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7)
2023(9736)
2022(8726)
2021(8370)
2020(7084)
2019(16485)
2018(16585)
2017(31789)
2016(18045)
2015(20615)
2014(20865)
2013(20187)
2012(18669)
2011(16789)
2010(16531)
2009(14535)
2008(13844)
2007(11973)
2006(10330)
2005(8978)
作者
(50342)
(41537)
(41295)
(39420)
(26683)
(19987)
(18866)
(16584)
(16097)
(15029)
(14440)
(13827)
(13184)
(13065)
(12863)
(12860)
(12656)
(12306)
(11915)
(11837)
(10431)
(10327)
(9993)
(9545)
(9480)
(9310)
(9306)
(9111)
(8417)
(8406)
学科
(62097)
经济(62028)
(48963)
管理(48413)
(41026)
企业(41026)
方法(30642)
数学(26486)
数学方法(26132)
中国(19410)
(18280)
(15844)
(14441)
业经(14231)
地方(13515)
理论(12613)
农业(12166)
技术(11784)
教育(11424)
(11107)
贸易(11103)
(10926)
(10771)
(10751)
财务(10713)
财务管理(10699)
(10631)
企业财务(10176)
环境(9961)
(8993)
机构
学院(243626)
大学(242472)
管理(97960)
(87639)
理学(85519)
经济(85347)
理学院(84542)
管理学(83016)
管理学院(82578)
研究(79857)
中国(55932)
(52169)
科学(51587)
(40457)
(39300)
(38355)
业大(37830)
研究所(37195)
(36975)
中心(36808)
师范(36692)
(35681)
北京(33254)
财经(31467)
技术(30797)
农业(30690)
师范大学(29474)
(29302)
(29010)
(28601)
基金
项目(172024)
科学(134737)
研究(130512)
基金(121139)
(104727)
国家(103708)
科学基金(88493)
社会(77287)
社会科(72930)
社会科学(72911)
(69212)
基金项目(65398)
教育(63383)
(59189)
自然(58188)
自然科(56781)
自然科学(56769)
编号(56519)
自然科学基金(55707)
资助(49902)
成果(46041)
课题(39948)
重点(38618)
(38435)
(37132)
(35864)
项目编号(34445)
创新(33223)
教育部(32958)
科研(32801)
期刊
(93108)
经济(93108)
研究(69907)
中国(47078)
教育(42699)
学报(38213)
(35115)
科学(35025)
管理(33915)
大学(28381)
(27193)
学学(26295)
技术(26283)
农业(24835)
(18417)
金融(18417)
业经(16041)
图书(15308)
职业(14605)
财经(14075)
经济研究(13564)
理论(12451)
(12400)
科技(12146)
问题(12021)
(11785)
实践(11720)
(11720)
(11491)
论坛(11491)
共检索到347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国庆  
文章以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测量量表(MBI-ES)为工具,对622名城乡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情况并不严重,但已明显凸现;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城市教师;普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重点中学的教师;职称是影响教师倦怠的重要因素,高级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其他教师;女教师较男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高,但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比男教师严重;教龄11~20年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本科学历的教师成就感较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爱芝  
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特别是教师的情绪衰竭问题非常突出;教龄10—20年是职业倦怠最为严重的阶段;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女教师。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由面临的职业压力造成的,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刘丽娜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辽宁省内十三个市的462名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结合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涉及的教师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从意识和行为两个维度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规范》的落实、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事实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小云  刘春华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9所普通高校120名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所做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超过6成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党派、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担任领导职务等上的差异不显著;职业倦怠的厌倦疏离维度在工作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就如何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感提出了人性化思政工作的四条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勇军  屈正良  
对全国范围的职业院校1238名任课或兼课教师进行调查,比较职业院校不同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发现,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的检出率分别为34.2%、15.7%和11.1%,情绪衰竭在婚姻、教龄、职称、兼任行政职务和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低成就感在年龄、职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格解体在性别、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计海  管海娟  
选取47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教师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和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差异,并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和情绪调节、情绪理解、对思维的促进及情绪智力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情绪理解、对思维的促进及情绪智力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并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差异十分显著,不同性别的教师在认知枯竭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背景的教师在认知枯竭维度上差异显著并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差异极显著。(2)不同程度的教师情绪智力在职业倦怠整体及非人性化、认知枯竭、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除情绪衰竭与情绪理解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外,中小学教师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济洲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尤其表现在情感衰竭和成就感缺失方面。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农村学校封闭环境、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信息技术教师特殊角色以及个体因素相互作用结果,必须通过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社会认同度、强化信息技术考核标准、创建良好学校组织气氛、关注农村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等措施,来化解职业倦怠现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毅  
教师的职业压力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抑制和解决,就会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工作缺乏热情,对工作感到心力交瘁、退缩、焦虑等心理状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到教师个体的健康发展,并且影响到高校人才的培养,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天津高校教师进行了一次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其中100名男教师,100名女教师,被调查教师的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欢玉  雷群泌  
目的是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成因研究。方法为通过网络调查对衡阳市地区290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是认为自身存在职业倦怠教师的数量为150例,占总比例的51.27%,认为自身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数量高达40例,占总比例的13.79%。自身认为不存在职业倦怠的数量100例,占总比例的34.48%;高职教师职业怠倦的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成就感、组织去人性化各个测量要素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发展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结论是关注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提升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强晓华  王守恒  
职业倦怠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为此,要消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努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强化教师发展指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耿文侠  冯春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广  盖阔  
向往、追求、获得并享有职业幸福,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权利。持续推进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既是党和政府教师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与关注重点,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在尊师重教传统文化规约下的殷切期望,更是面向2035年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追求中教育研究领域里的重点热点。基于31个省市(包括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33 59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发展态势表现为,总体水平较高,横向静态维度不均衡,纵向动态发展曲折向上。教师职业幸福感,乐观中存在美好"隐忧",高尚中包含"想说爱你不容易",高幸福指数中有"点阵塌陷",价值追求中现"道德绑架",薪酬待遇含蓄诉求中暗示教育政策实施"衰减"。提高专业胜任力、塑造专业尊严、给予专业保障、强化专业地位、加强专业规约,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战略举措。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立  
文章在梳理认知失调理论主要观点基础上,从认知失调理论视角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作了如下分析:教师职业价值与某些职业价值间的价值观念冲突;教育变革的发动者与教师对教育变革的认识未统一造成教师的变革观念冲突;教师职业活动多重角色之间的角色观念冲突;教师的职业理念与从业行为间的矛盾导致观念与行为不协调;学校教师评价中的缺陷导致的行为与行为不一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雪芹  
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个性化缺失、情感衰竭以及个人成就感低。通过对应用型本科教师展开的书面访谈与问卷调查,目前应用型本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为:整体职业倦怠感程度不高;职业倦怠方面男教师较女教师低,但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职称、教育背景的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三大特征方面略有差异。调研表明,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学生原因、自身发展原因以及多角度的冲突与整合等,可通过外部调适与内部调适相结合的方式,消解当前应用型本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海燕  刘洪福  
通过对135名参加资格培训的教师进行职业承诺和职业认同问卷的调查发现,参加资格培训教师的职业承诺和职业认同水平较高,其中规范承诺水平最高,其次是情感承诺,而继续承诺较低;职业价值观水平较高,其次是职业行为倾向,依次为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不同教学年级的教师在情感承诺和角色价值观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表现为高中教师的情感承诺水平和角色价值观水平高于初中教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