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9)
- 2023(2298)
- 2022(1888)
- 2021(1780)
- 2020(1421)
- 2019(3380)
- 2018(3273)
- 2017(5666)
- 2016(3699)
- 2015(4492)
- 2014(4781)
- 2013(4207)
- 2012(3818)
- 2011(3417)
- 2010(3515)
- 2009(3098)
- 2008(2918)
- 2007(2841)
- 2006(2428)
- 2005(2113)
- 学科
- 业(12464)
- 企(12046)
- 企业(12046)
- 济(11036)
- 经济(11029)
- 管理(10714)
- 方法(5755)
- 数学(5181)
- 数学方法(4968)
- 教育(4441)
- 镇(4432)
- 乡(4314)
- 乡镇(4310)
- 乡镇企业(4310)
- 中小(4299)
- 中小型(4299)
- 小型(4299)
- 小型企业(4299)
- 财(3669)
- 中国(3421)
- 教学(3237)
- 理论(3006)
- 务(2913)
- 财务(2907)
- 财务管理(2901)
- 企业财务(2785)
- 业经(2779)
- 技术(2627)
- 地方(2557)
- 农(2463)
- 机构
- 学院(49050)
- 大学(47760)
- 管理(18061)
- 理学(15687)
- 理学院(15417)
- 济(15264)
- 管理学(14947)
- 管理学院(14861)
- 经济(14763)
- 研究(14568)
- 京(10578)
- 中国(10252)
- 科学(10084)
- 范(9258)
- 师范(9213)
- 江(8377)
- 教育(7574)
- 所(7299)
- 师范大学(7224)
- 中心(7122)
- 技术(7103)
- 业大(7029)
- 财(6998)
- 北京(6795)
- 州(6681)
- 研究所(6651)
- 农(6545)
- 职业(6207)
- 院(5650)
- 财经(5461)
共检索到72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宇卿
促进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新一轮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本文剖析了基于"轻负高质"的中小学生学业效能的内涵,构建基于学业质量、学习生活质量的学业效能评价框架,并探索了学业效能提升的路径及围绕课堂、作业、评价、情感、课程、教师六个操作点的具体方法。这可以成为"减负"突围的一种尝试,也是构建绿色学业的一种具体实践。
关键词:
学业效能 学业成就 学习生活质量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泉泉 刘霞 莫雷 张文新 李红 林崇德
人文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首要工程,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人文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中,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鲜有系统研究涉及。基于此,本文首先在对人文素养内涵与价值定位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结构维度,提出人文素养的结构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三大关键成分。其中,人文积淀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文情怀是人文素养的动力系统,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面;审美情趣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其次,本文结合当前教育政策、发展科学证据、国际经验借鉴和质性调查分析,研制出我国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具体表现水平。最后,本文旨在为核心素养改革下中小学生人文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包括深刻理解人文素养内涵、探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中小学人文素养研究与培养实践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择校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国外实证研究显示,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择校可以从普遍意义上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但对于特定种族的学生来说(如非洲后裔的学生),择校有助于这类学生成绩的改善。本文以国外学者对教育券和特许学校的实证研究为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视角考察择校对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以期为当前我国有关择校问题的讨论提供启示。
关键词:
择校 中小学生 学业成就 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艾兴 王磊
对全国不同地区13 376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表现为多种水平与特征;各水平间存有显著差异,既包含总体程度性差异,也涉及外在表征性差异及内在结构性差异;不同学段学生学业负担的水平、特征及演变规律明显不同。深度解决须重新审思以往的减负理念与行动,减负理念要由"减量"走向"提质",减负行动要正视学业负担的各种差异。
关键词:
学业负担 水平差异 聚类分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计海 陈瑛华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针对北京13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和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按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从各年级选取一个班级,共计2433名学生,考察学生考试态度与学业成绩、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生的考试态度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提升,学生对考试的喜欢程度不断下降,不喜欢的程度不断提高;(2)学生的考试态度与学业成绩、学业自我概念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喜欢考试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概念优于不喜欢考试的学生。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学校考试及管理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
考试态度 学业成绩 学业自我概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课题组
“和谐社会”的理念,正以其独具的理论和前景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目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在其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2005年初,上海市教委委托上海八个民主党派合作进行“和谐上海的教育”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各民主党派抽调或邀请党派内外的骨干力量、科研专家共同参与,历时十个月,按时完成了研究任务。本刊分两期摘要刊发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果,供相关部门、研究人员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慧生 孙智昌 马延伟 陈琴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质量监控、学生学业成就调查与测评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对国内外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调查与测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系统梳理,启示我们要尽快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国家监测制度,定期开展学生在核心课程领域的学业发展水平测试,以为国家相关教育决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关键词:
学业成就 调查与测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梅俊生
多年以来,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受大众的关注(本文的研究对象不包括职高、技校,且以城市学校为主),抱怨批评之言不绝于耳,声讨指责之语屡见报端。可事与愿违,时至现在这一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可谓众说纷纭,较一般的解释是:有关学校未能很好执行上级制定的教育方针。此种说法矿有道理,但是很肤浅的,它至少不能回答为何那么多的学校放着现成的“光明方针”不用,偏要去挤独木桥呢?其实这个问题涉及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并不打算进行所谓“一揽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希斌
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是指其对教师指向他们的评价行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学生将教师教育行为内化的基础。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选取小学4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72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结构模型”,即操作要素和基础要素是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两个重要侧面,前者包括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反馈改进等三个方面,后者包括期望激励、沟通理解、关注过程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其教育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小学生 教师评价行为 知觉 构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龚道敏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评价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学生认知规律和信息技术课程特征,设计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案。
关键词:
信息素养 评价方案 目标分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冬明 沈灵亮 张杰
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国内外信息素养相关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框架,经过两轮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并在成都市的一部分小学、初中、高中开展相应的测评,最后提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应用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信息素养 评价标准 应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晖 刘霞 刘金梦 李金文 高叶淼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世界各国在教育实践中均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涉及劳动素养的内涵要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在内涵要点上,国际上存在一定共识,认为劳动素养涵盖了劳动的态度价值观、品格特征和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在评价指标上,各国普遍关注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创新创造等必备劳动能力以及服务奉献、勤俭节约等劳动精神与品格,部分国家尤其重视对劳动的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涉及尊重劳动、劳动个人价值观、劳动社会价值观等指标。在评价方式上,具有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并重、注重综合多种评价手段、强调评价主体多方参与等特点。这提示在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通过加强价值体认情况考核以促进劳动素养提升,也要通过建立系统化测评工具以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还需积极运用增值性评价结果以衡量劳动素养的培养成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向新
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建立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体系,改革考试和评价方法”是关键,而“改革考试和评价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科学地评价学生个体的考试成绩。 正如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一样,否定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是要否定考试,不是要否定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考试又称学业成绩测验,是指要求被试完成的一定作业任务,然后根据被试完成这些作业任务的实际情况间接地评估被试内部的心理发展状况与水平(主要是知识与技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