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2)
2023(6318)
2022(5267)
2021(4666)
2020(4028)
2019(9032)
2018(8333)
2017(17469)
2016(9193)
2015(10334)
2014(9999)
2013(10042)
2012(9255)
2011(7902)
2010(8355)
2009(7859)
2008(7684)
2007(6625)
2006(5744)
2005(5276)
作者
(23526)
(19533)
(19454)
(18695)
(13136)
(9378)
(8927)
(7377)
(7364)
(7109)
(6744)
(6600)
(6303)
(6231)
(5974)
(5958)
(5807)
(5769)
(5755)
(5530)
(4907)
(4717)
(4698)
(4469)
(4452)
(4387)
(4323)
(4076)
(3962)
(3893)
学科
(44350)
经济(44302)
(40513)
(37275)
企业(37275)
管理(36804)
方法(28492)
数学(25845)
数学方法(25771)
(20492)
(16125)
财务(16122)
财务管理(16053)
企业财务(15602)
审计(12208)
中国(9521)
(9210)
业经(8463)
(8374)
技术(7072)
(6892)
(6836)
贸易(6825)
(6823)
金融(6823)
(6628)
体制(5963)
地方(5954)
各类(5924)
(5835)
机构
大学(132986)
学院(131900)
(61560)
经济(60668)
管理(57363)
理学(51041)
理学院(50695)
管理学(50309)
管理学院(50054)
(34568)
研究(33881)
中国(29265)
财经(28411)
(26143)
(25639)
财经大学(21755)
经济学(20824)
经济学院(19283)
商学(18788)
商学院(18650)
(18491)
中心(16914)
科学(15312)
经济管理(15304)
(15137)
北京(15058)
(14989)
金融(14821)
(14493)
业大(14063)
基金
项目(87085)
科学(71719)
基金(68781)
研究(64724)
(57605)
国家(57162)
科学基金(52080)
社会(46468)
社会科(44526)
社会科学(44515)
基金项目(36485)
自然(32480)
自然科(31797)
自然科学(31794)
(31590)
自然科学基金(31287)
教育(30602)
资助(28720)
(26210)
编号(24351)
(21806)
国家社会(20362)
教育部(20318)
人文(19922)
成果(19535)
重点(18986)
(18640)
(18229)
大学(17653)
(17582)
期刊
(58194)
经济(58194)
研究(39923)
(32162)
中国(23653)
管理(20411)
(16217)
金融(16217)
财经(15191)
学报(14936)
科学(14279)
大学(12880)
(12788)
学学(12478)
经济研究(11212)
财会(11106)
会计(11024)
审计(9905)
(9722)
技术(8811)
业经(8188)
问题(7969)
通讯(7285)
会通(7279)
(7170)
技术经济(6827)
统计(6805)
教育(6798)
商业(6369)
(6361)
共检索到188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贾莹丹  
在我国,当中小股东对公司重要议案投出反对或弃权票时,基本无法影响议案的通过结果;然而,由于中小股东异议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因此可能对其他市场主体产生影响。通过观察1996—2011年间1098例上市公司改聘会计师事务所议案的股东投票结果,发现对于改聘前收到不利审计意见的公司,中小股东异议的出现显著加强了公司在改聘后继续收到不利审计意见的概率,即后任审计师基于中小股东异议作出了更加谨慎的反应。这意味着即使中小股东"用手投票"无法改变议案的表决结果,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部监督力量的关注,从而发挥出间接的公司治理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雅楠  
通常情况下,国内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对企业议案作出弃权或反对的异议时,基本上不会影响企业议案的商议结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中小股东异议暗示着企业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市场主体。本文通过分析1998-2013年间国内1006家上市公司招标换聘审计师的中小股东投票结果,实证分析发现,对于招标换聘审计师之前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异议在审计师招标换聘议案表决时显著提升了招标换聘后持续接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几率,也就是说,后任审计师在中小股东对招标换聘审计师议案提出异议后会给出更为审慎的审计意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孔东民  刘莎莎  
基于深交所的一个自然试验,本文考察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程度的提升是否影响公司盈余行为,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小股东参与在公司治理中扮演何种角色?对公司而言,中小股东参与扮演了外部监督角色?还是给管理层带来压力而扭曲了公司行为?研究发现,中小股东参与度高的公司更倾向操纵盈余。我们利用滞后变量回归、PSM以及IV回归控制内生性,结论不变;进一步,当企业存在融资或内部交易需求、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投资者整体教育水平较低时,公司更有可能通过操纵盈余来迎合中小股东。本文研究结论具有明晰的政策含义,即在赋予中小投资者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爽  吴溪  
本文系统考察了1995-200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444例自愿性改聘审计师行为在决策程序层面的治理表现与潜在问题,包括:(1)描述了改聘审计师的决议机构的基本分布;(2)考察了改聘审计师议案的决议过程伴随的若干特征;(3)检验了改聘审计师决议过程中的若干特殊表征与上市公司潜在不良动机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各项描述统计和检验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在改聘审计师这一重大事项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规范及其执行并不能有效防范大股东对其他股东利益的潜在侵害,并相应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行为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会超  潘临  张熙萌  
大股东股权质押后倾向于从事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等机会主义行为来维稳股价,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因而大股东股权质押可能会影响审计师选择行为。本文以我国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可能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师,从而规避高质量的外部监督,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2)这种关系只存在于民营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这种关系不存在。(3)市场化环境在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师选择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大股东股权质押后选择低质量审计师的动机更强。(4)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在选择非"四大"后进行了更多的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本文提出了公司代理问题与审计师选择、股权质押经济后果以及审计师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韩洪灵  陈汉文  
初始审计的定价折扣具有重要的与审计独立性相关的公共政策含义。本文基于DeAngelo(1981)和Dye(1991)关于初始审计定价折扣的竞争性理论预期,利用2002——2004年我国审计市场的数据对初始审计的定价行为与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实证考察。经验结果支持中国证监会关于审计费用的强制性公开披露政策,准租金和低价折扣引起的潜在的审计独立性问题会随着审计费用的公开披露而得到消除或减轻。本文还具有重要的监管含义:对审计师变更的监管应着重关注那些大型上市公司在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之间进行变更的行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白俊   李婷玉   杨茜雅  
本文以2010—2021年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问答”板块上的互动数据为样本,采用关键词提取技术构建“股利关注”指标,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股利关注”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股利关注”显著提高了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机制检验表明,中小股东“股利关注”通过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促进现金股利分配。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小股东“股利关注”对上市公司现金分配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分析师关注度高、所处行业竞争程度强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爽  吴溪  
本文研究了监管信号对审计定价的潜在影响。通过比较自愿性与监管诱致性审计师变更样本的审计定价 ,发现在控制了一般意义上的审计风险评价 (以事后审计报告类型为替代 )差异后 ,监管诱致性变更的审计定价显著高于自愿性变更样本的审计定价。我们将此发现解释为 ,监管诱致性变更所传递出的监管信号提高了后任审计师对审计客户的风险评价水平 (更可能是心理上的 ) ,并进一步传导为审计定价的提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唐清泉  
通过追溯2003-2004年度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控股资料,文章系统研究了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中国上市公司在金字塔控股方式下,公司的所有权分离度、层级结构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十分普遍,但对不同所有权性质的公司,其所有权分离度及层级结构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却呈现了很大的差异。只有在民营控制的上市公司,金字塔控股结构中的所有权分离度、控制层级高低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没有观察到这种显著的影响。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所有制下,金字塔的形成动因不同有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晓彦  刘祖基  隋立秋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A股市场的全流通,研究"后股改时代"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沪深股市85家上市公司近2007-2010年3年的85项大宗股权转让溢价事件为样本,对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后股改时代"我国上市公司大股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平均水平仍然比较高,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并没有明显改善的结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洪金明  徐玉德  李亚茹  
资金侵占是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获取私人利益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其解决资金缺乏的重要途径,普遍存在于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公司。而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则会提高公司透明度,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免受控股股东的掠夺。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审计是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能够缓解代理问题,对中小投资者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文选取深圳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信息披露质量、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以及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公司会减少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并且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高质量审计师也能够起到降低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的效果。这一研究结果对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以及审计的治理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平  潘临  欧阳才越  熊家财  
审计成本与风险溢价是影响审计师定价的两个重要因素。以2007—201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定价的影响,并考察了产权性质、审计师特征以及法制环境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相较于非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审计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审计定价更高,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审计定价越高。进一步地,在民营企业、"四大"审计的企业及在法制环境好的地区,审计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审计定价都更高。这表明审计师能够识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并将其反映在审计定价中。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潘红波  
本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我们将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30%的股东定义为控股股东。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有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其市场价值显著低于无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控股股东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的公司,其市场价值显著低于控股股东不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的公司。而且,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还发现,不同类型的控股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其市场价值也显著不同。特别地,政府作为上市公司最终控股股东的公司,其市场价值显著低于家族、外资和集体企业作为最终控股股东的公司。本文将有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相对于无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的市场价值折扣率定义为控股股东的代理成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慧华  方军雄  
长期以来,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核心,2014年证监会设立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便是为此所做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通过考察投服中心设立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治理效应以检验这项制度创新的保护效果。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下降。基于手工收集的投服中心真实行权数据,同样发现被投服中心行权以后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确实显著减少。此外还发现,该治理效应在外部治理环境较差——审计质量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少的上市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投服中心作用的实现机理,我们发现投服中心成立后上市公司的法律诉讼风险增加,产生威慑效应,是我国现有行政司法体系的有效延伸;此外,投服中心行权的示范效应带动了股东“用手投票”,提高了股东大会的整体参与度和中小股东参与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显平  冯希薇  
引进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旨在转换经营机制,提升国资国企的治理能力和效益。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和分权理论,以2008—2021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关系以及行政层级和行业类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提高会计稳健性,以委派董事为主要实现方式,而仅持股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企业行政层级和行业类别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提高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强于实业类股东,外资提高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弱于内资;股东间的股权制衡程度越高,会计稳健性越强。研究结果为管理者理解不同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差异性诉求提供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