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3)
2023(6851)
2022(5663)
2021(5428)
2020(4373)
2019(9812)
2018(9851)
2017(17484)
2016(9474)
2015(10631)
2014(9916)
2013(9308)
2012(8645)
2011(7585)
2010(8187)
2009(7124)
2008(6865)
2007(6363)
2006(5422)
2005(4779)
作者
(23444)
(19786)
(19427)
(18326)
(12507)
(9467)
(8845)
(7680)
(7299)
(7022)
(6585)
(6568)
(6337)
(6280)
(5974)
(5930)
(5918)
(5838)
(5817)
(5552)
(4983)
(4764)
(4736)
(4603)
(4562)
(4532)
(4402)
(4335)
(4072)
(3964)
学科
(28802)
经济(28771)
(28596)
管理(28502)
(25265)
企业(25265)
技术(15608)
技术管理(11679)
中国(10403)
理论(9518)
方法(8729)
(8335)
教学(8051)
业经(7942)
教育(7711)
(7114)
金融(7114)
(6967)
(6766)
贸易(6756)
(6574)
(6393)
数学(6378)
(6322)
银行(6307)
数学方法(6245)
(6127)
地方(5791)
(5647)
农业(5643)
机构
学院(117467)
大学(114983)
(46268)
管理(45919)
经济(45033)
研究(39697)
理学(38310)
理学院(37933)
管理学(37440)
管理学院(37203)
中国(29854)
(24216)
科学(21200)
(20439)
(19694)
(18525)
中心(18407)
技术(17354)
(16554)
研究所(16539)
师范(16413)
(16106)
北京(15701)
(15519)
职业(15397)
财经(15284)
(15103)
业大(14550)
(13902)
教育(12989)
基金
项目(76178)
研究(63145)
科学(60362)
基金(50975)
(43160)
国家(42708)
社会(37594)
科学基金(37377)
社会科(35537)
社会科学(35530)
(32849)
教育(32036)
编号(27053)
基金项目(26798)
(26791)
(23168)
成果(22480)
自然(21932)
自然科(21533)
自然科学(21529)
自然科学基金(21185)
课题(20846)
创新(20427)
资助(19292)
(17727)
重点(17583)
(16956)
项目编号(16478)
(16454)
规划(16256)
期刊
(55695)
经济(55695)
研究(37683)
中国(34898)
教育(29492)
管理(21350)
技术(16559)
(15693)
(14715)
科学(13648)
学报(13113)
(12452)
金融(12452)
大学(11071)
职业(10724)
农业(10190)
学学(9726)
科技(9088)
国际(9060)
(8881)
论坛(8881)
业经(8724)
经济研究(7945)
(7391)
技术教育(7128)
职业技术(7128)
职业技术教育(7128)
技术经济(7003)
财经(6972)
(6883)
共检索到195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官海兵  张光磊  李俊晶  
借鉴、引进、吸收德国"双元制"模式,以中德国际合作SGAVE项目实施为平台,在汽车机电人才培养过程中,从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行动领域的课程体系、行动导向式教学法、过程考核及三阶段师资培训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总结中德SGAVE项目实施的成果和经验,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玉光  张葵葵  
2011年中国教育部与德国五大汽车制造企业(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大众)及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共同推出了中德汽车职业教育项目(SGAVE),本文中以实践总结与描述为同行展示了该项目的教学风貌以及对其教学模式的一些思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春明  
针对我国现有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汽车产业发展要求不相匹配的问题,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技术技能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创新实践为例,提出专业建设个性化、培养目标个性化、合作机制个性化、培养模式个性化、课程改革个性化、育人环境个性化等人才培养策略,为有效解决人才培养针对性问题,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供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琴琴  黄德青  
实践训练课在课堂上进行受到训练场地等外部影响比较大,为了解决在有限场地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汽车营销课程采用适合近距离检测触发的自动播放系统进行教具改革。对10组采用教具学习的学生和未使用教具学习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评价。采用教具学习的学生实践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好于未使用教具的学生;使用新教具后,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车型特点和介绍流程,表达能力提升、接待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表明,信息技术在课程当中的广泛应用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可明  
深化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宁波工程学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对接汽车产业,积极探索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玉  
我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交往已经从经济、政治层面扩展到教育层面。实现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实践战略已成为我国与西方国家达成深化交流合作的突破口。而创新国际人才的培养则是这个实践战略的关键点。本文在合理界定国际人才涵义的前提下,立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针对如何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国际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实践和研究,力求为我国经济社会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国际人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露泉  李建桥  韩志武  
提高科研水平,培养优秀科研人才,一直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长期而又重要的目标。笔者阐述了依托 科研项目等方面的教学研究,采用多种形式,拓宽与国际著名科研机构的合作渠道,在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前 提下,进行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工程仿生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水平国际商务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在评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优秀著作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晓华  黄定明  洪霞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建"四位一体、突出综合"能力递进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数控机床维修和生产线安装、调试为专业方向,以技术开发与服务、自主研发实训设备为特色,以全国生产线装调大赛、数控机床维修大赛为推手,以执行岗位规范为考核标准,培养学生职业综合技能与素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全根  
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背景和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为目标,以实行"校企共育"为主线的校企合作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较有特色的行业订单、嵌入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全面阐述了学院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的明显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智勇  杨帆  
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重点需求的人才之一。几年来,各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文章重点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所提出"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与构建产学合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五种保障性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建柳  
目前,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种模式受到社会各界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基于课程衔接视角设计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框架,以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为试点进行了人才培养设计与实践,并进行了相关反思。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建平  蒋雍君  
文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传统手工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阐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并总结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钱荣明  
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深化汽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校、经销商、主机厂三方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有效地深入实践,在课程开发、师资培养、认证培训、创业孵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方校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从合作管理机制、合作驱动力、合作模式的优势和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有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宁玉红  刘威  王显廷  
从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与我国职业教育的比较入手,分析了德国汽车机电师框架理论教学计划和技能培训条例,明确了汽车机电师培养的目标是发展职业行动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机电师培养方案设计的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