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6)
2023(14545)
2022(12536)
2021(11871)
2020(9849)
2019(22772)
2018(22664)
2017(43572)
2016(24185)
2015(27148)
2014(27145)
2013(26632)
2012(24872)
2011(22041)
2010(21869)
2009(19924)
2008(19589)
2007(17168)
2006(14931)
2005(13074)
作者
(69959)
(57944)
(57586)
(55190)
(37325)
(28102)
(26310)
(22770)
(22049)
(20688)
(19986)
(19550)
(18605)
(18210)
(17905)
(17852)
(17422)
(17212)
(16672)
(16511)
(14416)
(14213)
(14020)
(13215)
(13003)
(12943)
(12868)
(12733)
(11667)
(11537)
学科
(94264)
经济(94158)
管理(66772)
(61106)
(50774)
企业(50774)
方法(41735)
数学(35931)
数学方法(35439)
中国(25900)
(24086)
(23518)
地方(22329)
(21948)
(20592)
贸易(20580)
业经(20497)
(20061)
理论(16471)
(16285)
农业(16029)
环境(15151)
(14852)
技术(14331)
(14119)
财务(14053)
财务管理(14026)
(13384)
银行(13336)
(13249)
机构
大学(336431)
学院(333965)
管理(128841)
(127318)
经济(124252)
研究(115166)
理学(111708)
理学院(110315)
管理学(108158)
管理学院(107543)
中国(83976)
科学(75071)
(72785)
(58382)
(56950)
(56530)
研究所(53592)
业大(52430)
中心(52143)
(48928)
(46572)
财经(46163)
师范(46072)
北京(45737)
农业(44554)
(42703)
(41975)
(40165)
经济学(38012)
师范大学(37425)
基金
项目(234282)
科学(182865)
基金(169029)
研究(167839)
(148720)
国家(147501)
科学基金(125817)
社会(104315)
社会科(98615)
社会科学(98588)
(91037)
基金项目(90648)
自然(83694)
自然科(81715)
自然科学(81689)
自然科学基金(80168)
(77607)
教育(76559)
资助(69457)
编号(68134)
成果(55085)
重点(52516)
(50697)
(49968)
(47837)
课题(47188)
科研(44895)
创新(44659)
大学(43304)
计划(42967)
期刊
(138566)
经济(138566)
研究(97522)
中国(63027)
学报(58077)
科学(52430)
(50468)
管理(46358)
大学(43203)
(42881)
学学(40603)
教育(38713)
农业(35054)
技术(28085)
(26455)
金融(26455)
业经(22112)
财经(22040)
经济研究(21739)
问题(19741)
图书(18902)
(18855)
(18340)
科技(16676)
(16644)
资源(16154)
理论(15830)
技术经济(15372)
现代(15022)
业大(14944)
共检索到486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碧琳  孙一民  李颖龙  
针对当前韧性概念相对模糊而导致的中微观尺度城市形态层面研究的缺失、城市转型的适应性规划实证研究不足的问题,首先通过综述城市韧性和适应性转型构建韧性城市形态理论框架,进而选取4个韧性特征,即多样性、连通性、模块化、冗余度,针对生态空间、土地利用、街道网络、街区地块、建筑足迹运用城市形态分析方法进行中微观城市空间物理要素韧性评价;最后通过适应性循环的城市转型叙事方式,运用上述评估方法对1979~2019年规划干预下的深圳蛇口工业区进行实证分析,该片区通过生态系统的重构、土地的复合紧凑利用和街道网络的高效整合实现了韧性城市形态的适应性转型。由此在城市扩张与气候变化背景下,探索城市片区的韧性演进规律,提供适应性转型路径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冕  常江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用地更新正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也对不同的城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城市的旧工业区面临着主动或被动的更新。本文首先介绍了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背景,提出了对旧工业区进行适应性更新发展的观点。通过介绍适应性评价的具体内容及方法,结合夏桥的适应性更新改造的具体实例探讨了旧工业区的适应性更新改造的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佩  阎小培  
将生态学中的“适应观”引入高速增长下的城市形态研究,对适应性的思想基础和国内外城市形态中有关适应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构适应性城市形态的原则和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猷  王仰麟  彭建  刘珍环  吴健生  
受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区域海平面上升的生态损失评估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深圳市蛇口半岛为研究区,预测研究区210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评估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土地淹没的影响以及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风暴潮加剧。210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1m,100年一遇最高潮位重现期减为小于10年一遇。海平面上升后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最高潮位分别为3m和3.3m,威胁沿岸工程设施安全;(2)淹没沿岸土地。研究区内4816.2ha土地受到淹没威胁,占研究区面积的16.6%,其中以建设用地和养殖水域为主,分别占淹没区面积的近60%和30%,面临巨额经济损失;(3)生态价值损失在不同重现期潮位下分别达到1966.55万元/a、4472.92万元/a和5052.83万元/a,地均价值损失分别占深圳市地均GDP(2000年计价)的0.8%,1.1%和1.2%,使深圳市地均GDP(2000年计价)存在约一个百分点的潜在损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明   谭卓琳   王春龙  
我国东北资源型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转型过程中,部分仍未能摆脱资源枯竭困境,面临更为复杂的城市问题。韧性是深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国内外对于韧性的度量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针对资源型城市的韧性定量研究则更为少见。首先,分析19个东北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制约要素及韧性影响因素,并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其次,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构建韧性—风险二维测度模型,从生态、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构建韧性评估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量化指标;继而结合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压力指数,将标准化后的韧性及风险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划分4种韧性阶段;最后,根据测度结果识别出α、K、r、Ω4种韧性发展模式,并提供相应的转型路径思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颜文涛  贵体进  赵敏华  邹锦  
河流水系是影响城市形态发育演变的重要因素。以成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比较法,探讨成都城市形态与河流水系的关系特征。研究表明,成都城市形态与河流水系的关系经历了二江珥城、二江抱城、二江环于城中的两次转变;从水系格局和自然过程的适应性、水系功能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形态功能与水系格局的适应性等方面,剖析成都城水关系的适应性智慧;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功能维度三个方面,提出对当代生态城市实践的若干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唐有瑜  
一、研究背景尽管西方国家的金融投资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还没有形成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投资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方面,西方国家的经济处于复兴和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筹措大量资金,需要资本市场的能量释放;另一方面,金融工具和金融投资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静晗  邱霈恩  张佳琳  
转型社区在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重构过程中,成为城市中最为薄弱和容易受到风险冲击的单元,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难点。基于对社区韧性内涵与构成要素的梳理与讨论,以转型社区为研究场域,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治理四个维度分析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换过程中的过渡性与脆弱性,认为应通过内部增能与外部协力重塑转型社区因应内外部变化的吸纳、回应与创新能力,促进转型社区的城市融入与自我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小妹  贺传皎  
旧工业区改造是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重要潜力空间,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政策瓶颈。本文通过详细剖析这些瓶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陈红   马东辉   郭小东   王志涛   王威  
当代中国受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多种作用和影响,已进入高度风险的社会。作为风险社会形构的国土空间,其时空结构的形成必然蕴含着不断组构重建、互相融合的微观基础和机理。为了探索国土空间在不确定灾害事件影响下的自组织、自适应机制,为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提供结构和过程双重耦合的路径图式,引入韧性概念的来源——适应性循环模型,对国土空间系统“突变—涌现—适应”的动力和非动力涨落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具备适灾韧性特征的国土空间系统转换为韧性规划语言,搭建适宜于多层级系统韧性升级的“吸收—适应—转变”框架,以揭示国土空间系统在单一适应周期内的涨落过程、不同适应周期之间的层级关系和上下联系,实现对国土空间风险运行演进过程的空间映射。为国土空间韧性防灾专项规划提供交叉视角和路径支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江  徐世长  黄建新  
本文基于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的微观机制,构建了3个理论命题,将适应性预期、金融加速器效应与房价波动的内在机理联系起来,旨在从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投资市场上房价波动的决定因素出发,构建长期均衡的协整方程。在关于传导机制的模型设计中,选择了影响住房供给和需求的主要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探讨加入市场预期以后,深圳市住房价格波动是否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1)深圳市住房市场金融加速器效应明显,住房价格与国内贷款增速显著相关;(2)深圳市房价波动存在明显的适应性预期,金融政策对房价的作用受预期影响较大;(3)深圳市房价波动呈现出"持续性预期效应"、"持续性购买力效应"和"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佟玉权  韩福文  许东  
景观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是由工业区域(带)景观遗产、工业城市景观遗产、城市工业区景观遗产和工业建筑(群)景观遗产所构成的多层级结构系统。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区域范围内有着各层级的工业景观遗产类型,有不少工业景观遗产整体价值突出,保存较好。通过设立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区,制定各层级工业景观遗产的科学评估体系,将那些真正具有整体意义的工业景观遗产分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保护单位或优秀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保护序列,以实现工业遗产的完整性保护。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覃文超  
历经四十年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深圳近年来逐步出现产业空间过度房地产化的问题,削弱了深圳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作为深圳产业空间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其过度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引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在分析深圳城市更新的模式及其对产业空间产生的影响后,指出深圳应摒弃将产业空间作为“资产”全面推向市场的错误观念,而是将其作为“产业发展资源要素”准确理解,通过政府主导、连片升级改造,使其回归产业本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敏  周文波  程晓林  卢茜  李良松  
为了评价海绵城市的韧性,探究海绵城市韧性内涵及其特征,采用模糊德尔菲法建立海绵城市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5个维度和25个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以萍乡市的海绵城市为例,构建评价模型对海绵城市韧性进行评估,以验证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给出提高海绵城市韧性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