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4)
- 2023(10672)
- 2022(8032)
- 2021(6949)
- 2020(5401)
- 2019(12019)
- 2018(12485)
- 2017(22606)
- 2016(12607)
- 2015(13740)
- 2014(13720)
- 2013(12816)
- 2012(11577)
- 2011(10541)
- 2010(10496)
- 2009(9947)
- 2008(9902)
- 2007(8721)
- 2006(8393)
- 2005(7837)
- 学科
- 济(49382)
- 经济(49299)
- 管理(39854)
- 业(33238)
- 企(28234)
- 企业(28234)
- 业经(17377)
- 中国(16592)
- 农(15470)
- 方法(15166)
- 制(13019)
- 财(13005)
- 数学(12165)
- 数学方法(11919)
- 学(11774)
- 环境(11700)
- 产业(10505)
- 体(10308)
- 农业(10253)
- 划(9899)
- 地方(9809)
- 银(9680)
- 融(9657)
- 金融(9657)
- 银行(9653)
- 信息(9554)
- 行(9371)
- 理论(9311)
- 发(9129)
- 总论(8997)
- 机构
- 大学(178638)
- 学院(175497)
- 济(68903)
- 经济(67407)
- 研究(65525)
- 管理(64562)
- 理学(55282)
- 理学院(54587)
- 管理学(53423)
- 管理学院(53125)
- 中国(49723)
- 科学(41134)
- 京(39290)
- 财(34027)
- 所(33775)
- 农(33673)
- 研究所(30666)
- 中心(29500)
- 江(28518)
- 业大(27186)
- 农业(26380)
- 范(25857)
- 财经(25654)
- 师范(25499)
- 北京(24817)
- 院(24043)
- 经(23388)
- 州(22195)
- 经济学(21005)
- 师范大学(20772)
- 基金
- 项目(118531)
- 科学(94166)
- 基金(86523)
- 研究(85668)
- 家(77559)
- 国家(76917)
- 科学基金(65533)
- 社会(55159)
- 社会科(52045)
- 社会科学(52026)
- 省(45856)
- 基金项目(44740)
- 自然(42411)
- 自然科(41476)
- 自然科学(41459)
- 自然科学基金(40746)
- 教育(39841)
- 划(39328)
- 编号(34394)
- 资助(33857)
- 成果(29014)
- 重点(27507)
- 发(25912)
- 部(25650)
- 创(24811)
- 课题(24644)
- 国家社会(23680)
- 创新(23112)
- 科研(22611)
- 制(21999)
共检索到279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郎艺 张帆 尹俊 穆莞琴 冼文愫
数字化变革是当下大多数企业的必经之路,员工对数字化变革的支持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了员工中庸思维与员工数字化变革支持行为(简称为员工数字化变革支持)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基于对57名团队领导者及其314名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本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庸思维通过员工的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数字化变革支持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环境动态性和团队变革氛围正向调节这一关系。具体而言,环境动态性越高或团队变革氛围越强,中庸思维通过学习目标导向对员工数字化变革支持的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唐春勇 周昂 邓婷 赖彦钊
作为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对员工的工作动机、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在中国本土文化情境下,关于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影响员工主动变革行为鲜有文献涉及。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能力—动机—机会(AMO)”框架,探讨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三阶段349份有效样本的分析发现,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工作重塑在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主动变革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庸思维会进一步强化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主动变革行为间关系,且该调节效应会被工作重塑中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维安 刘振杰 顾亮
IPO定价不仅可能受到定价制度、承销商声誉、风险投资者参与的影响,还可能受到作为公司核心的董事会过往IPO定价经历的影响。本文以2004—2012年实施IPO的762家公司为样本,基于中庸思维和团队极化的视角,检验了董事过去的IPO定价经验对本次定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董事经历的平均IPO定价溢价较高时,本次IPO定价溢价会显著降低;当董事经历的平均IPO定价溢价较低时,本次IPO定价溢价会显著升高,从而证实了中庸思维在董事会IPO定价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还发现董事长两职合一、政治关联身份会削弱IPO定价决策过程中中庸思维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思维的视角对公司IPO定价行为进行了理论解释,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江茹
创新来源于一定的文化情境,根植于文化情境的认知思维以及价值观对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庸文化,以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对中庸思维、知识共享、团队—成员交换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进行研究。通过210份主管和员工配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庸思维对创新行为产生"倒U型"影响;中庸思维对知识共享产生"倒U型"影响,知识共享是中庸思维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传导机制;团队—成员交换正向调节中庸思维和知识共享的关系,平缓了"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对于管理员工中庸思维、分享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以及促进员工创新等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红丹 郭利敏
以往有关双元领导的影响结果研究多聚焦于创造力、创新变量,却忽视了个体行为这一典型后果。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讨双元领导对员工前瞻行为的影响,并检验领导认同的中介作用及员工中庸思维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以421份追踪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和条件性间接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双元领导与员工前瞻行为显著正相关,领导认同在此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庸思维显著调节双元领导通过领导认同影响员工前瞻行为的间接效应,表现为这一间接效应对于高中庸思维的员工而言相对较强,对于低中庸思维的员工而言相对较弱。因此,为促进员工前瞻行为,管理者应积极展示双元行为,激发员工的认同感,并培养员工的中庸思维。
关键词:
双元领导 领导认同 前瞻行为 中庸思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士健 高文超 权英
差序式领导是华人企业组织中普遍存在且蕴含独特文化价值的领导风格,对提高员工创造力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基于347份实证调查数据,构建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检验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差序式领导有利于员工创造力发挥;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差序式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庸思维在差序式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部分调节作用通过创造力自我效能感进行中介传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晖 夏格 邓舒
差错既是一种负面工作行为,又是一种有效反馈信息,更是思考和创新的基础,组织如何处理差错对于创新型和学习型组织而言至关重要。中庸思维作为中国文化背景下人际互动时较为突出的思维方式,研究其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检验了差错管理气氛、团队成员交换、中庸思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关系,发现差错管理气氛和团队成员交换有利于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团队成员交换在差错管理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中庸思维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晖 夏格 邓舒
差错既是一种负面工作行为,又是一种有效反馈信息,更是思考和创新的基础,组织如何处理差错对于创新型和学习型组织而言至关重要。中庸思维作为中国文化背景下人际互动时较为突出的思维方式,研究其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检验了差错管理气氛、团队成员交换、中庸思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关系,发现差错管理气氛和团队成员交换有利于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团队成员交换在差错管理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中庸思维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于低中庸思维员工而言,差错管理气氛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建勋 凌媛媛 刘松博
中庸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突显的思维方式之一,近年来在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但是将中庸思维应用于领导理论并分析高层领导者的中庸思维对组织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却很鲜见。本文以高层领导者的中庸思维为自变量,在对其概念进行归纳和界定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论证了其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组织两栖导向在其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和不同情境条件下组织两栖导向对组织绩效影响程度的变化,并运用中国企业层面的数据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高层领导者的中庸思维对组织两栖导向和组织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两栖导向在中庸思维与组织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员工间的联结性与部门间的相依性在两栖导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鹏 蔡双立
员工建言作为角色外组织公民行为,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提升组织绩效与创新绩效,推动组织变革。本文探究建言行为的激励内化过程与机制,考察领导、个体和文化价值观三个层面要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与范围,并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家长式领导通过上司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间接影响员工建言,其中心理安全感是建言行为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中庸思维正向调节上司支持感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高中庸水平的员工更容易在上司支持感的作用下提出促进型建言,而这一调节效应在心理安全感和建言行为的关系中并不显著。本文采用的跨层次研究有助于理解建言行为的触发、认知和决策过程以及建言理论本土文化的适用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郎艺 尹俊
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对构建本土领导力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现有关于中庸在领导力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中庸领导行为的构念,并从全面分析性相关行为、权变整合性相关行为、和谐共生性相关行为三个维度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讨论了中庸领导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即中庸领导行为依次通过团队反面信息搜寻和行为整合,以及团队决策全面性对团队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技术不确定性负向调节中庸领导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需求不确定性正向调节中庸领导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最后讨论了该理论模型的贡献和实践意义,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艳虹 范盈盈
文章旨在研究个体―组织匹配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结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从个体和组织层面探讨极具中国特色的员工中庸思维和组织差序氛围的调节作用。基于对506名不同层次员工的调查研究发现:个体需要―组织供给匹配和工作要求―个人能力匹配均积极影响创新行为;中庸思维在个体―组织匹配两个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差序氛围弱化要求―能力匹配对员工创新的影响,但不调节需要―供给匹配和创新行为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倩倩 樊耘 李春晓
文章结合目标导向与权力动机构建了一个整合模型,揭示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220份员工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学习目标导向、绩效目标导向在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权力动机正向调节组织支持感与绩效目标导向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强化了绩效目标导向在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不但丰富了员工创新行为的相关理论研究,而且对组织创新管理实践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建坤
孔子“中庸”思维方法 ,是通过“中”、“和”范畴显示事物对立面同一性、质量互变关节点 (度 )的辩证思维方法 ,其“和实生物”、“叩其两端”、“君子时中”、“和为贵”等思想 ,为孔子建立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方法论 ,具有时代性 ;同时 ,为反对“蔽于一曲而闳于大理”的片面性 ,树立辩证法全面性世界观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又具有真理性。孔子“中庸”思维方法 ,对现代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经营环节管理、组织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等内在矛盾的认识和解决 ,同样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孔子 “中庸”思维方法 企业矛盾管理
[期刊] 求索
[作者]
朱汉民
中庸之道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既是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又是中国传统的基本思维方式。在上古文献《六经》体系中,就保留了当时的中道思想,体现出中道与宗教礼仪之间的密切联系。到了春秋战国的轴心文明时期,早期儒家从《六经》之"中"提升出系统的中庸思想,但是保留了与"礼"相通的经验特点。儒家学者建构中庸之道学术体系时,表现出了一系列独有的思维特征,它既是主客合一的,也是知行合一的,还是天人合一的。
关键词:
中庸之道 儒学 《六经》 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构——教育信息化思维与实践的变革
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心理安全感和感知组织目标清晰度的作用
发展性反馈对大学生新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学习目标导向和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作用
CEO变革型领导行为、数字化能力与竞争优势: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知识共享与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的作用
悖论式领导对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员工特质正念的调节作用
自主支持对员工创新的跨层次影响机制——团队和领导双向学习的作用
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
数字变革型领导力对员工数字化转型开放性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教练型领导、双元学习与团队创造力:团队学习目标导向的调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