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3)
- 2023(14499)
- 2022(12481)
- 2021(11860)
- 2020(10132)
- 2019(23385)
- 2018(23384)
- 2017(44386)
- 2016(24138)
- 2015(26905)
- 2014(26797)
- 2013(26475)
- 2012(24104)
- 2011(21356)
- 2010(21569)
- 2009(20318)
- 2008(20487)
- 2007(17953)
- 2006(16208)
- 2005(14549)
- 学科
- 济(95578)
- 经济(95440)
- 业(88971)
- 企(87613)
- 企业(87613)
- 管理(86748)
- 方法(44083)
- 数学(34125)
- 数学方法(33610)
- 财(32925)
- 业经(27900)
- 务(23826)
- 财务(23756)
- 财务管理(23719)
- 中国(23364)
- 企业财务(22541)
- 制(22231)
- 农(21508)
- 理论(20692)
- 学(19501)
- 技术(19030)
- 和(18697)
- 划(16871)
- 体(16634)
- 地方(16446)
- 贸(16438)
- 贸易(16423)
- 策(16017)
- 易(15972)
- 银(14377)
- 机构
- 大学(340641)
- 学院(338567)
- 管理(139078)
- 济(131486)
- 经济(128505)
- 理学(119561)
- 理学院(118227)
- 管理学(116178)
- 管理学院(115527)
- 研究(108942)
- 中国(84373)
- 京(73670)
- 科学(66954)
- 财(65233)
- 所(54474)
- 江(51361)
- 财经(50931)
- 中心(49776)
- 农(49139)
- 研究所(49001)
- 业大(48028)
- 北京(46994)
- 经(46176)
- 范(44206)
- 师范(43815)
- 州(41346)
- 院(39754)
- 农业(38123)
- 经济学(37830)
- 财经大学(37740)
- 基金
- 项目(223953)
- 科学(176958)
- 研究(165001)
- 基金(163211)
- 家(141165)
- 国家(139864)
- 科学基金(121737)
- 社会(102927)
- 社会科(97346)
- 社会科学(97315)
- 省(86879)
- 基金项目(86421)
- 自然(80372)
- 自然科(78579)
- 自然科学(78559)
- 自然科学基金(77161)
- 教育(76328)
- 划(72617)
- 编号(67591)
- 资助(67201)
- 成果(55394)
- 重点(49267)
- 部(49132)
- 创(47429)
- 课题(46050)
- 发(45749)
- 创新(43992)
- 项目编号(43179)
- 教育部(42654)
- 科研(42498)
- 期刊
- 济(151781)
- 经济(151781)
- 研究(103026)
- 中国(68938)
- 管理(57810)
- 财(54679)
- 学报(52047)
- 科学(48631)
- 农(43821)
- 教育(42303)
- 大学(40386)
- 学学(37535)
- 技术(31705)
- 农业(29867)
- 融(29811)
- 金融(29811)
- 财经(25680)
- 业经(24546)
- 经济研究(23326)
- 经(21982)
- 问题(18474)
- 图书(18143)
- 技术经济(17973)
- 业(17092)
- 理论(16813)
- 现代(16124)
- 科技(16123)
- 财会(16111)
- 版(15587)
- 实践(15226)
共检索到513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宁伟 张丽华
尽管针对领导和国企改革的研究较为丰富,但目前对于两者的情境结合仍然存在两大"黑箱"。一是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研究与解释不足;二是对中层领导者在国企改革中"承上启下"的机制观察与探索不足,未能充分展现其所起作用。本文采取多案例研究的方法,运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式追踪了2010-2013年两家不同领域国企的4家绩效较好分支机构的主要中层领导者在改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层领导者必须具备积极开明、认真负责的领导特质。从领导行为上看,中层领导者的沟通协调能力、业内资历经验、顾问权威影响和考核方式选择等对于国企改革能否顺利实施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业安 黄国宾 何浩然 刘曼微
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当中,领导者的榜样真能够起作用吗?本文在公共品博弈中引入了环境不确定性和信息反馈这两个变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领导者榜样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领导者榜样失效的原因在于好的领导者遇到了坏的追随者,而好的追随者则遇到了坏的领导者。策略不确定性估计在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决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领导者与追随者的行为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领导者是超完美条件合作者,而追随者是非完美条件合作者。对环境不确定性的高估是普遍存在的,但环境不确定性估计并不总是能够影响决策。信息的过度封锁与过度披露都不利于领导者榜样发挥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梦学 吴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业安 黄国宾 何浩然 刘曼微
个人领导者与集体领导者孰优孰劣?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将极具现实意义,并且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一个领导者榜样的标准线性公共品博弈框架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个人领导者和集体领导者的捐赠和估计行为,以及个人领导者下和集体领导者下追随者的捐赠行为,我们发现个人领导者比集体领导者更有利于公共品的供给。我们的发现对现实中的组织设计和管理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宜云
本文在实际改制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国企改制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深层思考。作者认为,价值创造(EV A)在我国中小国企改制过程中能发挥特别的作用;在中小国企改制中适当导入“并购式”改制,就更加有利于实现价值创造;如果从更深层次考虑,倡导“市场驱动”型的并购式改制,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甚至在适当的时候引入M BO基金,将对中小国企改制实现价值创造有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
国企改制 价值创造 并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曦 宋合义 谭乐
首先研究高层管理团队3个子维度各自的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把3个子维度两两结合,进一步采用分组回归分析和简单斜率显著性检验等方法考查两种情景的交互作用是如何调节领导者行为风格与绩效之间关系的。
关键词:
行为风格 高层管理团队 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小波 黄菊英 任家华
市值管理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在国企引入市值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市值管理有助于促进国企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与监管机制改革,有利于加快国企资产证券化,提升国企的资本整合能力。
关键词:
市值管理 国企改革 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鸣鹏 王辉
本研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思维的思想和理论以及相关研究,综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辩证领导行为的概念并探讨了企业高管的辩证领导行为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高管的辩证领导行为包含7个维度:预判趋势、适时调整、因材施教、权衡矛盾、恩威并施、推进协调以及全局管理。我们进一步提出了高管的辩证领导行为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及其机制。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企业高管 辩证思维 领导行为 中国情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鸣鹏 王辉
本研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思维的思想和理论以及相关研究,综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辩证领导行为的概念并探讨了企业高管的辩证领导行为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高管的辩证领导行为包含7个维度:预判趋势、适时调整、因材施教、权衡矛盾、恩威并施、推进协调以及全局管理。我们进一步提出了高管的辩证领导行为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及其机制。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企业高管 辩证思维 领导行为 中国情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云 李善民 王彩萍
在过去20多年里,大量的国内知名企业在外资并购中成为了被收购的目标企业。这些企业为什么要选择出售的方式获取成长?在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并购中,政府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为回答这两个问题,文章以目标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0个案例的一手和二手资料的分析发现,目标企业自身面临的战略障碍是影响其选择出售的直接动因,而政府各种干预手段所形成的机会窗口则是影响企业出售决策的关键外部力量。出售机会窗口形成缘于中国特殊发展时期的政策优惠和有限的指标划拨。因此,政府作为影响企业出售抉择的重要外生力量,建议政府对自己在外资并购中的角色和介入程度进行再定位。
关键词:
外资并购 战略障碍 政府干预 机会窗口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敬伟 韩静 何一清 田志凯
作为创业研究的新兴流派,创业认知研究关注创业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已有研究显示,创业者能否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认知变革,是其新企业能否成功适应环境的关键。虽然有学者从信息加工视角对创业者认知形成与变革等议题做出相关探讨,现有文献对创业者认知变革过程却缺乏相对完整的解释逻辑。鉴于此,文章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环境扫描-信息加工-认知变革"的概念框架,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创业者识别和利用机会过程中的认知变革进行了经验探究。研究发现:第一,模式识别是创业者信息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相关决策情境因素共同影响信息加工方式的选择;第二,基于不同模式识别的信息加工会对创业者认知变革产生差异化影响。几个研究命题有助于从模式识别和信息加工方式两个互补的方面揭示创业者及其新企业适应环境的认知机制,对于创业决策理论与实践均有重要启发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国企机构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围绕改革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围绕改革增强支委议事前瞻性、组织党员干部改革当前勇担当和激发员工训练、工作中积极性来确保改革中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和本单位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战斗堡垒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敏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阐明了新一轮企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基本思路和重要任务,虽然着墨不多,但体现了我国企业改革的连续性以及当期要改革的着眼点和突破点,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新一轮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思路。目前从媒体报道来看,许多省市纷纷推出了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以国资管理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为重点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一些中央和地方的大型国企也推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设计方案。应当说,新一轮企业改革已跃然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