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4)
- 2023(9737)
- 2022(8845)
- 2021(8425)
- 2020(7015)
- 2019(16410)
- 2018(16528)
- 2017(32159)
- 2016(17668)
- 2015(20032)
- 2014(20293)
- 2013(19985)
- 2012(17992)
- 2011(16009)
- 2010(15830)
- 2009(14226)
- 2008(13614)
- 2007(11550)
- 2006(10111)
- 2005(8595)
- 学科
- 济(67300)
- 经济(67224)
- 管理(48947)
- 业(45673)
- 企(37920)
- 企业(37920)
- 方法(31978)
- 数学(27800)
- 数学方法(27446)
- 农(18444)
- 中国(17469)
- 地方(16812)
- 财(16119)
- 学(15391)
- 业经(14525)
- 农业(12355)
- 理论(11591)
- 环境(11354)
- 和(11235)
- 制(10712)
- 贸(10504)
- 贸易(10498)
- 技术(10271)
- 务(10202)
- 财务(10141)
- 财务管理(10126)
- 易(10113)
- 划(9739)
- 企业财务(9596)
- 教育(9244)
- 机构
- 大学(242270)
- 学院(241295)
- 管理(99174)
- 济(88781)
- 经济(86505)
- 理学(86357)
- 理学院(85368)
- 管理学(83792)
- 管理学院(83369)
- 研究(78641)
- 中国(56863)
- 京(52913)
- 科学(51453)
- 财(39200)
- 所(38899)
- 农(38140)
- 业大(38097)
- 中心(36150)
- 研究所(35730)
- 江(34006)
- 北京(33687)
- 范(33110)
- 师范(32796)
- 财经(31899)
- 农业(29767)
- 院(29396)
- 经(29004)
- 州(28804)
- 师范大学(26633)
- 技术(25802)
- 基金
- 项目(172882)
- 科学(134885)
- 研究(125559)
- 基金(123920)
- 家(107764)
- 国家(106857)
- 科学基金(92176)
- 社会(76159)
- 社会科(72030)
- 社会科学(72011)
- 省(68053)
- 基金项目(67519)
- 自然(62029)
- 自然科(60540)
- 自然科学(60524)
- 自然科学基金(59363)
- 划(57781)
- 教育(57249)
- 编号(52123)
- 资助(51118)
- 成果(41185)
- 重点(38055)
- 部(37181)
- 发(36397)
- 课题(35615)
- 创(35391)
- 科研(33106)
- 创新(32924)
- 大学(32247)
- 项目编号(31643)
共检索到342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冀曼 许靖涛
本文以中山市小榄镇"旧城河涌——水色匝"为研究客体阐述了其滨水空间更新规划内容,首先分析了"水色匝"面临的问题,其次划定改造范围及确定规划改造目标,最后提出了总体改造策略及三个层次的规划设计体系,希望此种针对旧城滨水空间的改造规划思路及规划体系能对相似的规划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山小榄镇 旧城河涌 滨水空间 改造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朝隆 陈烈 金丹华
现代产业的竞争已由企业层面扩展到了产业链层面,产业链逐渐成为区域产业和经济分析的有力工具。但由于产业链的研究起步不久,目前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文章对区域产业链的概念、形成与演变因素等进行了探讨,并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社会政治环境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对区域产业链的形成与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产业链 区域 小榄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俊浙 黄幼朴 黄勤
半城市化地区属城乡过渡型社区类型,具有政府与社区"共治"和"共建"的特征,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半城市化地区向城市化地区顺利转变。以温州柳市旧城为例,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半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思路,一是规划理念上要从空间管控到促进多元共治转变,二是规划建设方式上要从政府主建到多元主体共建转变,以形成城市规划与社会管理相统一、政府和社区相协同的更新规划新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俊浙 黄幼朴 黄勤
半城市化地区属城乡过渡型社区类型,具有政府与社区"共治"和"共建"的特征,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半城市化地区向城市化地区顺利转变。以温州柳市旧城为例,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半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思路,一是规划理念上要从空间管控到促进多元共治转变,二是规划建设方式上要从政府主建到多元主体共建转变,以形成城市规划与社会管理相统一、政府和社区相协同的更新规划新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盛妍艺
专业镇在持续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经验特色或典型模式。本文首先从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集聚协同创新发展实践出发,将其所获得的有效经验和成功做法进行总结归纳并上升为一种创新发展模式;而后理论构造了一个专业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协同创新价值网链平台模型,以赋予专业镇或区域行业一定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最后提出了八项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专业镇集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晓甦 周春燕
经济发达地区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严峻问题,认为其小城镇应建设中心商务区,并认为商务功能具有对现代工业型小城镇经济建设、产业转移和城镇建设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如何进行中心商务区设计模式,进而创新我国工业型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供示范。
关键词:
经济发达地区 镇域中心商务区 商务区功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琳 许学强 于伟 王萍 何化忠
以中山市小榄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榄镇由一个传统的居民点集聚中心,转变为珠江三角洲典型的工业城镇,再发展成为中山市北部组团的核心城镇的过程中中心区位的变迁及形成原因,提出了确定城镇中心最佳区位点的三种典型模式,即服务效率追求型、道路交通影响型和均衡发展型。
关键词:
中心区位 变迁 小榄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交国 杨永春
通过对兰州旧城区的研究,提出兰州旧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结构形态,指出尽管兰州城市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但是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对旧城区的人口、产业、交通、空间结构进行整合优化,兰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关键词:
兰州 旧城区 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百平 蒋频元
通过分析中山市小榄镇的信用环境状况、信用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剖析建设良好信用环 境的途径以及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建设信用环境工作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与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信用环境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 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湘闽 买炜
在当前社会需求动态化和利益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旧城更新规划的实施管理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格的要求。然而以往旧城更新规划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力技术手段的支持,常常陷入规划决策科学性与管理效率丧失的困境。论文根据这一现实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GIS技术在旧城更新实施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并且展望了它在未来该领域中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前景。
关键词:
旧城更新规划 实施管理 GIS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小敏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速推进,旧城更新日益成为城市规划所要注目的焦点。立足于社区本位的公众参与,将有利于弥补大规模拆迁与房地产商开发或会造成的缺陷。
关键词:
城市规划 旧城更新 社区 公众参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俊宴 潘奕巍 史宜
规划与设计导则是城市规划与设计成果法令化的形式,既是行为的先导,又是遵守的法则。本文针对旧城更新的规划类型特点,从土地集约利用的视角分析空间发展三类制约因子,提出各项控制要素,进而构建层次分明、便于操作的导则编制方法,有限的、理性的弹性控制城市旧城空间的发展,为旧城更新提供可读、可视的技术参照依据。
关键词:
旧城更新 导则编制 土地集约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亮平 赵茜
促进社区发展成为近年来发达国家旧城更新的重要目标。政府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支持,赋予社区权力并鼓励社区参与旧城更新,减少由单纯物质更新引发的居住分异、社区衰败问题。以美国"社会建筑"和日本"造街活动"为例,评介发达国家旧城更新由物质层面转向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划要素及实施策略,通过研究指出我国应从调整规划角色、完善政策制度和构建多元组织机构等方面实现旧城更新规划走向社区发展的新路向。
关键词:
旧城更新 社区发展 社会建筑 造街活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洁
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城市发展观往往会导致城市人文主义缺失和历史观淡漠,文化退让将引发某种错位的城市发展逻辑。在城市的发展和外迁中,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就曾经历被遗忘、被破坏、被恶化等令人遗憾的生存遭遇。现阶段旧城改造项目的重启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认同问题,通过梳理城市历史,挖掘城市符号,重塑城市集体记忆,打造新的城市名片。旧城改建的发展思路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保育工程,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历史文化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和活化传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云刚 靳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期,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凸显,而区划调整是其最常用的行政手段之一。区划调整带来土地的快速非农化,但同时也带来了虚假城市化、被动城市化等诟病。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中山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地方政府采取区划调整推动地区发展的时效性,并以此为基础,定义了"区划调整先导型城市化"的概念。即以区划调整为先导,带动乡村地区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社会管理、居民意识等的城市化转型。这种转型过程在短期来看是"虚假"的,但从长时段来看则是一种由虚假→部分真实→真实的渐进城市化过程。对于该结论的普适性,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