组织演化高级阶段。同时,相对于巨大的经济总量的差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城市群(都市圈)空间自组织演化水平实际差异并不那么显著,表明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空间成长的内生动力规律性明显。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空间自组织演化 中心地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遥 王理
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对经济地理空间的重塑,流动空间理论应运而生,并形成对经典的中心地理论的持续挑战。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城市网络的研究,证明在省域尺度,流动空间理论与中心地理论存在内在统一性。将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空间数据作为测度城市网络的依据,从城市网络视角重新认知具有中心地、等级特征的省域城镇结构及其空间特征。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证明,空间距离、行政等级等皆对省域城市网络具有影响力,前者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空间形制的影响,而后者则主要表现在对网络权力结构的影响。文章的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从流动空间语境出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我国封建社会对国家以行政手段直接参与或间接干预国民经济、安排百姓生活与生产的活动,通常以"食货"一词来概括,清后期从日本引进"财政"一词,辛亥革命以后逐渐采用西方的现代财政理论。新中国对旧中国的财政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从而形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论"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以"国家分配论"为内涵,以公共财政为外延,将二者科学地揉为一体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财政理论,即"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
关键词:
食货 国家分配论 公共财政框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信 刘凤良
本文将经典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扩展为包含金融中介部门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的扩展模型能够实现经典模型所不能实现的"卡尔多事实"与"库茨涅茨事实"相容,并能解释随产业结构转型出现的经济增长率下降现象。我们也发现金融发展能通过技术创新的"水平效应"与"结构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转型与促进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表明金融体系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与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对于当前我国面临的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田洪刚 杨蕙馨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企业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因此探讨中国互联网发展能否有效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互联网发展影响创新绩效的三维理论框架,同时从"质量-数量"二分视角,采用2011-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面板个体效应模型对二者相关关系予以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互联网通过去壁垒、去中心、去中介,从要素、组织、生产范式三个维度分别经由要素重组、组织变革和供需迭代促进了创新绩效。(2)在全国层面,互联网发展和创新质量间存在U型关系,而互联网发展与创新数量间则表现为倒U型关系,且拐点值存在明显差异。(3)在分区域层面,东中西部互联网发展与创新质量间分别呈现出U型、U型、倒U型关系,与创新数量则均表现为倒U型关系。(4)由于不同省份2016年互联网发展水平分布在拟合线拐点两侧的位置不同,各省份未来政策着力点有所差异。(5)数据驱动、生态网络、用户主导分别与互联网发展深度复合影响了创新绩效,但在显著度上存在差异。综上,应从互联网建设、推广与应用,研判区域异质性,发挥调节变量的正向效应三方面重点突破,最大化互联网创新绩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创新质量 创新数量 U型关系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赵志鸿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理论创新上有三重意蕴。首先强调的是发展,发展是基础,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与关键,是根本性问题。其次强调了发展的中心,发展必然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发展的主体在人民,作为实践的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人民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是幸福感的获得者。最后强调了发展的终极关怀,发展的旨归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新时代中国强起来的重要标志,也是民生幸福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 理论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梁尚敏
近几年来,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名词、概念之争的浅层次上较 多,创建有利于指导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论不足,在不少情况下,回答不了许多财政现 象背后的实质问题。探索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一个视野、一个立足点、一个思维方式是至 关重要的。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创新财政基本理论,有八个方面的难点和重点需要作 出科学的回答。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中心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关键词:
财政基本理论 思维方式 创新与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浩 李子彪 余迎新 胡宝民
文章结合工业经济发展历程从时间纬度对创新概念的提出、创新理论的深化、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提出与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创新理论的认识和研究依赖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创新系统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进一步认为"从研究对象到政策制定的理论框架"是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区域创新系统 企业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维平
WTO框架下,我国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仲裁机构理应适应形势、更新观念,向国际水准看齐,进一步走向世界,这是一项极富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工作。笔者从WTO框架下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国际化法律特征;对仲裁的客观要求;仲裁的改革和创新等三个方面阐述了WTO框架下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改革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
WTO 仲裁 改革 发展 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秀萍 李春
发展与创新非利差型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现实与必然的选择。面对入世后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将中间业务作为并列于资产负债业务的三大支柱之一来发展,不断地拓展利润空间和占领市场份额,才能面对竞争和挑战,得到迅猛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市场 框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永 胡海鹏
通过研究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一般框架等理论,分析市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特点,从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创新成果产出能力、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五个维度构建市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尹波 刘明理 鲁若愚
本文在充分阐述组织文化、管理哲学和组织制度创新等概念基础上,采用文献综合方法构建组织文化创新概念模型;最后基于模型的理论脉络分析了在不同组织文化状态下制度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组织文化 制度创新 理论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