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6)
2023(16383)
2022(14366)
2021(13720)
2020(11523)
2019(26355)
2018(26118)
2017(49216)
2016(26944)
2015(30615)
2014(30477)
2013(29842)
2012(27430)
2011(25062)
2010(25075)
2009(23607)
2008(23154)
2007(20420)
2006(18114)
2005(16198)
作者
(78412)
(64818)
(64810)
(61505)
(41505)
(31199)
(29370)
(25483)
(24843)
(23266)
(22193)
(22101)
(20695)
(20586)
(20307)
(20065)
(19222)
(19181)
(18552)
(18502)
(16250)
(16049)
(15710)
(14910)
(14613)
(14413)
(14376)
(14295)
(13132)
(12779)
学科
(106639)
经济(106482)
管理(77372)
(69841)
(58900)
企业(58900)
方法(48251)
数学(40956)
数学方法(40264)
中国(31389)
(27925)
(26925)
(25713)
业经(23340)
(22197)
(21223)
贸易(21206)
(20660)
理论(19816)
地方(19631)
农业(18093)
(17967)
(17559)
银行(17517)
(16839)
金融(16836)
环境(16813)
(16762)
(16226)
财务(16132)
机构
大学(390328)
学院(384780)
(151034)
经济(147575)
管理(146230)
研究(133253)
理学(125579)
理学院(124103)
管理学(121522)
管理学院(120843)
中国(101804)
(85448)
科学(83600)
(70837)
(67705)
研究所(61580)
(60621)
中心(60086)
业大(56295)
财经(56244)
(55830)
北京(54976)
(53407)
师范(52915)
(51048)
(48427)
农业(47498)
经济学(45843)
(45765)
师范大学(42909)
基金
项目(256883)
科学(200834)
研究(187462)
基金(185968)
(162822)
国家(161483)
科学基金(137396)
社会(116979)
社会科(110657)
社会科学(110631)
(97606)
基金项目(97202)
自然(89402)
自然科(87196)
自然科学(87171)
教育(86842)
自然科学基金(85570)
(83835)
资助(78296)
编号(76170)
成果(63635)
重点(57787)
(57002)
(53899)
课题(53276)
(52242)
科研(48862)
创新(48809)
教育部(48792)
大学(48438)
期刊
(169638)
经济(169638)
研究(118189)
中国(77219)
学报(64177)
科学(58230)
(55294)
管理(55122)
(54288)
大学(48669)
教育(47697)
学学(45230)
农业(38513)
技术(33743)
(32785)
金融(32785)
财经(28294)
经济研究(27183)
业经(25838)
(24300)
图书(22777)
问题(21892)
(20218)
(18819)
(18550)
技术经济(18392)
理论(18158)
科技(18120)
统计(17388)
现代(16987)
共检索到577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闯  
在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成就之一是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区划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我国首次发布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至今已有50年历史。在这期间,产生了7个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主要方案,建立了经典的区划方法论。近年来,中国生态区划研究、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与适应研究对发展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法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全球和中国对地观测系统数据加速发展的支持下,本文对比了新形势下区划目的、内容、途径、范围、原则、依据、指标、等级系统、界线、研究单元、数据信息、分析计算、基础设施与研究环境条件发生的新变化,认为在中国未来20年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目的将由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资源、环境、生态综合考虑,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特别是中尺度对地观测系统数据资源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必将对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时代特点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新方法论的产生和体系的建立起到划时代意义的促进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Д.Л.阿尔曼德  楊郁華  
一、一般原理各种自然地理研究的任务都在于认识地理环境的某些部分在空间上的形态变化和在时间上的发展。前者,即在空间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最概括和最显著地表现在区划形式上。自然地理区划,是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区域(尽管它们内部之间,还有种种不同)联结起来,并在它们和其他不具有这些特征的区域间划定分界线。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И·普羅卡耶夫  江美球  
划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区域通称为区划。各个景观要素或是整个景观的相对一致性就是进行自然地理区划时的共同特征。按个别景观要素进行区划,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区划。按整个景观进行区划,则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或景观区划。必须着重指出:在划分部门自然地理区域时,不应该孤独地观察任何区域的某些个别自然条件:而要把它们当作自然区域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即必须当作景观的要素来观察。否则就不应该说是自然地理区划,而是某种专门的非自然地理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П·李多夫  韓慕康  李壽深  
最近,自然地理学家的注意力又重新转移到对自然地理区划原则的研究上来了。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尚未取得一致,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对自然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苏联地理学会莫斯科分会于1951年曾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敏康  
综合自然地理学以自然环境整体及各级自然地域综合体为研究对象,是我国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年青学科。它的出现符合现代科学的显著特点,即更加综合化和更加整体化的趋势,代表了当今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发展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1.将自然环境的各个组分纳入系统分析,研究自然环境的结构功能、形成机制和发展变化规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Б.索恰瓦  杨华  
把大陆上的疆域划分成若干个自然特征或多或少地相同的地区的问题,很早就已被提出来了,但是根据现在对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的认识,自然地理区划问题已获得新的阐明。自然地理的对象是内部完整的体系——地球的景观表壳(卡列斯尼克,1955年),或称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阿兴  朱良君  史亚星  秦承志  刘军志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为解决或减弱这一矛盾,管理者需要新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决策工具。自然地理综合研究以自然地理要素空间变化及交互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肩负着提供管理者所需新知识体系和科学决策工具的责任。流域作为空间上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单元,其相对独立性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天然的空间单元。流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过程的交互机理自然成为管理者解决日益激化的矛盾所需的新知识体系,而流域系统综合模拟恰恰为建立这样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极为有效的研究方式;在管理者评价各种决策的成效时,必须知道各种决策所产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基于流域系统综合模拟的情景分析为管理者提供了所需要的科学决策工具。因此,从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角度出发,流域系统综合模拟与情景分析应该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范式。文章结合2个小流域情景分析的研究案例,探讨了以流域系统综合模拟与情景分析为核心的现代自然地理综合研究需要解决的科学挑战,即流域系统综合模拟的系统化、空间化、定量化、易用化和决策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江波  黄姣  李双成  蔡运龙  
依据自然地带性和区域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区划历来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不仅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为拟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生态与环境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近年来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工作的特点:区划要素类型多样、自然综合区划"生态化"明显、区划空间单元及其尺度系列完整、区划技术方法鲜有创新、区划方法论有所重视、区划方案应用指向进一步强化。分析了当前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学术问题:认识论研究欠缺、方法论研究薄弱。最后,对自然地理区划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持续增加的国家需求、不断规范化的区划工作,并提出了地理区划的几个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善才  张东海  胡涛  彭建  
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美丽中国建设涉及人口、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学科领域,需要借力于自然与人文学科的跨学科整合来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综合自然地理学兼具人文和自然学科分析特长,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系统剖析了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以及综合自然地理学学科特质,进而探讨了格局—过程互馈机理、人地耦合系统理论、综合区划等综合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应用方向,并在综合自然地理学框架下凝练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绿色转型发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以期促进地理学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度融合,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学科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昌贵  魏晓  刘玉桥  张冰佳  
2014年6月12日,李万先生不幸病逝。他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一直致力于自然区划与经济地理的研究与实践,在自然地理区划理论与区域经济战略方面卓有建树,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李万先生先后担任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经济地理》副主编多年,我们回顾他的学术生涯,探寻其学术思想,综述其重要的学术文献,记录他的学术贡献,给后人以启迪教益,也以此文纪念李万先生,并以飨读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勇军  况明生  李林立  冯绍国  方佳军  高方立  曹晓林  杨定中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从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和承灾体3个方面分别选取评价指标,通过GIS分析分别得到了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危险度图和区域承灾体脆弱度图。将孕灾环境的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的风险度图和承灾体的脆弱度图在GIS软件中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的基本单元。经过对基本单元属性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对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进行分析,并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得到四个自然灾害区。最后分别论述了每个自然灾害区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情况。通过对自然灾害基本单元的确定、空间单元属性信...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羿  佘光辉  刘安兴  张国江  
依照相关区划原则,选取林业数据中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和非林地等4个指标,采用模糊聚类法对研究地浙江省范围内67个县级行政单位实施区划分类,其目的是用数学方法对林业自然地理的量化因子进行数量化研究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将全省分为5个类型,其结果与研究地的自然地理状况基本相符。研究表明:基于模糊聚类的林业自然地理区划是可行的,进一步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部门的要求,加入相关的专业数据,可以得到更为综合的区划结果。以行政单位作为区划单元得到的结果,有利于各级政府的决策和对自然资源的总体把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З.М.莫扎也夫  张荣祖  
在对具有复杂的地形和具有各种不同类型土壤、植被和气候特征的大地区內进行自然地理区划时,通常会發生很多困难,因此应該根据什么标准来划分区域,用什么标誌作为划分区的基础呢?根据不大的第三或者第四级的分类單位对一級区的自然条件进行詳細的类型分析就可以得到这些問題的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景云  方修琦  吴绍洪  
气候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气候变化和当代气候增暖的影响与适应研究是中国自然地理学在气候变化领域的2个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这2个研究方向的主要进展,包括:分别简述研究的意义、发展历程与主要科学问题;梳理总结中国过去气候变化重建与时空特征分析,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气候区划变动特征,全球增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等方面影响的区域差异,气候变化的综合风险区划等方面的前沿进展,特别是在各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科学认识;以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特别是编制相关领域和学科发展战略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登银  
黄秉维先生一生致力于综合自然地理研究,是卓越的自然地理学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成绩面前他总能看到地理学的弱点和自身工作的不足,提出革新自然地理学的思想,从而开启了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新方向,对中国地理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中国20世纪自然地理研究的一代宗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