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9)
2023(11444)
2022(9873)
2021(9105)
2020(7863)
2019(18081)
2018(17689)
2017(33968)
2016(18853)
2015(21265)
2014(21566)
2013(21346)
2012(19750)
2011(17761)
2010(17972)
2009(16930)
2008(17123)
2007(15754)
2006(13551)
2005(12071)
作者
(57888)
(48693)
(48458)
(45923)
(30939)
(23725)
(22201)
(18979)
(18048)
(17458)
(16426)
(16068)
(15627)
(15553)
(15268)
(15192)
(14911)
(14312)
(14198)
(14122)
(12303)
(11891)
(11650)
(10982)
(10951)
(10939)
(10843)
(10787)
(9797)
(9791)
学科
(76290)
经济(76195)
(65378)
管理(63832)
(56763)
企业(56763)
方法(38883)
数学(34255)
数学方法(33996)
(28147)
(20791)
财务(20770)
财务管理(20726)
企业财务(19875)
(19710)
中国(17281)
业经(16426)
(15783)
(15703)
(15504)
贸易(15499)
(15077)
农业(13322)
技术(12793)
地方(12714)
(11561)
银行(11507)
(11505)
(11475)
理论(11409)
机构
大学(279448)
学院(279202)
(111613)
经济(109247)
管理(108350)
理学(94058)
理学院(93039)
管理学(91541)
管理学院(91036)
研究(88526)
中国(68109)
(57698)
科学(56553)
(54036)
(53111)
(46475)
业大(45736)
财经(43245)
(42387)
农业(42378)
研究所(42098)
中心(41794)
(39145)
北京(35749)
(33761)
经济学(33557)
(33438)
师范(32940)
财经大学(32039)
(31351)
基金
项目(183622)
科学(142739)
基金(133524)
研究(127332)
(118147)
国家(117115)
科学基金(99727)
社会(80135)
社会科(76003)
社会科学(75974)
(72501)
基金项目(71920)
自然(67648)
自然科(66047)
自然科学(66022)
自然科学基金(64902)
(60969)
教育(59405)
资助(54804)
编号(50998)
重点(41241)
成果(40634)
(40576)
(38444)
(37798)
科研(36423)
创新(35893)
计划(34968)
课题(34730)
教育部(34458)
期刊
(119612)
经济(119612)
研究(75400)
中国(50623)
学报(49895)
(46735)
(45740)
科学(42437)
管理(38007)
大学(36176)
学学(34554)
农业(30135)
(25109)
金融(25109)
教育(24223)
技术(22526)
财经(21683)
业经(20116)
经济研究(19428)
(18424)
(17363)
问题(16298)
财会(15186)
(14818)
技术经济(14432)
(14115)
商业(14043)
科技(12687)
理论(12522)
会计(12370)
共检索到402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  
一、中小投资者保护内容(一)理论基础防范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大股东的侵害是构建中小投资者保护体系的主要目标,进行中小投资者保护进而降低投资者对于投资行为的风险预期,维持中小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为的是保证资本市场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公司绩效。进行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相关规则,建立一系列的制约机制对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约束和激励,对各方的利益都进行协调。从公司的产权方面分析,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导致公司产权分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亚敏  
本文从介绍OECD区分的三种公司治理模式及其缺陷入手,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方面的剖析,主要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掠夺行为角度,分析了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而使得中小股东利益受到较大侵蚀。并针对此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完善治理结构来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连福  卞娜  刘丽颖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发布的自查报告进行整理,利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投资者关系实践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实施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公司绩效有着积极的意义;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实践活动中,双向互动的沟通对于投资者关系管理实践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曦  周方召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单一地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作为一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投资者法律保护能够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形成交互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防范大股东等内部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同时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沿着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治理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这条主线,分别从法律渊源、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监督、管理层薪酬激励和公司自主治理五个方面对国外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分析,以供国内开展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交互作用研究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学俊  
美国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范学俊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成熟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太大,所以许多学者提出要加快培育我国机构投资者。如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已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机构投资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彩萍  李善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慧  
文章以1996~2007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投资者保护制度对该机制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CEO的异常变更可能性与公司的绩效及违法违规处罚呈负相关,但与两者的交互作用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已发挥作用,但投资者保护制度并未对公司治理机制起到应有的改善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熹真  郭凌晨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公司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合谋偏好”、“股权分置”状态严重制约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着中小投资者的正当权益。文章指出,必须对我国现行的“关键人主导型”公司结构进行治理,构建一种使各方利益主体均等,权力相互制衡,多方博弈的机制,使“合谋”的动机和“关键人”滥用权力的机会减少或消除,使弱势群体———小股东的利益切实得到保护。为此,应尽快实施“全流通”和“国有股、法人股减持”;构建均衡的利益格局,建立代表小股东利益的监督委托人机制,强化决策与监督职能,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中小投资者的话语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鹏  
本文基于一个构造的各地区2001—2004年的投资者保护指标,研究了该指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发现: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更显著。我们还发现,投资者保护水平能减弱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公司绩效的关系,降低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并减少上市公司对外部审计的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祖平  陈映森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冲动心理越来越强,融资数量也越来越大。然而,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外企业纷纷注重内源融资和把债务融资作为外源融资首选之时,我国的上市公司却表现出对股权再融资的极度偏好。但股权再融资的扩张并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同步增长。文章从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绩效的角度,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状及原因,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建英  吴红艳  
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差异是否明显?本文基于对机构投资者类型的划分和对比,通过对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分组检验寻找到一种更明确的能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机构投资者类型,即持股比例高且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型的独立机构投资者,这类股东能有效的监督被投资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从而提升公司业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月明  庄璐彬  
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如何衡量投资者保护水平,本文从公司层面构建了包含投资者知情权、公司治理结构、股东财富最大化、投资回报及公司诚信等五方面内容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指数,并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选取深交所39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状况,经实证研究后结果表明机构持股与中小投资者保护存在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丽娜  
本文选择2009-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非效率投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这两类非效率投资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较之过度投资来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情况明显更加广泛,且引发的经济后果也更加严重。机构投资者可以有效的对过度投资以及投资不足这两种非效率投资进行抑制,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所表现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章卫东  
国外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增发新股、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配售等;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在国外,股权再融资尤其是增发新股的方式得到广大中小股东的普遍接受,原因是国外股权再融资中注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上市公司大股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慧  顾云峰  樊雪迎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