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3)
- 2023(9990)
- 2022(8214)
- 2021(7297)
- 2020(5665)
- 2019(13032)
- 2018(12629)
- 2017(23922)
- 2016(12941)
- 2015(14360)
- 2014(14538)
- 2013(14578)
- 2012(14121)
- 2011(12938)
- 2010(13055)
- 2009(11923)
- 2008(11757)
- 2007(10685)
- 2006(9936)
- 2005(9371)
- 学科
- 济(64310)
- 经济(64267)
- 业(36833)
- 管理(30426)
- 企(26151)
- 企业(26151)
- 农(23078)
- 中国(21706)
- 方法(21261)
- 地方(21140)
- 银(20990)
- 银行(20845)
- 行(19645)
- 数学(18865)
- 数学方法(18742)
- 制(18016)
- 业经(16730)
- 农业(16580)
- 财(15630)
- 融(14811)
- 金融(14811)
- 发(12293)
- 地方经济(11435)
- 度(11036)
- 制度(11032)
- 学(10730)
- 业务(10243)
- 产业(10162)
- 贸(10038)
- 贸易(10023)
- 机构
- 学院(189994)
- 大学(187265)
- 济(83439)
- 经济(81704)
- 研究(71102)
- 管理(68429)
- 中国(59876)
- 理学(57422)
- 理学院(56669)
- 管理学(55807)
- 管理学院(55434)
- 科学(42073)
- 京(40967)
- 财(38404)
- 农(37868)
- 所(36482)
- 研究所(32883)
- 中心(32794)
- 江(31455)
- 财经(29363)
- 农业(29191)
- 业大(28042)
- 范(27194)
- 师范(26890)
- 经济学(26599)
- 经(26590)
- 北京(26282)
- 州(25339)
- 院(25033)
- 银(24764)
- 基金
- 项目(121130)
- 科学(95596)
- 研究(90055)
- 基金(86673)
- 家(75216)
- 国家(74506)
- 科学基金(63459)
- 社会(58895)
- 社会科(55981)
- 社会科学(55970)
- 省(49087)
- 基金项目(45490)
- 划(40308)
- 教育(40286)
- 自然(38101)
- 自然科(37178)
- 自然科学(37170)
- 自然科学基金(36530)
- 编号(35777)
- 资助(35040)
- 发(33043)
- 成果(29405)
- 重点(27787)
- 发展(26840)
- 展(26413)
- 部(26173)
- 课题(26146)
- 创(25273)
- 国家社会(24797)
- 创新(23619)
共检索到311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家悦 郜栋玺
本文基于银行业在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方面举足轻重的地位,梳理了银行业结构作用于城乡收入不平等背后的重要路径,并采用我国2009—2018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中小银行为主的银行业结构与我国城乡收入不平等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但二者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中东、西部地区分别存在显著的正、负向线性效应,而中部地区则存在非线性效应。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一地区异质性主要来自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即当要素禀赋结构为劳动禀赋占优时,中小银行发展能够有效缓解收入不平等;而当资本禀赋占优时,中小银行发展反而会加剧收入不平等。本文结论揭示了不同要素禀赋结构下银行业结构作用于收入不平等的差异性,对于缓解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尚晓贺
该文基于城乡间生产要素交换的视角,通过构造城乡两部门生产函数,建立了城乡两部门要素交换模型,以分析土地出让、金融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工农产品相对价格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且用1998—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工农业产品相对价格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能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剔除了直辖市样本后,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
关键词:
要素交换 不平等 城乡收入差距 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阳 刘振中
本文通过借鉴霍姆斯特姆-梯若尔(Holmstrom和Tirole,1997)模型,构建了金融发展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并在克拉克、许和周(Clark、Xu和Zou,2003)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金融规模扩大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负面效应,而金融效率提高却有效缓解了城乡收入不平等;从短期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含义对促进金融发展、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不平等 协整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明远 周京奎 张朕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研究了要素禀赋及其配置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配置结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和土地配置效率越高,越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城人口劳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将会提高人力资本配置结构,进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禀赋提高会降低土地配置效率、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相对于高水平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和高水平土地配置效率,低水平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和低水平土地配置效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各主要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在其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上述结论意味着,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优化国家在农村地区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快土地产权改革,同时注重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倾斜。
关键词:
要素禀赋 配置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 徐建斌 周琦深
在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中国,必须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利用世界银行WDI的一份横截面数据,实证研究了税制结构与收入不平等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税制结构与收入不平等显著相关,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流转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越高,该国的收入越不平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我国税制改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制结构 收入不平等 流转税 直接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我国有着为数众多的中小银行,它们虽然体量不大,但经营各有特色,扎根服务于地方经济,在践行普惠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过程中贡献了重要的力量。2019年11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2019年以来,金融委已经连续五次在会议上强调中小银行的稳定发展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中小银行仍须坚守地方经济,专注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立足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竞争,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经营道路。有鉴于此,我们特邀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为中小银行发展把脉,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中小银行 发展之道 小微企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元焕芳
持续稳步增加农民收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城乡之间要素的平等交换是实现要素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基本前提,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和根本。但城乡之间在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上长期存在的不平等交换关系仍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的潜力和空间,亟待政府从政策导向、经济引导及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保障机制建设上加快改革。
关键词:
城乡 要素交换 农民 增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宇辉 倪志良
利用CHIP2013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家庭收入结构,测算了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和收入来源在家庭收入中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中国家庭收入结构存在异质性,工资性收入是最重要收入来源;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城市家庭小于农村家庭,收入结构不平等高于总收入不平等;家庭身份差异影响家庭可支配收入,在相同条件下,城市家庭的收入比农村家庭高137%。均等化工资性收入,解除户籍歧视及户籍福利能够缩小家庭收入不平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小忠 陶阳
部分中小银行受自身条件制约,采取与大型银行合作的方式解决市场信誉度不高、信贷规模不足等问题。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亟待关注。
关键词:
中小银行 大型银行 合作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杨沫 王岩
文章通过对盖勒和斯利亚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将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行为引入跨期模型,揭示了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予以改善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建立联立方程组和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乡教育不平等将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也会促使城乡教育不平等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第二,缩小城乡初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可以有效地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小学或高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对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无显著作用。实证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增加对农村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小克 李小平
基于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倒"U"型,并处于其下行区域,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距的作用是递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处于"U"型曲线的上行区,即城乡收入差距的上升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类别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覃成林 李超
本文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我国286个城市现代产业的发展格局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现代产业发展的格局与区域经济格局高度吻合,并且区域内发展差异小于区域间差异。通过三种常用空间权重及技术选择指数TCI的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城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技术选择,进而对其现代产业的发展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多数城市选择了偏离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发展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偏离程度和所负担的政策成本在四大区域间不尽一致,这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在现代产业发展决策及相关政策制定方面,如何促进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比直接"培育"现代产业更为重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莹
基于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从长期与截面两个时间维度考察收入流动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效应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流动有效缓解了长期收入不平等,对农村的缓解作用强于城镇,但近年来的缓解作用均有所下降;相较于城镇,农村收入增长更有利于低收入者,并成为牵制农村居民截面收入不平等过快上升的主要因素,但农村居民也更容易受短期冲击影响,使收入排序变动更为活跃,农村居民更难获得稳定的向上流动机会。因此,构建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模式,减小负面冲击的影响,可以使收入分配格局得以优化。
关键词:
收入流动 收入不平等 城乡差异 基尼系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艳艳 刘震 周承川
降低教育不平等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不但在社会学和教育学界一直备受关注,在经济学界近年来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通过评述有关教育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从初始禀赋、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扩展三方面阐明它们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可继续研究的方向。对导致教育不平等的根源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切实具体地从各因素入手来减少教育差距、增加教育公平,从而减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