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609)
- 2022(1445)
- 2021(1448)
- 2020(1244)
- 2019(2772)
- 2018(2739)
- 2017(5734)
- 2016(3316)
- 2015(4070)
- 2014(4458)
- 2013(4327)
- 2012(4328)
- 2011(3640)
- 2010(3810)
- 2009(3770)
- 2008(3915)
- 2007(3714)
- 2006(3439)
- 2005(3443)
- 2004(3036)
- 学科
- 业(13897)
- 企(13533)
- 企业(13533)
- 济(11123)
- 经济(11095)
- 管理(10962)
- 财(5312)
- 中国(4769)
- 镇(4535)
- 乡(4399)
- 乡镇(4388)
- 乡镇企业(4388)
- 中小(4379)
- 中小型(4379)
- 小型(4379)
- 小型企业(4379)
- 农(4270)
- 方法(4054)
- 制(4049)
- 业经(3971)
- 务(3718)
- 财务(3705)
- 文化(3694)
- 财务管理(3694)
- 理论(3631)
- 企业财务(3508)
- 教育(3506)
- 银(3008)
- 银行(3008)
- 行(2820)
- 机构
- 学院(49788)
- 大学(48692)
- 济(17386)
- 管理(17152)
- 经济(16795)
- 研究(16095)
- 中国(14110)
- 理学(13517)
- 理学院(13316)
- 管理学(12994)
- 管理学院(12884)
- 京(10988)
- 财(10817)
- 江(9498)
- 科学(9263)
- 范(8922)
- 师范(8899)
- 所(8754)
- 中心(8123)
- 州(7956)
- 北京(7654)
- 财经(7637)
- 研究所(7238)
- 师范大学(6946)
- 经(6640)
- 省(6160)
- 农(6126)
- 教育(5979)
- 银(5836)
- 人民(5744)
共检索到90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月茹
文化多元是社会现实也是教育的理想,然而教科书中却是单一文化一统江山。教学直接结果是对学生中弱势群体和社会亚文化现象关注不足,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业水平低下及厌学,间接后果则会妨害到中国全球化进程。多元文化分为五个层次,相应地,教科书内容编制也应对此给予关注。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教科书 单一文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钱初熹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以中国画、民间美术为代表的传统美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中小学美术课程,开展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有利于作为新一代祖国栋梁的中小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养成对传统文化的持久兴趣,逐步树立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志向。本研究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科书为对象,从课例、图例、门类、时代、民族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展开研究,揭示其特征以及从中透露的对学生形成怎样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期望。
关键词:
美术教科书 传统文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世光
近百年中小学教科书中,黄帝的形象在不断变化。不同时期、不同种类教科书对黄帝形象的描述有明显的差异,甚至相互矛盾。但是,众多形象背后隐含着一些共通的叙事模式——政治统一、民族团结和文化溯源,这些叙事模式最终都指向国家认同。因此,教科书中的黄帝,不仅是传说时代的一个英雄人物,更是国家、民族和文化的一个符号或象征。黄帝形象的不断解构和重构,折射出近百年来一代代教科书编写者不断重塑共同历史记忆的探索历程。
关键词:
中小学教科书 黄帝形象 国家认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娄元元 李青懋 袁文杰
语文教科书构建的职业世界,对于学生认识职业、形成正确职业观具有重要影响。以义务教育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为例,从职业类别、职业性别、职业地位、职业形象等方面对教科书中的职业角色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行语文教科书在职业世界的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类型不够丰富,缺乏新兴职业;男性职业角色多于女性,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部分职业形象污名化,存在隐性职业阶层歧视。语文教科书的后续修订应进一步丰富职业类型,增加新兴职业;消除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增加女性职业角色;弘扬职业无贵贱、劳动光荣的时代风尚。
关键词:
统编版 语文教科书 职业角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钧 高琦
统编版语文教科书集中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对语文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进行解读,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语文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编排。语文教科书在尊重语文学科素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党史内容,选取典型历史人物事迹呈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选取重大历史成就呈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接续相传。以党史视角梳理语文教科书课文编排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具体包括依托语文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性革命文化教学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达成,在历史思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系统印证中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中村哲 许芳
日本已将成为一个"文化创造型国家"确立为国家发展的方向。"传统与文化"教育被寄予了创建国际社会、日本社会、区域社会以及学校社会的重任。2008年修订的课程标准新增了有关传统与文化的课程内容。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传统与文化"相关内容通过展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传统与文化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这种内容组织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传统与文化"内容仅限于三年级有关区域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单元与六年级的历史单元中,而且缺乏从传统文化在今天和未来的价值、传统文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这两个视角来组织,这将是日本"传统与文化"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会科 教科书 日本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建敏 梁晨
节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反映节气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了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呈现内容、呈现方式的创造性转化,其主要呈现于教科书的选文、练习、助读三个系统之中。此外,指出节气文化所含理念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创造性渗透,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重民爱民以民为本理念、以劳树德促人发展、中华文化认同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路径的创造性转化,一是教学目标重视文化教育,科学定位板块,提出恰当的节气文化教学目标并合理落实;二是教学内容注重学科内部融合,加强学科之间链接,体现节气文化的系统性并注入外部活力;三是教学实施引导学生勤于诵读,激发学生实践精神,深化节气文化情感认同并注入生活体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权五铉 沈晓敏
社会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韩国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每个年级都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展现了韩国文化的固有性和优越性;对于传统,教科书反映了一种动态的传统观,突出了传统的变化和发展,也显露出某些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但是,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有待改善和研究,如传统文化的内容组织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传统与现在的关联系和连续性以及韩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映不足,单一文化主义视角仍占主流,缺乏对韩国文化消极面的批评等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会科 教科书 韩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树义
美国公立中小学校中的文化自尊与多元文化论(美)凯·S·希莫维茨不论大学里关于西方传统的旷日持久的争论最终结果如何,多元文化论似乎已经在全国各地的公立中小学校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已经或正在计划实施多元文化论教学大纲的城市学区为数之多,甚至连它的那些曾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大学与中小学("U-S")文化互动的理想追求是共创共生。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十分曲折的演变,终因有着共同的事业而走向共生。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文化共性在于:以育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在变革时代都有敢为人先之精神。从差异看,大学更类似"共同体",而中小学更像"社会组织"。大学文化以知识创新和思想批判为基调,中小学文化则以实践为基调,大学与中小学的文化互动及共生,从本质上看就是文化的共同创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吕杰昕
自2010年英国政府发布《教学的重要性》白皮书以来,"自我改进的学校系统"在英国迅速发展。该项改革依托学校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具体的形式是"国家教学学校"与"学院制学校信托"。对于此项改革,有研究者对其意义和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自我改进的学校系统"需要学校进行"专业发展、伙伴关系、合作资本"三个维度的能力建设。从改革的效果来看,虽然"自我改进的学校系统"部分地实现了提升学业成绩的目的,但其负作用与质疑仍然存在。
关键词:
学校改进 基础教育 集团化办学 英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艺 殷雅竹
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基础性信息技术教育。这种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 :“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领进门”和“个性塑造”是达成“文化内化”的基础 ,而“文化内化”是“领进门”和“个性塑造”两个层面的本质升华 ,三个层面构成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信息技术教育不能单纯地等同于上信息技术课 ,不能被理解为是一种对有关软件产品的使用训练。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的技术训练并不以作用于学习者的未来为主要目标 ,而是定位于服务他们当前的学习和生活 ;在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 ,通过其他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学习者逐渐形成的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 ,领悟到的信息技术方法 ,...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军 黄晓玲 张瑞海 齐树同 赵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课程改革重要载体的教科书领域出现了诸如教科书版本多样化、编写须立项核准、出版发行公开招标、选用权重心下移、评价力度加大等新情况,教科书管理也必将为适应新形势而改革自身,进一步推进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北京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规范的教科书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中小学 课程改革 教科书 教科书管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心科
语文教科书中的"时文"编选问题是近年来语文教育界关注较多且争论较多的一个话题。论争中所使用的"时文"概念其实有三重含义。通过对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相关论述的辨析可知:针对与"古文"相对的"时下之文""时人之文",需准确判断,谨慎选择;与"经典"相对的"时行之文",应辩证、发展地看待,适度选入;与"文学"相对的"时事之文"应加以重视,并使其占有一定的比重。
关键词:
语文 教科书 时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敏 王爱青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民族心理和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和外界交流增多,民族文化渐现缺乏民族性。而学校教育的普及一方面使学生少了学习民族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民族文化传承提出了新的方式。本文针对当前民族中小学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对策分析,旨在为当前民族中小学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