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8)
- 2023(14420)
- 2022(12797)
- 2021(12006)
- 2020(10129)
- 2019(23519)
- 2018(23263)
- 2017(43968)
- 2016(24380)
- 2015(27457)
- 2014(27290)
- 2013(26864)
- 2012(24909)
- 2011(22328)
- 2010(22168)
- 2009(20169)
- 2008(19505)
- 2007(16890)
- 2006(14715)
- 2005(12693)
- 学科
- 济(95905)
- 经济(95793)
- 管理(63771)
- 业(59028)
- 企(48358)
- 企业(48358)
- 方法(44868)
- 数学(39236)
- 数学方法(38569)
- 中国(26112)
- 学(25072)
- 农(24926)
- 地方(23336)
- 财(20705)
- 业经(20184)
- 理论(16961)
- 农业(16877)
- 贸(15702)
- 贸易(15690)
- 和(15405)
- 制(15246)
- 环境(15152)
- 易(15130)
- 技术(13730)
- 融(12842)
- 金融(12836)
- 划(12641)
- 务(12626)
- 财务(12554)
- 财务管理(12531)
- 机构
- 大学(341888)
- 学院(338426)
- 管理(130468)
- 济(125769)
- 经济(122691)
- 研究(118921)
- 理学(113528)
- 理学院(112100)
- 管理学(109567)
- 管理学院(108974)
- 中国(84746)
- 科学(80112)
- 京(74711)
- 农(62852)
- 所(61537)
- 业大(57244)
- 研究所(56773)
- 财(54853)
- 中心(53088)
- 农业(49541)
- 江(49129)
- 北京(47280)
- 范(46802)
- 师范(46226)
- 财经(44462)
- 院(44242)
- 经(40451)
- 州(40255)
- 技术(37789)
- 师范大学(37591)
- 基金
- 项目(242753)
- 科学(188302)
- 基金(174196)
- 研究(169813)
- 家(155610)
- 国家(154273)
- 科学基金(130335)
- 社会(103425)
- 社会科(97677)
- 社会科学(97647)
- 省(95764)
- 基金项目(92757)
- 自然(89107)
- 自然科(86963)
- 自然科学(86940)
- 自然科学基金(85299)
- 划(82006)
- 教育(77816)
- 资助(72787)
- 编号(68204)
- 重点(55166)
- 成果(54631)
- 发(51708)
- 部(51422)
- 创(49692)
- 课题(48280)
- 科研(47223)
- 计划(46963)
- 创新(46424)
- 大学(44279)
- 期刊
- 济(135371)
- 经济(135371)
- 研究(96468)
- 中国(64057)
- 学报(63191)
- 科学(56086)
- 农(55604)
- 管理(46530)
- 大学(46415)
- 学学(43742)
- 财(39681)
- 教育(39211)
- 农业(38442)
- 技术(29460)
- 融(24158)
- 金融(24158)
- 业经(21963)
- 经济研究(21092)
- 业(20466)
- 财经(20277)
- 问题(19227)
- 图书(18953)
- 科技(18029)
- 版(17353)
- 经(17277)
- 业大(17104)
- 林业(16890)
- 资源(16728)
- 技术经济(15653)
- 理论(15238)
共检索到489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薇
本文从中德两国不同的城市更新背景出发,撷取柏林哈克雪庭院群与上海田子坊为例,探讨了在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的更新中如何以文化为主题,实现居住、文化、商业功能的和谐再生,在保护其城市肌理和历史文脉的同时提升地块活力,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的地标。
关键词:
混合型历史街区 保护与更新 柏林 上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左辅强
缘于经济全球化、高速城市化、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以及现代化的冲击,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与延续地方文化遗产以重塑地域特征和传统人文风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保护和复兴历史街区必然要求妥善处理土地利用、无序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估与权衡保护的支出和收益等综合、复杂性的问题,本文以分析研究当前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发展和实践状况为基础,揭示国内在改造与保护性开发中的误区、负面影响及未来趋向,并通过引入柔性的动态适时更新概念,从改良城市功能、再造人文景观、传承和利用历史文脉、调协各相关学科发展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通过对城市中心区更新和开发中地域历史文化保护议题的探究,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可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一兵 李汀珅 顾贤光 张矢远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有大量商住型传统街区的更新任务,然而现有的更新设计普遍存在大规模标准化更新而破坏街区原有肌理、一味追求大型商场而导致街区活力流失、无视原有居民居住成本而导致居民利益损害等等问题。本文借助于徐州市百惠传统街区的更新设计,探索通过复合化更新策略对街区的原有肌理、商业活力、居民利益进行保护,加大人们对于传统商住街区的关注,从而达到有效地保护传统商住型街区的目的。
关键词:
商住型 传统街区 复合化 城市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已成为典型的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矛盾地区和多方利益的焦点,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尖锐冲突。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对城市中心历史街区的"活化"保护进行了系统地思考,构建了"活化"保护的规划框架,提出了"活化"保护的基本思路,明确了"价值评定、功能再生、交通疏导、肌理延续、弹性管理"的对策措施,并针对湖州市小西街进行了实证,以此希望对历史街区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城市中心 历史街区 小西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健彪
面对当前的城市拆迁改造,以即将改造的西安"回坊"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对回族历史街区如何定位,如何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适应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如何处理好保护与改造、开发与利用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探讨了回族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关键词:
西安“回坊” 历史街区 城市拆迁 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捷
提出了历史街区更新型游憩商业区(HDA-RBD)的概念,并以成都大慈寺历史街区更新规划为例,分析了历史街区更新型RBD与城市CBD发展的有机互动机制,以期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城市发展CBD以及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可行之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辉 何益 刘畅
随着国内各地对历史街区开发力度的加强,视觉景观的更新设计产生模式化、同质化现象。面对历史街区更新中的这一共性问题,以听觉感知为切入点,选取重庆市弹子石老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声环境测试和声景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总体规划思路中应当合理组织声景序列,建议以地域文化特色声景为媒介,唤起历史空间的文脉记忆,营造历史街区场所感,凸显地域特色。
关键词:
声景 历史街区 更新设计 重庆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联 沈丹
论文针对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岚
如何在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中,做到街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地方与社会特征的延续,是论文所关注的课题。以温州朔门历史街区更新为例,以探索通过有机更新模式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有机更新 历史街区 朔门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强 潘磊 陈蕾蕾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经济、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对于城市整体的良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区更新更关注于经济价值的发挥和公共设施的完善,缺少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探索彰显地区特色、激发空间活力、提升文化认同的更新经验。文章以上海真如副中心为例,结合地区建设和更新的实际问题,以文化复兴为导向,从文化传承和创新两个层面提出挖掘地区文化要素和重塑文化空间的更新路径。即:从历史的角度挖掘沉淀的空间和文化脉络;通过对当前社交空间形式的反思,重拾优秀的传统生活秩序;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探索地区的文化价值区段。在空间更新层面,注重以历史文化要素为触媒,重塑和重组文化空间及文化脉络;注重本土化生活空间和习俗的重构和引导;注重代表未来新文化人群的引入和空间创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居阳 张翔 徐建刚
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理念与组成部分。而参与群体的界定模糊和权限的分配不当则是引起当前规划公众参与失序的重要原因。文章尝试从公众参与制度构建的角度,引入话语权的基本思想,构建一个基于话语权的公众参与制度;划定包含三大类五种要素不同等级的话语权空间,建立基于GIS空间定量分析的区划方法,确定不同公众参与人群所处的空间范围和类别;制定话语权分配落实机制,明确处于不同话语权空间内相应人群的话语权。构建这一基于话语权的公众参与制度,以实现有序的公众参与,从而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参与性与可操作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阎明
城市改造是城市研究与实践中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论题。本文以德国首都柏林市的城市改造为例,梳理、分析了"谨慎更新"理念形成的脉络及其实践含义,着重考察了从大拆大建向谨慎更新转变过程中所蕴含的有关城市发展理念和政治经济格局等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期对我国的城市改造有所启示。
关键词:
城市改造 城市更新 谨慎更新 柏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遥 殷敏 魏云 张宇 王伟杰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集聚效应使得部分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人口压力大、基础设施不足、空间活力缺失等问题。文章以南京市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11-1片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以街区功能置换和空间重组的模式。将人口容量的研究引入街区的保护更新中,作为规划的前期工作,文章着重研究了容量的量化分析和效能分析的方法,以期提高更新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适用性。研究结合街区特征和数据的可获性,确定环境人口容量指标主要为空间容量、交通容量、设施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4个维度,选取计算模型得出4项容量指标的数值区间,并采用木桶原理确定理想的瞬时环境人口容量和日均环境人口容量。结果显示,街区的瞬时容量高达4.90㎡/人,环境容量需要做好疏解工作。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峻 韩冬
本文从个性、结构和意蕴这个3个意象理论的基础性构成元素出发,以国内外游客的网络游记、评论等文本为研究材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游客游览过历史街区后产生的意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外游客感知到的意象在个性和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个性方面,将提取出的特征词归纳为4个主题特征并计算出了4个主题的强度:国内游客对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338.43)和优美的城市景观(377.91)的感知分别高于国外游客(140.32,179.05);而国外游客对于独特的人文风情(400.96)与现代的都市生活(300.9
关键词:
内容分析 历史街区 意象 网络文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冬波 黄祖群 王春晖
城市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和象征,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气氛。历史街区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兼顾历史与现在、物质与非物质关系,同时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继承与更新等多方面的关系。中国一汽历史街区是长春市的重要历史街区,在保护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其价值和现状,从强化空间景观规划、建立保护测评体系、实施社区居民参与、注重街区容量等方面入手,以期全面综合、科学有效地进行保护。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中国一汽历史街区 保护 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