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8)
- 2023(13980)
- 2022(11434)
- 2021(10933)
- 2020(8816)
- 2019(20341)
- 2018(19864)
- 2017(36856)
- 2016(20387)
- 2015(22613)
- 2014(22490)
- 2013(21048)
- 2012(18982)
- 2011(16873)
- 2010(16924)
- 2009(15069)
- 2008(13420)
- 2007(11351)
- 2006(9490)
- 2005(8337)
- 学科
- 济(68208)
- 经济(68136)
- 业(53004)
- 管理(52057)
- 企(45019)
- 企业(45019)
- 方法(34661)
- 数学(31425)
- 数学方法(30896)
- 中国(29638)
- 融(26714)
- 金融(26713)
- 银(24467)
- 银行(24456)
- 行(23599)
- 财(22160)
- 教育(21111)
- 农(17925)
- 理论(16293)
- 制(16154)
- 业经(15676)
- 务(15445)
- 财务(15403)
- 财务管理(15376)
- 企业财务(14804)
- 地方(14535)
- 学(14079)
- 技术(12928)
- 农业(12417)
- 贸(11861)
- 机构
- 大学(259384)
- 学院(256732)
- 济(99626)
- 经济(97438)
- 管理(95615)
- 研究(83922)
- 理学(83517)
- 理学院(82583)
- 管理学(80906)
- 管理学院(80398)
- 中国(64290)
- 京(53478)
- 科学(48262)
- 财(48003)
- 中心(41696)
- 范(41638)
- 师范(41282)
- 财经(39019)
- 所(38942)
- 江(38126)
- 农(36467)
- 经(35794)
- 教育(35785)
- 研究所(35605)
- 业大(34776)
- 师范大学(33918)
- 北京(33511)
- 经济学(32289)
- 院(31048)
- 州(30850)
- 基金
- 项目(180123)
- 科学(144801)
- 研究(138599)
- 基金(130159)
- 家(112007)
- 国家(110929)
- 科学基金(96729)
- 社会(87550)
- 社会科(83061)
- 社会科学(83042)
- 教育(72232)
- 省(71589)
- 基金项目(68224)
- 划(61766)
- 自然(60778)
- 自然科(59461)
- 自然科学(59446)
- 自然科学基金(58372)
- 编号(56794)
- 资助(52523)
- 成果(47185)
- 重点(42194)
- 部(42131)
- 课题(42046)
- 发(39611)
- 创(39287)
- 教育部(37595)
- 创新(36432)
- 性(36347)
- 国家社会(36269)
共检索到379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秀萍
在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与实践性并列提出,为此音乐教育需要一种融合审美性与实践性的价值来引领与规范音乐教育改革实践。杜威的"审美经验"概念具有对"审美"特性与"实践"特性进行包容与通约的品质。以杜威"审美经验"为价值引领的一种音乐教育即一种经验的音乐教育。经验音乐教育是以经验性融合审美性与实践性的一种音乐教育,它以经验的连续性与整合性为课程组织原理,以做中学为课程实施方式。杜威"审美经验"内涵所揭示的经验特性自然而然地涵盖了审美性与实践性。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路径是建构与实施杜威经验性质的一种音乐教育模式,以音乐经验获得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为课程组织原理,以做中学为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温辉 彭正梅
杜威关于"什么经验最具有教育价值"的论述一直存在模糊性,但其晚年的美学转向补充和明确了这一点。杜威寻求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把艺术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审美经验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受到情感和想象力的推动,不断克服阻力,整合过去和现在,面向未来而最终达到和谐完满的过程。这最为清晰和强烈地体现在艺术中,艺术的节奏性既强调解决问题和审美体验的过程,也强调结果性的艺术作品。杜威的审美经验确立了经验的教育标准,也就是,审美经验最具有教育价值,它真正地指向生长。这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思考和行动,按照艺术创作的方式,以审美经验或艺术作品为结果导向来进行范例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以强化儿童对审美经验的获得。
关键词:
杜威 审美经验 艺术 教育性经验 美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尚明利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乐音为基本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后,通过表演成为具体的音响,以引起人们的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的美体现在旋律、和声、色彩、结构、风格、形式、内容之中,只有认知和感受到它时,才会真正领悟到音乐美的真谛和蕴含的丰富文化与历史内涵。由王家祥、王同编写的《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一书,从音乐美学和音乐审美的
关键词: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韵 徐国庆
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当前,职业教育还未能摆脱“技能教育”“低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差生教育”的社会认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关键在于认识其教育属性。基于对杜威思想的分析,职业应是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教育通过职业活动来建立与工作世界的联系,激发个体的职业兴趣来获得自我成长。当社会生产活动深化了职业内容,技能人才需要的职业教育内涵亦随之深化。其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要转向更为完善的人格培养,教学内容要转向“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反思能力。基于此,职业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生涯指导,强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加强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经验体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杨勇
学者们认为由于培养目标、课程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理基础的不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类型。杜威批判了古希腊那种因为社会划分为两个阶级,而把教育划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的做法。杜威从现代民主社会人人都是职业人和哲学认识论的视角出发,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着相互包含和容纳的部分。杜威的启示在于,要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倡导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适当融合,走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立的误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教育类型 普职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莉
高校利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教育,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我国高校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弘扬和启迪大学生的人文性,凸显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价值,塑造大学生的高品质人格,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审美教育是一种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不仅仅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美的理想和情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
在我国综合素质人才培养中,美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音乐教育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以西方审美教育理论为根据,从古希腊音乐审美观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并结合中国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初步讨论。阐述中西方先进的审美观及音乐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审美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与启示,并提出完善、深化美育观念,重视美育净化心灵作用的建议,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
审美 西方审美教育 儒家音乐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玉海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音乐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音乐教育在实施美育方面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在全面教育中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价值,但作为一门美育课程,其本质与核心理应是它的审美功能。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与观察,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有关理论,就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赵康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知识"地位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论在理论层面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合理合法性"提供了支持。这种知识论视角超越了传统的心灵—世界二元知识论框架,在人类行动范畴中看知识,揭示了人类是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参与者,而不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世界的旁观者。这种知识论认为知识源自探究,由认知性经验而获得,是关于行动及其导致的结果之间关系的知识,体现在教师身上是有关教育教学行动及其带来的结果之间的关系的"实践性知识",具有引导未来行动的功能。杜威关于知识的工具性观点,还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教师的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孰高孰低之争,因为二者都来自经验,并最终服务于实践,这也使得教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晓红
20世纪以来,我国美学史学界涌现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影响力的音乐美学家,将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科带头人施咏教授主要致力于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及音乐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其专著《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是一部在当今音乐美学界具有开拓意义的理论书籍。区别于以往停留在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樊志清
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助力,在提升中小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中小学音乐教学既可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感魅力、艺术感染力,又可让学生在乐感的学习及歌唱技巧与方法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音乐的形式美、节奏美、韵律美、力度美,在培养中小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但以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重要性反观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国
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对当前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音乐审美心理发生条件的研究,根据审美心理发生的特点总结出了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实现审美教育的观点。
关键词:
审美 心理 音乐 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民建 耿琰
我国高校声乐教育通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声乐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但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由王瑞等人合著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一书,对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融合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这部关于研究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的著作,围绕着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和音乐教育展开分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从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结构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嘉慧
自20世纪初美国开始关注生涯教育以来,美国以及世界不少发达国家提出了种种生涯教育方案。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两个方案:一个是以斯尼登提议为代表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离的方案,另一个是以杜威提议为代表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方案。也由此一度出现比较激烈的杜威与斯尼登之争。最初,斯尼登提议在美国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政策的支持,杜威方案明显处于弱势。但是,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杜威提出的"普职融合"方案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职业主义将杜威的普职融合思想作为重要的理论资源。新职业主义的倡导者明确提出"返回杜威"的口号,普职融合被视为解决职业生涯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杜威的普职融合方案对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以及拓展生涯教育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志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跨界性”、“双主体”、动态适应等特征。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产教融合的协同支撑,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再社会化本质,必须把握好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创业与就业以及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强化“四大对接”,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再社会化 四位对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教融合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点
在“内涵式融合”中共享教育的幸福——宁波市鄞州区流动儿童教育的实践经验与思考
中小学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基于教育理论研究者介入的视角
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
在地文化工作站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
养成性、实践性和多元性: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新变革的特点、效应及启示
图书馆党建与业务融合性发展实践性研究——评《高校图书馆党建研究与实践》
美国服务性学习对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实施的启示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省思与多元创新——基于洋思、杜郎口、东庐等校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
民族地区综合性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培养中小学师资教育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