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6)
- 2023(2437)
- 2022(2161)
- 2021(1995)
- 2020(1805)
- 2019(4263)
- 2018(4126)
- 2017(7919)
- 2016(4124)
- 2015(4600)
- 2014(4684)
- 2013(4506)
- 2012(4361)
- 2011(3929)
- 2010(4035)
- 2009(3839)
- 2008(4035)
- 2007(3654)
- 2006(3267)
- 2005(3083)
- 学科
- 济(18812)
- 经济(18807)
- 贸(16044)
- 贸易(16037)
- 易(15573)
- 业(10842)
- 管理(10587)
- 方法(9278)
- 企(8959)
- 企业(8959)
- 数学(7822)
- 数学方法(7789)
- 关系(6864)
- 财(5896)
- 出(5751)
- 口(5250)
- 出口(5248)
- 出口贸易(5248)
- 务(4653)
- 财务(4652)
- 财务管理(4648)
- 企业财务(4390)
- 对外(4164)
- 国际(3950)
- 农(3858)
- 中国(3808)
- 地方(3614)
- 贸易关系(3550)
- 各国(3303)
- 概况(3280)
- 机构
- 学院(62295)
- 大学(62132)
- 济(31949)
- 经济(31377)
- 研究(22979)
- 管理(22083)
- 理学(18908)
- 理学院(18724)
- 管理学(18473)
- 管理学院(18375)
- 中国(16475)
- 财(13552)
- 京(12653)
- 所(12218)
- 科学(11673)
- 贸(10998)
- 研究所(10962)
- 财经(10927)
- 经(9887)
- 经济学(9834)
- 中心(9561)
- 农(9361)
- 经济学院(9079)
- 江(8844)
- 院(8557)
- 北京(8224)
- 财经大学(8028)
- 国际(7974)
- 业大(7742)
- 农业(7521)
- 基金
- 项目(38169)
- 科学(29280)
- 研究(28770)
- 基金(27534)
- 家(23984)
- 国家(23767)
- 科学基金(19464)
- 社会(17921)
- 社会科(17138)
- 社会科学(17133)
- 基金项目(14218)
- 省(13791)
- 教育(13255)
- 自然(12208)
- 资助(12092)
- 划(11981)
- 自然科(11945)
- 自然科学(11943)
- 编号(11829)
- 自然科学基金(11755)
- 成果(9521)
- 部(9393)
- 重点(8656)
- 发(8450)
- 教育部(8131)
- 课题(8101)
- 创(8078)
- 中国(8066)
- 人文(7923)
- 性(7780)
共检索到98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厉无畏 王如忠
中德贸易及德国在华投资现状与展望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厉无畏,王如忠一、1992年以来的中德贸易与德国在华投资l.贸易现状及其贸易结构特征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市场化的推动下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期,与此同时,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则比经济增长更为迅速。1...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勇
近年来,中德两国贸易额总体呈增长态势,往来商品互补性增强,并且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进口国,然而,德国出于对本国相关产业的贸易保护,制定了要求严苛的技术标准,使中国商品进入德国市场的难度加大。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德贸易合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中德贸易合作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双边贸易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德 贸易合作 发展现状 前景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勇
近年来,中德两国贸易额总体呈增长态势,往来商品互补性增强,并且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进口国,然而,德国出于对本国相关产业的贸易保护,制定了要求严苛的技术标准,使中国商品进入德国市场的难度加大。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德贸易合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中德贸易合作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双边贸易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德 贸易合作 发展现状 前景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永禄
去年8月24日韩中两国正式建交,这大大促进了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无疑,两国建交的影响不仅限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也很大。在两国建交一周年之际,回顾并展望两国经济交流情况是有重要意义的。 1980年我国对中国的贸易额中出口额为1.15亿美元,进口额为7300万美元,总额不到1.88亿美元。但1992年贸易额中,出口额为44.92亿美元,进口额为37.25亿美元,总额达82.17亿美元,即在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聂海清
中泰两国是近邻,人员往来频繁,两国经济贸易合作渊远流长。1975年7月1日中泰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为双边经贸发展铺平了道路,促进了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 建交前两国没有直接贸易,建交后经两国政府的推动和企业的努力开拓,得到了快速发展。建交20年来,其间虽有因进出口品种结构大幅波动和变化而下降或徘徊,但总的是快速发展的。两国贸易额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储玉坤
据美国商务部最近公布的1991年美国外统计资料,美国外贸的形势好转,1991年美国出口额增达4219亿美元,比上年的3936亿美元增长了7.2%;进口额稍有下降,为4881亿美元,比上年的4953亿美元下降了1.5%。这使美国的巨额逆差从1990年的1017亿美元减少到1991年的662亿美元,降幅高达38%,为美国外贸发展史上仅见的现象。当此世界贸易继续缓慢增长之际,唯有美国外贸形势好转,更觉得难能可贵。1991年世界出口总额为3.53万亿美元,比上年的3.47万亿美元,仅增长了1.5%,其增长速度只有美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雪春 曾园园
美国是全球数字贸易第一大国,数字贸易规模及相关基础设施较为先进,对其出口和就业贡献显著。美国希望持续引领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维持自由开放的数字贸易政策,以维护其经济和数字霸权的核心国家利益。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有意建立“民主数字供应链”,以数字贸易及相关规则为武器,打压非盟国尤其是我国的发展。鉴于此,我国亟需大力发展数字科技,同时为升级数据安全相关制度做准备,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和数字贸易合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雪春 曾园园
日本数字技术和基础设施较为领先,但由于消费者偏好和政府重视不够,2019年之前的数字经济和贸易相对于中国、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发展较慢。近年来,日本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公布数字化相关法案、出台国家数据战略等多种措施,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数字治理,提升数字贸易竞争力。尤其是,日本在数字贸易国际合作及在WTO电子商务联合声明倡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出了被G7和G20采纳的以可信数据流动(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DFFT)为核心的“大阪模式”,彰显了在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中的话语权。研究日本数字贸易规则制定逻辑和理念,对于我国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和提升话语权具有一定意义,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中日两国提升数字贸易共识,有助于促进两国经贸发展,也有利于在亚太地区保持数字贸易的开放。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贸易 数字治理 日本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昕
随着全球价值链升级和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演进,作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剂,生产性服务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愈加关键;生产性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在对中、德两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二者贸易收支情况、TC指数和RCA指数对两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整体及各细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做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且与德国差距明显;各生产性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差别颇大,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最后笔者提出有助于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飞霞 聂姝媚
中俄两国都是世界大国,并且互为最大邻国,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俄两国贸易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单一,贸易不平衡,贸易秩序混乱等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一些积极因素正推动着这些问题逐渐解决,同时中俄贸易结合度和中俄贸易的互补性为两国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双边贸易 商品结构 贸易结合度 易互补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卫华 孔靖平
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基础不是比较成本的差异,而是技术实力上的差距。在技术实力差距基础上建立的贸易关系中,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技术实力较弱的一方明显不利。随着中美技术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也将由互补型为主逐步转变为竞争型为主。我国应该通过加速技术进步、改善国内收入分配状况、优化经济增长模式等以改善自己的贸易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飞 姜佳彤 裴建锁
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对全球价值链贸易的研究逐渐丰富,但在数据库构建、核算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为此,本文重点评述了近年来全球价值链贸易相关分解方法、核算框架与实证研究。通过对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区分和述评,本文归纳了全球价值链贸易分解中易混淆的相关概念,并就政策制定者关心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的驱动因素和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地,为厘清中国近年来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特征,本文基于相关测度方法提炼了四个典型事实,并探索性地提出“双循环”的三种测度方法。最后,本文指出全球价值链贸易研究的关键瓶颈,提出若干思考,以期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全球价值链未来研究夯实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小荣
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都预言,在未来10年、20年内,世界经济中心将转向太平洋西岸的东亚诸国,同处在这一区域的中国和新加坡,一个在齐心协力地建设现代化,一个则骎骎乎迈向发达国家行列。抓住大好时机,在互惠互利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的经济腾飞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刊组织了这期《中——新经济贸易专栏》,期望热衷于中新贸易的读者能从中获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李峰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现状和特征 ,并对贸易的前景做了展望 ,认为中国—东盟之间的水果贸易有着许多有利条件 ,包括生产和消费的互补性 (由此导致贸易的互补性 )、便利的交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 ,而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果的质量问题。最后 ,为保证未来贸易的顺利进行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果 贸易 中国 东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