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4)
- 2023(9773)
- 2022(8753)
- 2021(8394)
- 2020(7095)
- 2019(16534)
- 2018(16613)
- 2017(31861)
- 2016(18100)
- 2015(20682)
- 2014(20921)
- 2013(20247)
- 2012(18717)
- 2011(16858)
- 2010(16599)
- 2009(14617)
- 2008(13908)
- 2007(12042)
- 2006(10404)
- 2005(9062)
- 学科
- 济(62266)
- 经济(62197)
- 业(49066)
- 管理(48555)
- 企(41179)
- 企业(41179)
- 方法(30748)
- 数学(26536)
- 数学方法(26182)
- 中国(19442)
- 农(18305)
- 财(15872)
- 学(14503)
- 业经(14303)
- 地方(13518)
- 理论(12701)
- 农业(12174)
- 技术(11793)
- 教育(11712)
- 贸(11120)
- 贸易(11116)
- 和(10990)
- 务(10788)
- 易(10764)
- 财务(10730)
- 财务管理(10716)
- 制(10678)
- 企业财务(10193)
- 环境(9972)
- 划(9002)
- 机构
- 学院(244523)
- 大学(243511)
- 管理(98228)
- 济(87875)
- 理学(85755)
- 经济(85574)
- 理学院(84771)
- 管理学(83233)
- 管理学院(82794)
- 研究(80126)
- 中国(56086)
- 京(52404)
- 科学(51767)
- 所(40593)
- 农(39356)
- 财(38529)
- 业大(37896)
- 研究所(37324)
- 范(37320)
- 师范(37037)
- 中心(36894)
- 江(35845)
- 北京(33375)
- 财经(31612)
- 技术(30852)
- 农业(30735)
- 师范大学(29782)
- 州(29445)
- 院(29075)
- 经(28731)
- 基金
- 项目(172496)
- 科学(135134)
- 研究(130916)
- 基金(121463)
- 家(104979)
- 国家(103959)
- 科学基金(88709)
- 社会(77566)
- 社会科(73173)
- 社会科学(73154)
- 省(69391)
- 基金项目(65553)
- 教育(63661)
- 划(59368)
- 自然(58321)
- 自然科(56912)
- 自然科学(56900)
- 编号(56707)
- 自然科学基金(55837)
- 资助(50044)
- 成果(46268)
- 课题(40094)
- 重点(38742)
- 部(38568)
- 发(37183)
- 创(35922)
- 项目编号(34581)
- 创新(33278)
- 教育部(33089)
- 科研(32864)
共检索到348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刘丽娜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辽宁省内十三个市的462名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结合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涉及的教师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从意识和行为两个维度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规范》的落实、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事实依据。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 意识与行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国庆
文章以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测量量表(MBI-ES)为工具,对622名城乡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情况并不严重,但已明显凸现;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城市教师;普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重点中学的教师;职称是影响教师倦怠的重要因素,高级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其他教师;女教师较男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高,但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比男教师严重;教龄11~20年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本科学历的教师成就感较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朱刚琴
目前 ,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党和国家再一次提出要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这意味着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应该采取理论分析的方法 ,结合社会现实要求 ,更加全面系统地完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 新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莹莹 王文静
拥有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教师师德焕发活力的源泉。本研究通过区域分层抽样,选取3类区域共27所学校的2062名中小学教师,从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四个维度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而言处于较高水平,在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两个维度上得分较高,在职业倦怠、离职意向两个维度上得分较低;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不同组织层面(区域、学段、月收入、是否班主任)和个体层面(性别、年龄和发展阶段)因素上以及区域与学段、月收入与学段、月收入与教师发展阶段的交互作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需要落实相关减负政策,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切实减轻教师负担;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特点,开展分层分类幸福教师培训;找准教师发展阶段与收入平衡点,助力各阶段教师长足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耿文侠 冯春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大超 王丽哲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辽宁省沈阳、大连、丹东、锦州等地224名中小学校长进行调查,从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行为四个维度,以及育人之德、治学之德、用人之德、理财之德和交往之德五个子维度,揭示了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着眼于选拔、使用、培养和监督等环节,提出了制定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规范标准、规范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采用校长职业道德跟踪培养方式、落实校长岗位交流制度、推行校长问责制等改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职业道德 调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广 盖阔
向往、追求、获得并享有职业幸福,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权利。持续推进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既是党和政府教师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与关注重点,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在尊师重教传统文化规约下的殷切期望,更是面向2035年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追求中教育研究领域里的重点热点。基于31个省市(包括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33 59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发展态势表现为,总体水平较高,横向静态维度不均衡,纵向动态发展曲折向上。教师职业幸福感,乐观中存在美好"隐忧",高尚中包含"想说爱你不容易",高幸福指数中有"点阵塌陷",价值追求中现"道德绑架",薪酬待遇含蓄诉求中暗示教育政策实施"衰减"。提高专业胜任力、塑造专业尊严、给予专业保障、强化专业地位、加强专业规约,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战略举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海燕 刘洪福
通过对135名参加资格培训的教师进行职业承诺和职业认同问卷的调查发现,参加资格培训教师的职业承诺和职业认同水平较高,其中规范承诺水平最高,其次是情感承诺,而继续承诺较低;职业价值观水平较高,其次是职业行为倾向,依次为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不同教学年级的教师在情感承诺和角色价值观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表现为高中教师的情感承诺水平和角色价值观水平高于初中教师。
关键词:
职业承诺 职业认同 中小学教师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睿娟 申敬红 李敏 游旭群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建设。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的内容,始终包含"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规范""个人品德修养"三个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教师职业规范建设呈现出从工具本位转向教师本位、从提倡到提倡与禁止并重、日益注重规范的针对性、科学化、国际化等特征,形成了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保障七方面的实施机制。注重地方性、校本性教师行为规范细则的制订,加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强化师德教育中的以能养德,是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建设应该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规范 政策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爱芝
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特别是教师的情绪衰竭问题非常突出;教龄10—20年是职业倦怠最为严重的阶段;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女教师。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由面临的职业压力造成的,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职业倦怠 情绪衰竭 控制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英哲 高龙刚 高洪民
采用问卷法,对包括教师、家长和学生在内的1052位被试者进行关于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三个人群对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评价偏低,其中教师评分最低;家长与高三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存在明显的务实倾向;人们对教师职业的从业愿望普遍不够理想,原因是多元性的。
关键词:
教师职业 吸引力 社会调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喜玲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膨胀和发展,必将带动大批青年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占高校教师总数的45%以上。本文在分析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其职业行为,促使其确立献身高等教育的崇高信念,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职业道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唐海朋 郭成 程平 李振兴
利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自主问卷》,对我国17个省份两千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自主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教师自主四个维度上发展不平衡,表现为自主意愿强烈,自主体验和自主抉择次之,自主行动较低;整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自主意愿维度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在自主行动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职称、不同学段、地区、教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职称的教师显著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小学教师显著高于中学教师,城市教师显著高于村镇教师,教龄为11~15年和26年以上的教师显著高于5年以下的教师。基于调查结果,文章也提出了策略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建君 付晓洁
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成长机会与知识共享的关系,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考察知识共享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通过问卷调查,对20所中小学校的1 342名教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效能感在职业成长机会与知识共享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职业成长机会通过知识共享效能感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共享;职业成长机会与知识共享效能感的直接关系,以及其通过知识共享效能感的间接关系受到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且其直接效应在低组织支持感的教师中成立,而间接效应在高组织支持感的教师中成立。提升教师的知识共享表现、加强学校内部的知识交流水平、提高学校的整体学习能力与办学质量,应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给予教师更多的职业成长机会,提供便利条件和组织支持。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成长 知识共享 教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