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8)
- 2023(10674)
- 2022(9571)
- 2021(9271)
- 2020(7681)
- 2019(18002)
- 2018(18151)
- 2017(35011)
- 2016(19257)
- 2015(21854)
- 2014(22239)
- 2013(21663)
- 2012(19806)
- 2011(17636)
- 2010(17553)
- 2009(15865)
- 2008(15455)
- 2007(13570)
- 2006(11843)
- 2005(10314)
- 学科
- 济(70280)
- 经济(70190)
- 管理(58302)
- 业(57623)
- 企(50706)
- 企业(50706)
- 方法(34492)
- 数学(29502)
- 数学方法(29151)
- 财(21495)
- 农(18300)
- 中国(17352)
- 业经(16307)
- 务(15809)
- 财务(15743)
- 财务管理(15712)
- 学(15683)
- 企业财务(14988)
- 地方(14231)
- 理论(13996)
- 制(13736)
- 和(12262)
- 农业(12225)
- 贸(12006)
- 贸易(11999)
- 技术(11889)
- 易(11625)
- 教育(11209)
- 环境(10988)
- 银(10328)
- 机构
- 学院(266943)
- 大学(266257)
- 管理(108703)
- 济(97261)
- 经济(94776)
- 理学(94036)
- 理学院(93039)
- 管理学(91448)
- 管理学院(90974)
- 研究(81040)
- 中国(60815)
- 京(56583)
- 科学(51597)
- 财(46894)
- 所(40313)
- 江(39111)
- 业大(38593)
- 农(38158)
- 财经(37849)
- 中心(37704)
- 研究所(36347)
- 范(35908)
- 北京(35902)
- 师范(35614)
- 经(34254)
- 州(32812)
- 农业(29605)
- 院(29604)
- 技术(29359)
- 师范大学(28496)
- 基金
- 项目(180457)
- 科学(140447)
- 研究(135569)
- 基金(128298)
- 家(109868)
- 国家(108872)
- 科学基金(94185)
- 社会(81392)
- 社会科(76911)
- 社会科学(76890)
- 省(71707)
- 基金项目(69241)
- 教育(62975)
- 自然(62061)
- 自然科(60555)
- 自然科学(60543)
- 划(59523)
- 自然科学基金(59440)
- 编号(58315)
- 资助(53119)
- 成果(47614)
- 课题(39376)
- 重点(39375)
- 部(39009)
- 创(37441)
- 发(37138)
- 项目编号(36411)
- 创新(34663)
- 大学(34531)
- 科研(34375)
- 期刊
- 济(108191)
- 经济(108191)
- 研究(77285)
- 中国(48407)
- 学报(40385)
- 管理(39059)
- 财(37382)
- 科学(36662)
- 教育(34673)
- 农(34507)
- 大学(30436)
- 学学(28125)
- 技术(24114)
- 农业(24099)
- 融(22483)
- 金融(22483)
- 业经(19031)
- 图书(18162)
- 财经(17653)
- 经济研究(15859)
- 经(14771)
- 理论(14745)
- 实践(13906)
- 践(13906)
- 问题(13760)
- 科技(12811)
- 财会(12779)
- 技术经济(12555)
- 现代(12523)
- 情报(12327)
共检索到384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志红
在我国,中小股东作为弱势群体,拥有话语权甚微,权益被侵害现象较为普遍。文章从中小股东话语权的现状、具体表现形式及获取渠道进行分析讨论,从而研究探索增加中小股东话语权的方式,更好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关键词:
中小股东 话语权 现状分析 探索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高产 李志平
为了保护我国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在充分利用中小股东控制权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机制——市场董事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中小股东不但可以得到更好的回报,而且还可以及时得到有关公司的重大决策与动向的信息产品,有效化解市场风险。本文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重要的作用。在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应当善于利用这一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柴聪
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有两类:第一类是Berle and Mean(s1932)提出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随着股权激励制度等的创新和完善,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的缓解;第二类以LLSV(1999)的研究为代表,其研究表明在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存在各个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在股权高度集中的现代企业里这一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制约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传明
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市场运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股改后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的侵害现象仍然存在。对股改后的中小投资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控制权市场和加强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控制权市场机制以及一系列中小股东自我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
股权分置 中小股东 控制权市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杜朝运 马娟
运用我国2013—2016年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在公司章程中反映对中小股东参与决策权保障的、尚未被强制法定的、可由上市公司股东自行决定的累积投票权制度和特别决议事项条款个数多少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可自主抉择的公司在章程中设立条款采用累积投票制度,可以大大减少发生大股东利用控制权获取私人利益的行为;章程中特别决议事项多于法定6项的上市公司,其大股东更加遵纪守法;公司章程对中小投资者参与决策权保障程度越高(即公司章程中采用了累积投票制度且同时特别决议事项多于法定6项),中小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机会越多,对大股东权利使用的监督效果越明显,发生控制权滥用、获取控制权私利的行为越少。
关键词:
中小股东 参与决策权 保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学峰
至今为止,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行为不断发生,并已成为了阻碍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及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本文从股东投票权完备性的充要条件出发,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投票权的非完备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大股东的最优选择即是将其用手投票权发挥至最大——即最大可能地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这一研究提示我们仅从一般性的加强监管、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等角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股票市场中日益增多的大股东侵害行为。
关键词:
股东投票权 非完备性 大股东侵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罗亮 吴士存
南海国际话语权是海洋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海争端相关方主张海洋权益,争夺舆论制高点和掌握舆论主导权的新场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外交声明、立场文件、学术成果、舆论引导等多种形式对外宣介南海政策主张,有力彰显了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意志和决心。与此同时,南海国际话语权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变之下,也面临议题和架构设置能力不强、话语支撑体系薄弱、对外传播创新不足等诸多现实问题。构建南海国际话语权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和连续性的过程。未来要深刻认识涉南海国际舆论的基本格局,通过加强南海问题基础研究、理论储备和成果转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重视智库和专业人才的支撑作用等措施,努力构建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南海国际话语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晨蓓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私有收益 侵占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麦瑜翔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一个主要目标,与此同时,中小股东搭便车现象也普遍存在。因此,公司治理机制需要在中小股东保护与激励之间保持平衡。本文拟结合相关公司治理理论,探讨政府通过法律、政策和监管手段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途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凌峰
广大中小股东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但现行制度安排上忽略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其根源在于上市公司尚未建立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证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效率低下,最直接后果就是关联交易盛行和大股东占用资金现象严重。采取加快改变股权结构中大股东的主体角色、合理降低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进而变革董事会构成以及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等措施,将有助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建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光伟 刘星
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广大的中小流通股股东很少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而更多的只是关注持股价格的涨跌以及交易的盈亏。本文以2003~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以研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是否真正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结果表明,股票发行溢价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股票上市市场环境、所在行业以及上市前绩效、规模均显著影响新股发行溢价。此外,也没有证据表明股票收益率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相关。股票收益率与当年宏观资本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绩效显著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并没有显著影响广大中小流通股股东的收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宛秋 赵芳
要约收购(美国称为 Tender Offer,英国称为Takeover Bid)是指收购方向目标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购买要约,表明收购方将以一定的价格在某一有效期内买人全部或一定比例的目标公司股票的收购方式。其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随后因其公平、公开等优点而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昌锐 谭鑫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中小股东不积极参与甚至放弃参与公司治理,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采用侵占公司资金、非公允关联交易以及担保转移风险等形式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当前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进行剖析,分析了中小股东放弃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及其对自身权益造成的侵害,最后提出了改善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保护其自身权益的策略。
关键词:
中小股东 公司治理 权益保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黎静雯
本文以2014~2022年间发行公司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股东大会有关债券发行议案的中小股东投票数据,深入探究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机制检验表明,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可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减轻代理问题,从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本文不仅检验了中小股东在债券市场上的治理作用,同时也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中小股东积极主义 债券信用利差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向艺 卞江
股东利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更是公司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市场主导型权力配置机制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的缺陷,比较分析了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与股东派生诉讼两种主要的中小股东司法救济手段之功效,指出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手段。最后,就我国公司立法引入该制度进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