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54)
- 2023(18927)
- 2022(16241)
- 2021(15027)
- 2020(12664)
- 2019(28519)
- 2018(28251)
- 2017(55204)
- 2016(29954)
- 2015(33434)
- 2014(33159)
- 2013(32728)
- 2012(29997)
- 2011(26975)
- 2010(27340)
- 2009(25755)
- 2008(25433)
- 2007(22899)
- 2006(20539)
- 2005(18592)
- 学科
- 济(126585)
- 经济(126419)
- 业(105989)
- 管理(101455)
- 企(93480)
- 企业(93480)
- 方法(51040)
- 数学(40636)
- 数学方法(40152)
- 财(37929)
- 农(37897)
- 业经(36585)
- 中国(31893)
- 制(28649)
- 地方(27282)
- 农业(25937)
- 务(25623)
- 财务(25544)
- 财务管理(25504)
- 企业财务(24170)
- 技术(23235)
- 理论(22434)
- 学(22205)
- 和(22094)
- 贸(22038)
- 贸易(22024)
- 策(21406)
- 易(21347)
- 体(20844)
- 划(20410)
- 机构
- 学院(428717)
- 大学(424103)
- 济(176329)
- 经济(172525)
- 管理(171937)
- 理学(147244)
- 理学院(145679)
- 管理学(143529)
- 管理学院(142715)
- 研究(141925)
- 中国(108892)
- 京(90272)
- 财(85140)
- 科学(83993)
- 所(70471)
- 农(66884)
- 财经(66399)
- 江(66032)
- 中心(63969)
- 研究所(63202)
- 经(60082)
- 业大(59811)
- 北京(57010)
- 范(54939)
- 师范(54520)
- 州(52611)
- 院(51884)
- 经济学(51866)
- 农业(51780)
- 财经大学(48829)
- 基金
- 项目(280851)
- 科学(222873)
- 研究(211672)
- 基金(203371)
- 家(174720)
- 国家(173171)
- 科学基金(150449)
- 社会(134177)
- 社会科(127164)
- 社会科学(127137)
- 省(110539)
- 基金项目(107174)
- 教育(96227)
- 自然(95728)
- 自然科(93452)
- 自然科学(93432)
- 自然科学基金(91750)
- 划(91423)
- 编号(87707)
- 资助(83002)
- 成果(71672)
- 重点(62544)
- 部(61893)
- 发(61149)
- 课题(60223)
- 创(60174)
- 创新(55592)
- 制(54926)
- 国家社会(54623)
- 项目编号(54194)
- 期刊
- 济(205869)
- 经济(205869)
- 研究(130432)
- 中国(84069)
- 管理(68586)
- 财(67773)
- 农(62867)
- 学报(59237)
- 科学(57742)
- 教育(47573)
- 大学(46069)
- 学学(43387)
- 农业(43019)
- 融(41417)
- 金融(41417)
- 技术(38395)
- 业经(35940)
- 财经(32787)
- 经济研究(31534)
- 经(28152)
- 问题(26326)
- 业(23636)
- 技术经济(22215)
- 现代(21205)
- 贸(20388)
- 科技(20143)
- 商业(20044)
- 理论(20014)
- 图书(19745)
- 版(18693)
共检索到648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晓燕 包明齐
伴随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新制造业战略的推进,中德两国在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开辟新制造业领域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在充分了解中德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合作优势基础上,分析中德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合作面临欧盟新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干扰等多方面的挑战,探索中德新兴产业领域合作,维护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构建中德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建立中德新兴产业技术联盟,建设新兴产业示范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两国新兴产业领域合作水平。
关键词:
中德 新兴产业 挑战 应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锋 张瑶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出口第一大国,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德国作为装备制造业强国,其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似,在两大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中德两国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对两国来说是互利共赢的。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对中德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展开分析,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分析结果判定均衡解的稳定性,并进行数值模拟来探讨稳定解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德两国实现装备制造业合作共赢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中德两国合作超额收益、成本以及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德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路径、控制合作成本、构建较好的信任机制等稳定双方合作关系的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雪芳
越南拥有与广西相似的地域环境和人文风俗,双方制造业合作历史悠久。"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广西与越南制造业的国际合作面临着政策沟通更加有效、设施联通更加顺畅、贸易畅通更加便利、资金融通更加多元、民心相通更加紧密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同质竞争加剧、技术创新亟待突破、"越顶转移"负面冲击、跨境合作有待拓展等瓶颈。广西应积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从强化内外开放、提升内生动力、健全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及提升国际合作层次等方面,全面深化与越南制造业的合作,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广西 越南 国际产能合作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苍舒 李金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以及制造业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制造业的升级,构筑起现代制造业体系。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依托基础是主体功能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重点突破行业是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带动力强、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行业,运行推力是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和不断增强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终极目标是造就一批国际顶尖级的制造企业和制造品牌。构造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要实行品牌战略,进行核心技术的突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晓叶 石影 韩冰 王媛媛
当前,面临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双重任务,二者不是对立矛盾关系,而是融合共赢的关系。通过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借助其溢出效应、置换效应和联动效应,传统制造业可以实现技术升级式、结构调整式、模式创新式等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效果受到融合程度、企业自身特征与配套政策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转型升级 融合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蒋钦云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的现实背景和历史趋势,认为美国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目的是为了调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将美国过分依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为扩大出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同时,重振制造业更是美国经济去"空心化"战略,是利用制造业作为创新的温床,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实施的创新战略。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的是为了抓住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革命的机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握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之间势必既存在潜在的冲突,又存在合作的可能,文章详细分析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潜在冲突点与合作点,然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和策略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红霞
在全球经济格局急剧变化的环境下,制造业的成本管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企业要适应新的发展环境,需要创新自身的成本管理方法,力求在成本方面拥有广泛领域的竞争优势。文章阐述了创新成本的核算方式以及管理方法,在传统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标准作业成本法,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帮助企业及时灵活调整经营策略,适应新的环境,取得竞争优势。
关键词:
新制造环境 企业 成本管理 创新策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耿庆
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制造"的现代困境,指出其在我国的比较优势正逐步衰减,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性;接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中国制造"的冲突性和兼容性进行了剖析,发现二者具有内在的耦合性,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成为"中国制造"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四个方面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中国制造"升级的机理;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中国制造"升级的三种路径。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制造 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理军 张曼婷 周国华
利用1995—2016年数据,采用层次回归模型,探讨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影响其知识创新绩效、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国外技术引进与产业的知识创新绩效存在负向相关性,与产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存在正"U"型相关关系;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国内技术购买与产业的知识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产品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相关关系;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内技术购买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对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促进和导向作用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背景 策略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波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经济区能否选择恰当的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取决于科学的选择过程,本文首先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变的重要特征,并分析国内各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羊群效应,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经济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策略。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链 机会窗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裴长洪 郑文
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首先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其次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我国仍然处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还未完成工业化,特别是还未完成工业现代化;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基本上仍然处在中低端;此外,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这三方面决定了我国仍然必须坚持继续发展制造业。就制造业和服务业二者关系看,一方面,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功能服务化,促进制造业服务外包,催速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因而能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造业产品和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都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
关键词:
产业 战略性产业 制造业 服务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莉静 潘美兰
合作创新是制造业企业整合资源、分担创新风险以及提升创新效率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其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核心知识泄露、核心竞争力丧失等风险。为探究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策略,基于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中的开放策略、半开放策略、不开放策略,构建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知识共享策略选择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软件,通过数值模拟演示不同决策参数变化对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限理性下,制造业企业会选择半开放策略,决策受企业自身知识泄露风险系数、知识成本、知识隐藏系数、合作伙伴知识吸收能力、违约金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合作创新 知识共享策略 演化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兰
随着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制造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创新企业制造成本管理方式有助于企业战略性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寻找全新的成本核算方式和管理方法,按照企业需求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成本信息,以此来帮助管理者进行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本文结合传统的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形成的标准作业成本法成为新型的成本核算方法,保留了两者的优势功能,在成本管理上形成互补优势,成为全新制造体系下企业控制成本最佳方式。
关键词:
新制造环境 成本管理 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雪洁 李媛
近年来我国的风力发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内源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高度战略化与产品低市场利基的矛盾等原因,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本文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例,通过分析全球的竞争格局以及我国以引进技术支撑规模制造优势、通用零部件的生产优势与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并存等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特征,得出距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仍有不小差距。为避免低端锁定,本文提出关键共性技术的战略性攻关、赋予龙头企业创新责任与创新激励等六条风电设备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