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5)
- 2023(11608)
- 2022(10283)
- 2021(9660)
- 2020(8140)
- 2019(18830)
- 2018(18824)
- 2017(36655)
- 2016(20075)
- 2015(22598)
- 2014(22699)
- 2013(22417)
- 2012(20477)
- 2011(18414)
- 2010(18287)
- 2009(16946)
- 2008(16651)
- 2007(14518)
- 2006(12714)
- 2005(11379)
- 学科
- 济(76785)
- 经济(76663)
- 管理(62930)
- 业(57499)
- 企(49511)
- 企业(49511)
- 方法(35600)
- 数学(30377)
- 数学方法(30026)
- 财(22850)
- 农(19885)
- 中国(19160)
- 制(18600)
- 业经(18034)
- 学(17326)
- 地方(14624)
- 务(14462)
- 财务(14395)
- 财务管理(14365)
- 企业财务(13640)
- 贸(13634)
- 贸易(13627)
- 理论(13466)
- 易(13246)
- 环境(13101)
- 和(13052)
- 农业(12933)
- 体(12816)
- 技术(12561)
- 银(12557)
- 机构
- 大学(287193)
- 学院(283561)
- 管理(115180)
- 济(111236)
- 经济(108710)
- 理学(100096)
- 理学院(99006)
- 管理学(97430)
- 管理学院(96906)
- 研究(92443)
- 中国(68076)
- 京(60990)
- 科学(56670)
- 财(53879)
- 所(45841)
- 财经(42831)
- 农(42466)
- 业大(41756)
- 中心(41635)
- 研究所(41508)
- 江(40796)
- 经(38827)
- 北京(38553)
- 范(36823)
- 师范(36492)
- 院(33592)
- 农业(33174)
- 经济学(33052)
- 州(32994)
- 财经大学(31960)
- 基金
- 项目(195451)
- 科学(153702)
- 研究(144884)
- 基金(142039)
- 家(122675)
- 国家(121665)
- 科学基金(104966)
- 社会(90563)
- 社会科(85750)
- 社会科学(85729)
- 基金项目(75958)
- 省(75729)
- 自然(68177)
- 自然科(66530)
- 自然科学(66518)
- 教育(66131)
- 自然科学基金(65312)
- 划(63702)
- 编号(59462)
- 资助(58269)
- 成果(48952)
- 部(43533)
- 重点(43142)
- 创(40732)
- 发(40608)
- 课题(40500)
- 制(39068)
- 创新(37999)
- 教育部(37617)
- 项目编号(37189)
- 期刊
- 济(121448)
- 经济(121448)
- 研究(85147)
- 中国(52557)
- 学报(43802)
- 管理(42352)
- 财(41623)
- 科学(40250)
- 农(38675)
- 大学(33566)
- 教育(31883)
- 学学(31463)
- 农业(26763)
- 融(23808)
- 金融(23808)
- 技术(23710)
- 财经(20828)
- 业经(19449)
- 经济研究(18475)
- 经(17575)
- 问题(15818)
- 理论(15052)
- 图书(14922)
- 科技(14042)
- 实践(13895)
- 践(13895)
- 技术经济(13099)
- 业(13014)
- 现代(13003)
- 版(12845)
共检索到410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杰
德国是世界经济大国,德国反内幕交易犯罪机制很有特点,其行为样态的宽泛性、设置模式的灵活性以及处置机制的多样性,使得德国刑法能够有效防范内幕交易犯罪。中国在《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以及1997年《刑法》中都有对内幕交易罪之规定,但和德国内幕交易罪的刑事立法相比,仍存在明显不足。因此中国《刑法》应当对德国内幕交易罪刑法规制的立法经验及理论有所借鉴。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内幕交易罪 刑法规制 比较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靓
期货内幕交易行为是期货市场的病毒,严重扰乱了期货市场秩序,其危害是导致了不公平竞争和非诚实信用。分析内幕交易行为的犯罪构成,比较各国(地区)禁止期货内幕交易行为的立法例。对于内幕交易行为的惩处方式,可增设剥夺从业资格。
关键词:
内幕交易行为认定 犯罪构成 各国立法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岭
期货内幕交易行为和泄露期货内幕信息行为并非同一行为,二者可以从概念、立法、认定等方面进行区分。从概念上比较,二者是既有交叉、又分别具有独立性的两种行为。从立法上比较,我国现行法律均未明确规定二者的民事责任,仅对二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作出了规定。从认定和构成上比较,二者在行为主体、内幕信息和行为三个方面有所区别。从境内外"内幕知情人"界定上比较得知,我国"内幕知情人"立法范围较窄,缺少关于关联人和专门人士的规定。通过比较,有助于明确期货内幕交易行为和泄露期货内幕信息行为之间的界限,明确二者与"老鼠仓"、证券内幕交易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完善我国期货法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岭
期货内幕交易行为和泄露期货内幕信息行为并非同一行为,二者可以从概念、立法、认定等方面进行区分。从概念上比较,二者是既有交叉、又分别具有独立性的两种行为。从立法上比较,我国现行法律均未明确规定二者的民事责任,仅对二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作出了规定。从认定和构成上比较,二者在行为主体、内幕信息和行为三个方面有所区别。从境内外"内幕知情人"界定上比较得知,我国"内幕知情人"立法范围较窄,缺少关于关联人和专门人士的规定。通过比较,有助于明确期货内幕交易行为和泄露期货内幕信息行为之间的界限,明确二者与"老鼠仓"、证券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孟芳
利用并购重组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既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但是,对其进行查处却殊为不易。文章梳理了现阶段我国并购重组内幕交易行为的现状,分析了防控的关键点和难点,结合执法实践,对我国内幕交易管制规则和执法机制所暴露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制度建议。
关键词:
并购重组 内幕交易 防控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丽芳 赵淑萍
控制内幕交易的关键在于建立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制度。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国、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内幕交易赔偿制度,提出在我国建立内幕交易赔偿制度的具体构想。
关键词:
内幕交易 民事赔偿 法律制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祝红梅
由于内部人具有信息优势,内幕信息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股票市场十分关注内幕交易。虽然学者们对内幕交易的研究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结果和意见,但“内幕交易增强了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侵害了不知情交易者的利益,破坏了公众对于股票市场的信心”的观点占据了主流地位并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内幕交易管制。然而,对内幕交易管制的效果并不象预期的那样乐观。
关键词:
内部人 内幕信息 内幕交易 管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运锋
由于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典型的消息市,因此,各种信息成为推动股民进行证券交易的重要动因,由此,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也一直伴随着股市的潮起潮落,成为资本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越轨行为。当然,一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运锋
鉴于内幕交易行为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证券监管部门与司法主体对内幕交易加大了执法力度和处罚强度。不过,总的来看,资本市场上内幕交易行为依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机会成本不高等因素有关。基于此,应对内幕交易问题还需从成本入手,如提高行为人违法成本,加大机会成本,降低司法成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牧晓阳
一、对内幕交易罪的多维度考察要对证券行业的内幕交易罪进行治理,必须首先明确内幕交易罪的社会危害性及证券市场的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对其采取何种刑事政策给与科学的回答与诠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英
对内幕交易应采取打防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实现从内幕交易事前控制到事中控制再到事后控制三位一体的综合控制方法作为证券市场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内幕交易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投资秩序,损害了中小投资者权益,还可能歪曲市场价格对实际价值的反映,破坏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且易滋生腐败现象,因此我国先后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内幕交易进行严格限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晖
2016年12月6日美国最高法院对萨尔曼案最终裁决,维持1983年Dirks案确立的认定泄密型内幕交易泄密人法律责任的个人利益标准,平息了美国泄密型内幕交易法律责任认定标准上存在的争论,堪称内幕交易判例法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式裁决。个人利益标准虽非完美,但对促进基于正当理由泄露内幕信息仍有积极意义。我国有关泄露内幕信息的法律规定较美国更为严厉,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当前内幕交易仍猖獗,客观上需要严刑峻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晖
2016年12月6日美国最高法院对萨尔曼案最终裁决,维持1983年Dirks案确立的认定泄密型内幕交易泄密人法律责任的个人利益标准,平息了美国泄密型内幕交易法律责任认定标准上存在的争论,堪称内幕交易判例法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式裁决。个人利益标准虽非完美,但对促进基于正当理由泄露内幕信息仍有积极意义。我国有关泄露内幕信息的法律规定较美国更为严厉,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当前内幕交易仍猖獗,客观上需要严刑峻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小丽
在资本市场企业并购重组活跃环境下,内幕交易这一资本市场"痼疾"不断呈现出新动向,如行为加剧化、主体多元化等。内幕交易新动向的法律成因主要在于现行法律法规对内幕交易规制的缺陷,即内幕交易法律责任的不力、内幕信息认定标准的不足、内幕交易取证的不易以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应立足于这些缺陷,完善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以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内幕交易 并购重组 新动向 法律规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岳宝宏 王化成
本文在对内幕交易识别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控制权转移事件(2001~2009年)中的内幕交易严重程度,并且利用回归模型研究了控制权转移中内幕交易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内幕交易效应超过50%,公告效应仅为19.1%,即80.9%的超额收益发生在控制权转移事件首次公告日之前,可以看出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内幕交易相当严重;流通市值规模、股价波动幅度、目标公司的盈利性、公司治理水平等都对内幕交易的严重性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