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
2023(1082)
2022(889)
2021(853)
2020(785)
2019(1633)
2018(1729)
2017(2884)
2016(1912)
2015(2198)
2014(2274)
2013(2092)
2012(2056)
2011(1777)
2010(1845)
2009(1646)
2008(1588)
2007(1610)
2006(1380)
2005(1238)
作者
(5704)
(4795)
(4678)
(4418)
(3050)
(2230)
(2175)
(1885)
(1858)
(1805)
(1678)
(1662)
(1655)
(1616)
(1597)
(1436)
(1424)
(1374)
(1349)
(1342)
(1300)
(1247)
(1211)
(1151)
(1140)
(1129)
(1067)
(1032)
(1028)
(1023)
学科
管理(4760)
(4367)
经济(4358)
(3610)
(2907)
企业(2907)
中国(2258)
(1954)
银行(1943)
(1863)
(1708)
(1679)
(1631)
金融(1631)
(1625)
理论(1613)
(1494)
方法(1373)
教育(1248)
教学(1217)
业经(1131)
(1127)
地方(1073)
数学(1011)
(998)
制度(994)
数学方法(987)
农业(972)
技术(969)
(918)
机构
学院(23374)
大学(22572)
研究(9579)
中国(7937)
管理(7607)
(7225)
经济(6927)
科学(6472)
理学(5793)
(5785)
理学院(5726)
管理学(5574)
管理学院(5540)
(5393)
(5143)
研究所(4922)
中心(4455)
(4346)
技术(4302)
业大(4258)
(4171)
(4114)
北京(3922)
农业(3878)
(3728)
(3583)
职业(3336)
研究院(3202)
(3113)
师范(3082)
基金
项目(15349)
研究(11824)
科学(10894)
基金(9017)
(8522)
国家(8421)
(6951)
科学基金(6292)
社会(5842)
教育(5715)
(5658)
社会科(5454)
社会科学(5454)
编号(5325)
成果(4845)
课题(4674)
基金项目(4544)
资助(3924)
自然(3855)
(3817)
重点(3734)
自然科(3728)
自然科学(3724)
(3708)
自然科学基金(3654)
(3368)
科技(3329)
体系(3279)
(3258)
计划(3129)
期刊
(8644)
经济(8644)
研究(7461)
中国(6815)
教育(5199)
学报(5034)
(4661)
科学(4116)
(3720)
大学(3611)
学学(3338)
(3098)
金融(3098)
农业(3074)
技术(3012)
管理(2790)
林业(2493)
职业(2200)
(1995)
图书(1649)
(1573)
论坛(1573)
科技(1551)
业经(1534)
技术教育(1487)
职业技术(1487)
职业技术教育(1487)
业大(1381)
统计(1378)
(1287)
共检索到40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紫阳  徐建华  李火根  於朝广  殷云龙  
为了解分别选育于1979,1993,2004年的3期中山杉Taxodium‘Zhongshanshan’无性系的扦插生根能力差异,研究了清水对照(ck),1 000 mg·L-1吲哚乙酸、1 000 mg·L-1萘乙酸、2 000 mg·L-1吲哚乙酸、2 000 mg·L-1萘乙酸、1 000 mg·L-1吲哚乙酸和1 000 mg·L-1萘乙酸1:1混合液、2 000 mg·L-1吲哚乙酸和2 000 mg·L-1萘乙酸1:1混合液分别处理下中山杉302,118,405 Taxodium‘Zhongshanshan 302,118,405’的生根率、生根数量、最大根根长和最大根基茎。结果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孝丑  
对 2 1 7个福建省杉木优良无性系 4个年度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对各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各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在无性系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遗传测定 ,从 2 1 7个优良无性系中评选出 2 3个速生优良无性系 ,与杉木第 1代种子园子代相比 ,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具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增产效果 ,适宜于在福建省北部或其他生态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应用。表 5参 4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晨  张俊红  张苗  许雯婷  楼雄珍  童再康  
【目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外植体丛芽分化能力强而芽伸长不足。为探索分段培养过程中的柳杉不定芽诱导与增殖、伸长培养及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建立柳杉分段培养的高效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20年生柳杉优良无性系的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段培养的组培体系。柳杉外植体分段培养再生体系主要包括丛生芽诱导、伸长、生根及移栽等步骤。【结果】(1)在3种基本培养基(MS、DCR和WPM)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吲哚丁酸(IBA)及水解酪蛋白(CH),3个柳杉无性系均能诱导出不定芽,但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以WPM+1.00 mg·L-16-BA+0.10 mg·L-1IBA中不定芽诱导率(100%)和增殖系数(9.13)最高。(2)高质量浓度激素培养基与低质量浓度激素培养基交替分段培养方式对柳杉无性系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效果良好,有效枝条增长率可达到456.87%。(3)柳杉无性系离体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DCR+0.10 mg·L-1 IBA,且3个无性系生根率最高可达100%。(4)生根的无菌苗移栽至V(泥炭)∶V(蛭石)=1:1的混合基质,经过15-20 d炼苗,成活率高达96.70%,繁殖潜能达3 865株·母株-1·a-1。【结论】柳杉分段培养的组培模式极大提高了柳杉组培再生效率,有助于柳杉优良品种的工业化育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於朝广  殷云龙  
优良无性系‘落羽杉中山302’和‘中山杉118’分别于2002和2006年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认定。这2个良种均为通过人工授粉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其生长快、树形挺拔、主干通直圆满、耐湿耐盐碱、抗风力强、适应性广,可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栽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芳  马显达  陈娟  左显东  
In order to propagate and cultivate Sequioa sempervirena,taking 63 clones introduced from France as samples,the study on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of tissue culture of Sequioa sempervirens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sample preparing,explant differentiation inducting,bud propagating,and root g...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小红  周艳威  张元莉  施季森  郑仁华  陈金慧  
以杉木成年优良无性系的无菌组培苗为外植体,研究激素、活性炭等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接种方式对杉木增殖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6-BA浓度为1.5 mg·L-1时能有效促进不定芽增殖,但继续添加则起抑制作用,并容易引起玻璃化;去除顶端优势的接种方式能将不定芽的增殖效率提高一倍多;不同的基因型间平均不定芽数相差1;BA、KT、NAA的组合使用较单一激素使用有利于不定芽的伸长,适量的活性炭有利于杉木不定芽的伸长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进  祝晨辰  欧阳磊  施季森  
【目的】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开展柳杉的组织快繁技术研究,为柳杉优良无性系的增殖扩繁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柳杉不同无性系无菌苗的嫩茎为外植体,采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的L9(34)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6个柳杉无性系植株的芽增殖能力和3个柳杉无性系植株的生根能力进行比较。【结果】6个柳杉无性系均能形成丛生芽,但不同无性系的芽增殖能力有很大差异。精1#无性系不定芽增殖系数最高,为5.00;011#,3#和70#无性系的芽苗颜色翠绿、健壮,芽增殖水平也较高;而59#和68#无性系的芽增殖系数为3.10和3.28,芽增殖效果较低,生长状况较差。对6个无性系芽增殖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承开  
对 4块试验地 10 7个杉木无性系在造林后第 2~ 6a、8~ 9a、13~ 15a时进行每木调查 ,计算各试验地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试验地各无性系遗传力的平均值及遗传变异系数 ,分析其树高和胸径的年 -年表型相关、遗传相关 ;不同林龄树高和胸径与 1999年单株材积的相关。通过分析计算得出 :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是可以在早期进行的 (但不宜在造林后 2~ 3a时进行 ) ,其初选年龄应是造林后 5~ 6a ,精选年龄在 8~9a。如果选择年龄过早 ,普遍存在着错选和漏选的问题。在 8~ 9a时入选的无性系其增益较高 :树高、胸径、材积实际增益分别是 17 87%、2 3 4 6 %、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明  何贵平  曹高铨  程亚平  罗修宝  翁春媚  
20世纪90年代,我国南方营造了大量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速丰林,但由于忽视了良种的耐贫瘠特性,致使约30%的杉木人工林不能成林,约20%的人工林不能成材;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勇平  孙鸿有  冯建民  张建章  冯建国  吴隆高  
分别以未经遗传改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普种、多系种子园(1代、1.5代和2代种子园)为对照,连续4 a采集种子,测定种子品质,连续2 a营建试验林,进行2(a)次4地点5重复的子代遗传测验,对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的遗传改良增益,反交效应以及遗传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系种子园种子品质现实增益为6.76%~20.44%,除涩籽率外,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生活力和种子活力均优于多系种子园;子代生长在6年生时的材积现实增益达46.14%,比多系种子园大10.63%~21.10%。种子品质和子代侧枝性状的正交与反交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子代生长、高径比和冠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国武  钟文斌  乌云塔娜  谭晓风  杜天真  
采用ISSR分子标记,以1个普通油茶实生苗作为对照,对我国南方1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从99条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16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为114个,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4.44%。基因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GD)为0.419,其中优良无性系与对照之间的GD值相对较大,平均为0.58。聚类结果表明,油茶优良无性系与普通油茶实生苗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同时也较准确地进行了各优良无性系的分子鉴别,为油茶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黎章矩  钱莲芳  戴文圣  汪祖潭  骆文坚  许树洪  喻卫武  
山茱萸为传统珍贵中药材,长期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种内性状变异十分复杂。通过在自然资源中进行优良单株初选、复选和无性系测验等育种程序,筛选出果大皮厚,干出皮率高,加工性能好等综合性状优良的10个无性系,早期(4~7a)产量(干皮)超过71个参试无性系平均值的24 66%~82 44%;另选出特早熟及高含糖量无性系各1个,其中11个无性系于2002年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进行命名。表2参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安智  杨途熙  
根据8年生泡桐胸径、树高和材积等性状的早晚期相关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算出的年选择效率表明:以3年生胸径估计12年时胸径和材积;以3年生胸径和树高估计15年时材积,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5857~0.6360)和最高的选择效率(1.90~2.54),说明当泡桐无性系树龄达3年时即可根据胸径和树高进行早期选择;材积早晚期相关不显著,不宜作为早期选择的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乔来秋  荀守华  何洪兵  陈纪香  王玉祥  高冬梅  
从黄河三角洲自然分布的中国柽柳中选出的2个无性系和从新疆引进的13种柽柳,以中国柽柳为对照,进行无性系遗传测定。通过对4年生3片区域试验林存活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的调查及统计分析,证明东柽1号、2号两个无性系表现最好。在土壤含盐量3.2~4.6 g.kg-1的立地条件下,东柽1号、2号存活率均达88.3%;东柽1号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大于对照17.6%、75.1%,东柽2号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大于对照36.2%、28.4%;同时,观测研究了东柽1号、2号优良无性系的生物学特性。4年生柽柳在3地点的树高遗传力分别为0.90、0.89、0.83,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92、0.96、0.94。对柽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暴甜  苏淑钗  高赫  陈一帆  
近年来,毛梾作为油料树种,其果实油用价值被逐步开发利用,但因优株材料数量有限,传统的实生苗繁殖变异系数大,而无性繁殖技术尚不成熟,繁殖系数低,难以满足短期内提供大量苗木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毛梾组培体系达到快速繁殖目的。目前对毛梾组培的研究仅到初代培养,污染率高诱导率低,生产中无法应用。本试验以结果盛期的优良单株为试材,选用一年生休眠枝水培出的新梢为外植体,进行毛梾优良无性系组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式为2%次氯酸钠消毒15 min,污染率4.4%;最适基本培养基为DKW培养基,试管苗生长良好,叶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