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3)
- 2023(14050)
- 2022(12228)
- 2021(11771)
- 2020(9761)
- 2019(22776)
- 2018(22650)
- 2017(42359)
- 2016(23967)
- 2015(26592)
- 2014(26798)
- 2013(25915)
- 2012(23804)
- 2011(21559)
- 2010(21551)
- 2009(19186)
- 2008(18551)
- 2007(16274)
- 2006(14257)
- 2005(12698)
- 学科
- 济(84298)
- 经济(84207)
- 管理(63100)
- 业(61537)
- 企(52103)
- 企业(52103)
- 方法(40672)
- 数学(35104)
- 数学方法(34601)
- 中国(26783)
- 教育(23883)
- 学(22445)
- 农(22300)
- 财(21890)
- 理论(18737)
- 业经(18455)
- 地方(16300)
- 技术(15150)
- 农业(14888)
- 制(14449)
- 务(14420)
- 财务(14351)
- 财务管理(14329)
- 贸(14311)
- 贸易(14303)
- 易(13857)
- 企业财务(13691)
- 和(13401)
- 环境(12613)
- 银(12219)
- 机构
- 大学(331047)
- 学院(323575)
- 管理(124476)
- 济(118151)
- 经济(115307)
- 研究(111255)
- 理学(108896)
- 理学院(107495)
- 管理学(105388)
- 管理学院(104741)
- 中国(75261)
- 京(71985)
- 科学(70927)
- 所(56041)
- 财(53833)
- 农(53400)
- 范(53171)
- 师范(52745)
- 研究所(51552)
- 业大(50355)
- 中心(49265)
- 江(47968)
- 北京(45850)
- 财经(43731)
- 师范大学(43390)
- 教育(42771)
- 农业(41968)
- 院(40059)
- 经(39897)
- 州(38484)
- 基金
- 项目(225750)
- 科学(178798)
- 研究(167698)
- 基金(161934)
- 家(141578)
- 国家(140289)
- 科学基金(119802)
- 社会(102771)
- 社会科(97161)
- 社会科学(97135)
- 省(89066)
- 基金项目(85948)
- 教育(84019)
- 自然(78645)
- 划(77259)
- 自然科(76838)
- 自然科学(76818)
- 自然科学基金(75433)
- 编号(69596)
- 资助(66240)
- 成果(58894)
- 重点(51702)
- 部(51128)
- 课题(50597)
- 发(48170)
- 创(47065)
- 教育部(44248)
- 创新(43548)
- 科研(43171)
- 项目编号(43041)
- 期刊
- 济(123586)
- 经济(123586)
- 研究(101677)
- 中国(68505)
- 教育(67905)
- 学报(54847)
- 科学(49124)
- 农(47101)
- 管理(44062)
- 大学(42000)
- 财(39972)
- 学学(37958)
- 农业(32986)
- 技术(31103)
- 融(23500)
- 金融(23500)
- 财经(20939)
- 业经(19843)
- 经济研究(19734)
- 图书(18280)
- 经(17842)
- 业(17286)
- 职业(16005)
- 问题(15661)
- 科技(15639)
- 版(15405)
- 理论(14928)
- 技术经济(14668)
- 发(14365)
- 业大(14123)
共检索到471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国兴 李晨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波 宋乃庆
在中小学教育中,面对家长的强烈诉求、社会的压力,不少校长的办学角色定位产生了偏差,导致学校育人价值功利化,素质教育不能在学校真正实施。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办学角色定位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纠正中小学育人价值的功利化取向,营造学生"四会"的良好学校环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俞可
通过对德国中小学校长角色的三重释义,并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笔者认识到,"校长作为同侪一员"或"同类之长"的制度安排与职业认同,以及"对话为教育领导为媒介"的践行,无疑为学校成为民主的生活世界和和谐的对话共同体创设必要先决条件。在学校这个民主的生活世界,站在同侪角色这个基点上,以对话来点燃、养成并提升每个成员的领导力,不啻为一条崭新的进路。而校长的真正使命便在于,在激发这个生活世界及对话共同体中所有成员的学习力之基础上整合其教育领导力。
关键词:
教育领导力 对话 对话共同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文梓
校长办学理念是校长对办学实践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是校长办学信念的集中体现,具有理想性、全局性、实践性、独特性、稳定性的基本特征。重视办学理念,是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学校组织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小学校长应确立创新生活是学校的基本使命、爱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关键资源的办学理念,不断丰富自我人生实践和办学实践,自觉确立高远的人生信念,大力提升教育理论素养。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办学理念 办学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傅树京
在中小学领导过程中,校长与教师都要通过实施与对方的交换行为,借助并依赖对方的资源,以有效实现学校组织目标和满足教师需要。这种交换行为包括体制化交换和非体制化交换,前者指校长与教师在中小学设置的组织机构和各种制度基础上实施的交换行为;后者指双方不限于正式组织及其制度范围实施的交换行为。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
关键词:
交换行为 体制化交换 非体制化交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苏 陈永明
研制校长专业标准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校长选拔、管理和培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深度访谈和座谈会中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借鉴美国制订校长专业标准的经验与方法,探讨我国校长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专业立场、领导范畴和内容框架。本研究提出校长应立足教育领导的专业立场,实施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并体现为六种专业角色,包括发展愿景规划者、学习文化营造者、教师发展促进者、创新人才激励者、内部组织管理者和外部环境协调者。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专业标准 教育领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昱辉
日本校长资格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逐渐从历史和制度本位转向对实践和个体的关心。本文在对研究视角进行简要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历史与实践背景介绍了日本校长资格研究的发展动向与主要成果,并对我国进一步研究校长资格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校长资格 职业培训 日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峰
制订校长专业标准对于校长的选拔和管理以及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在深度访谈和座谈会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同时借鉴英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提出了我国制订校长专业标准所应把握的原则及内容框架。
关键词:
校长 专业标准 中小学 专业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瑾
民办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特别是民办中小学已进入优质、特色发展阶段,并走上了集团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对校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文章从学校治理的角度对民办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探讨,分析了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方法,构建了民办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并通过案例证明该体系的可操作性,以期为民办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瑾
民办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特别是民办中小学已进入优质、特色发展阶段,并走上了集团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对校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文章从学校治理的角度对民办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探讨,分析了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方法,构建了民办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并通过案例证明该体系的可操作性,以期为民办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新平 金惠
校长更替是常见的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而校长更替问题,是指因校长更替工作低效、失误、失败、无效而造成的教学士气低迷、领导愿景模糊、教育质量下降等组织发展的停滞、错乱。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校长更替问题,主要表现为校长更替的理念缺失、频率紊乱、方式单一以及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的困难。未合理筹划校长更替、未重视校长更替过程的有效管理、未统筹安排校长更替的后续工作及未系统思考校长更替,是导致中小学校长更替问题的主因。应对中小学校长更替问题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对校长更替的规划设计,平衡权责关系加强情感交流,改善校长更替的后续工作,以及推行可持续领导。
关键词:
中小学 校长更替 更替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金海
校长承载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使命。校长领导的实践取向及教育领导理论的价值诉求表明校长领导要实现价值转型,即走向校长领导伦理。校长领导伦理是指校长在学校场域中,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在引领、指导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所遵循的价值与道德系统以及自觉性规范体系的总称,包括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校长领导伦理的实施是校长领导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有机统一的过程,校长领导的德性伦理要求校长领导应在"人的意义世界"中展开,注重价值理念的引领及重视专业权威的影响;校长领导的制度伦理要求校长领导要使学校管理制度渗透着人性价值,体
关键词:
校长领导伦理 德性伦理 制度伦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在广东教育学院举行首批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授牌仪式,来自全省各地的33名优秀校长成为工作室主持人,这是广东省为加速培养一批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队伍而首次实施校长工作室制度。"目前全省共有80多万中小学教师,两次评选共评出名校长62名,但在全国能起到很好影响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