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6)
2023(7269)
2022(6069)
2021(5843)
2020(4836)
2019(10956)
2018(11109)
2017(18853)
2016(12008)
2015(13766)
2014(14185)
2013(12826)
2012(11960)
2011(11089)
2010(11409)
2009(9857)
2008(9689)
2007(9078)
2006(7956)
2005(7195)
作者
(33328)
(27456)
(27418)
(25961)
(17345)
(13224)
(12749)
(10727)
(10700)
(10047)
(9450)
(9172)
(8825)
(8810)
(8700)
(8658)
(8549)
(8161)
(8120)
(7730)
(7196)
(6891)
(6722)
(6437)
(6336)
(6307)
(6058)
(5940)
(5799)
(5655)
学科
(32715)
经济(32671)
管理(23622)
教育(21293)
(20021)
中国(16654)
(15154)
企业(15154)
方法(13220)
(11714)
理论(11683)
数学(11039)
(10928)
数学方法(10838)
教学(9051)
(8281)
(7883)
业经(7165)
地方(7025)
(6859)
农业(6784)
(6506)
(6266)
(6262)
金融(6255)
技术(6245)
银行(6226)
(6048)
(5994)
贸易(5992)
机构
大学(157391)
学院(154648)
研究(61554)
(50827)
经济(49307)
管理(48507)
理学(41108)
理学院(40425)
管理学(39387)
管理学院(39063)
中国(38420)
科学(38172)
(36185)
教育(33494)
(32426)
(32171)
师范(31872)
(30326)
研究所(29665)
中心(26477)
(26332)
师范大学(25952)
技术(24954)
业大(24923)
农业(24064)
(23866)
北京(23726)
(22314)
职业(20898)
(20291)
基金
项目(100885)
研究(80617)
科学(79020)
基金(66451)
(58756)
国家(58059)
科学基金(47153)
教育(46438)
社会(45875)
社会科(42968)
社会科学(42956)
(42889)
(38262)
编号(36450)
基金项目(34213)
成果(33168)
课题(29959)
自然(28676)
自然科(27989)
自然科学(27976)
自然科学基金(27473)
资助(26858)
重点(24942)
(24731)
(23590)
(23407)
规划(21676)
项目编号(21496)
(21150)
(20793)
期刊
教育(58170)
(57442)
经济(57442)
研究(54650)
中国(45905)
学报(27782)
(27004)
科学(22705)
大学(21507)
技术(18795)
农业(18517)
学学(18487)
(17843)
管理(17043)
职业(16513)
技术教育(11082)
职业技术(11082)
职业技术教育(11082)
(10869)
金融(10869)
(10160)
(10109)
论坛(10109)
业经(9220)
经济研究(8973)
图书(8829)
财经(8636)
(7920)
(7776)
(7631)
共检索到248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江毅  
中国的职校模式教育体系与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构成了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路径。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德国职业教育具有显著的职业化倾向,在人才个体成长中具有明显助益;而职校制度支撑下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使得人才具有体系化的知识结构,也能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适用性。在优化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职校改革中,应积极借鉴德国经验强化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海霞  王茜  张惠琴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以及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经济科技变更的产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赋予学生不同的专业技能,从而使高等教育体系呈现多样化趋势。一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备受批评,舆论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严进宽出,导致高等人才在社会的竞争力低,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而西方教育体系是宽进严出,培养的人才具有很高的素质,独立思考能力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体系应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文章试图对比分析中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谐  吴叶林  崔延强  
职业教育文凭的历史变迁经历了行会组织的身份符号、学校教育的学力证明以及学位化文凭等三个演化阶段。本质上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获得者实践性知识的评价尺度,具有微观权力属性,标志着学位获得者在职业场域中的初级专业能力。认为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必须深入把握和科学统筹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即理清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在我国学位体系中的位置,明确学位体系构建的主体、运行机制以及标准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飞虎  潘上永  王春青  
近几年来,国家鼓励支持高职院校组建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建设。在此过程中,迫切需要构建包括专业群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内容为要素的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将专业群建设评价分为立项评估与水平评估两个阶段,并分别构建相应的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虹  
文章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出发,分析其区域化发展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指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区域化构建中存在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有待加强、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职业教育体系断层、专业设置不科学、校企合作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我们应创新办学理念,打造特色办学道路;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实践教学途径;以政策为依托,优化保障机制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在规模上实现了较大发展。从2004年开始,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潮  谢婷  
加快推进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的题中之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同时也面临思想认识存在不足、政策环境不完善造成阻力等问题。因此,应从政策上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的自主性,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加强与中等教育的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飞虎、潘上永、王春青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5期中撰文,探析了专业群建设评价的意义,剖析了专业群建设评价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开展专业群建设评价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引导高职院校依据自身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少平  刘金玉  冯孟  吴晓鹏  
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自主创新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不断"高移"的实践经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突破现有体系局限,跟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提供了诸多借鉴与启示。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厘清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层次、实施灵活学制、协调课程和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建设、建立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予以加强,在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海珍  张翔云  
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分析高职教育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对当前一些高职院校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保持高职教育优势,促进高职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郭福春  
专业建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近10年来,国家通过实施新世纪教改试点、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等举措有效推动了专业设置水平的提升,但是也存在着铺摊子、重复建设、专业类同化等问题。优势专业建设计划的推出以其鲜明的建设宗旨、科学的方案设计、财政投入机制实现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郭福春  
专业建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近10年来,国家通过实施新世纪教改试点、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等举措有效推动了专业设置水平的提升,但是也存在着铺摊子、重复建设、专业类同化等问题。优势专业建设计划的推出以其鲜明的建设宗旨、科学的方案设计、财政投入机制实现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生超  张新科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制度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应用科技大学(FH)和中国高职制度设计发展历程和设计框架异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后认为,科学的制度设计能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国高职教育制度应当在特色与变革中不断提高科学性;引进先进国家教育理念需要结合本国教育实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家  王娜  
曾家、王娜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第4期中撰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评价观,指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政策保障的藩篱与瓶颈,并提出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政策保障体系构建的相关意见。在基本维度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应包括适应性质量观、能力本位质量观、多元性质量观、发展性质量观、国际化质量观以及特色化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学平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在此过程中,首要的是基于过程管理,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对课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将ISO质量控制体系引入高职课程质量监控体系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