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9)
2023(2645)
2022(2269)
2021(2242)
2020(1903)
2019(4414)
2018(4413)
2017(8543)
2016(4912)
2015(5299)
2014(5327)
2013(5164)
2012(4985)
2011(4578)
2010(4624)
2009(4207)
2008(4072)
2007(3711)
2006(3255)
2005(3100)
作者
(13298)
(11101)
(10989)
(10641)
(7050)
(5298)
(5111)
(4347)
(4305)
(3929)
(3720)
(3678)
(3658)
(3613)
(3416)
(3401)
(3400)
(3378)
(3332)
(3151)
(2942)
(2773)
(2711)
(2617)
(2610)
(2479)
(2470)
(2465)
(2237)
(2231)
学科
(18878)
(18247)
经济(18215)
(17905)
企业(17905)
管理(16605)
方法(8826)
数学(7204)
数学方法(7076)
(6464)
结构(5089)
(4913)
财务(4910)
财务管理(4904)
(4828)
企业财务(4810)
(4804)
业经(4696)
(4548)
(4541)
中国(4480)
(4388)
乡镇(4371)
乡镇企业(4371)
(4368)
中小(4328)
中小型(4328)
小型(4328)
小型企业(4328)
产业(4137)
机构
大学(71159)
学院(70123)
管理(28136)
(27427)
经济(26896)
理学(25121)
理学院(24820)
管理学(24387)
管理学院(24252)
研究(22028)
中国(15641)
(14666)
科学(13360)
(12685)
(12596)
师范(12455)
(10761)
(10688)
财经(10475)
(10300)
师范大学(10131)
中心(10094)
研究所(9750)
(9589)
教育(9537)
业大(9468)
北京(9142)
(8373)
经济学(8368)
商学(8030)
基金
项目(47122)
科学(39126)
研究(35587)
基金(35430)
(30355)
国家(30093)
科学基金(26624)
社会(22867)
社会科(21689)
社会科学(21684)
基金项目(18996)
教育(18726)
(18174)
自然(17518)
自然科(17168)
自然科学(17165)
自然科学基金(16899)
(16055)
编号(14507)
资助(14233)
成果(12894)
(11559)
重点(10971)
课题(10527)
教育部(10351)
(10013)
(9840)
人文(9763)
规划(9252)
创新(9190)
期刊
(29661)
经济(29661)
研究(21108)
教育(14119)
中国(13943)
管理(11202)
科学(10524)
学报(10055)
(9951)
(8621)
大学(7884)
学学(7390)
(6111)
金融(6111)
技术(5920)
财经(5596)
农业(5465)
业经(5142)
(4865)
经济研究(4637)
问题(4115)
(3680)
技术经济(3589)
商业(3457)
现代(3165)
(3015)
职业(2956)
经济管理(2840)
科技(2789)
(2749)
共检索到99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苏红  
在现代学校的制度框架下,教师会经常自主的展现超越学校正式的规章制度所要求的行为,这部分虽然没有纳入到学校的考核和奖励体系中,但同样贯彻着学校教育的基本使命。教师的这种组织公民行为包括关心学生生活、自我发展、环境保护等九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对于学校管理,特别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志伟  
人文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在一个工具理性膨胀的时代显得更加重要。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通过人文知识积累的文化底蕴,形成的人文品格和高尚师德,树立的人文价值和教育理想,追求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并最终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人文行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俊杰  
中小学教师职务结构初探●朱俊杰在职称改革中建立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已经实施十年了,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的确立和职务试行条例的颁布实施,规范了各级教师职务的职责和任职条件,为教师队伍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韶峰  
自《教师法》实施以来,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身份之争就没有停止过。从政策法规的走向来看,教师与普通劳动者的界线正在不断淡化。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私立学校的教师身份多为雇员,公立学校的教师身份有公务员、公务雇员和学校雇员之分。我国大陆地区民办中小学与教师的聘任关系,定性为劳动合同关系是合适的;但公办中小学的教师任用即便坚持实行聘任制,其聘任关系亦当定性为行政合同关系比较合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文婧  刘月  
中小学教师德性作为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其生成基础是教师的生命境遇,其实质是一种实践道德,最终指向关系和谐。时代转型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德性具有其个体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同时还具备自律性、生成性、示范性和个体性的特点。中小学教师德性的培养有其时代必要性,文章主要从外部培养路径和内部培养路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明仁  
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是我国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要以高质量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高水平的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以高效的教师配置为前提,以充分的教师保障为条件,以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和育人为目的,以较高程度的教师职业满意感和幸福感为标志,以较高美誉度的社会形象为特征。当前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量达标,但存在结构性短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高,但研究生比例依然较低;教师配置的公平性快速提升,但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仍需加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持续巩固完善,但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有待加强;学龄人口大幅回落,需提前规划教师队伍的规模与质量需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着力提高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质量,持续增强教师待遇保障水平,有效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嘉毅  赵志纯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来自甘肃省内各地的1097名教师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探讨了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组织承诺的现状及其特点。研究发现:(1)大多数被调查教师的组织承诺处于中等水平,但也有相当比例的教师组织承诺较低;(2)教师的情感承诺最强,规范承诺则最弱;西部地区教师的规范承诺明显低于东部教师,而西部地区教师的持续承诺则大大高于东部教师;(3)初任教师的组织承诺及其分维度情感承诺、规范承诺都相对较高,但是随着教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而后又呈现回升的趋势,但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初任时的水平;另外,初任教师、成熟型教师的情感承诺都显著高于新教师;(4)教师持续承诺的变化曲线呈现出先低后高的特点;(5)农村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伍德勤  
我国颁布的多部教育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对什么是体罚和变相体罚,一直存在模糊的认识,从而导致部分教师仍继续犯体罚学生的错误,而另一部分教师又不敢大胆地管学生,甚至放任学生,降低自己工作的责任心。所以,必须明确处罚、体罚、直接体罚、间接体罚(变相体罚)以及侮辱学生人格的处罚等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还必须明确,禁止教师体罚学生是教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要求,以杜绝中小学教师的体罚行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耿文侠  冯春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罗生全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41所中小学校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由于受到性别、任教阶段、教龄、学历和区位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有效教学行为在教学准备、系统呈现教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班级管理等五个维度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和特点。基于此,改进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应确立学习者中心的教学价值信念,塑造学习共同体中心的教师文化,建构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积家  邱炯亮  
对广东省部分地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与学校之间存在的心理契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学校对教师期望为主的心理契约,包括业务能力强、品格高尚、工作态度端正、敬业精神强、身心健康和忠诚六个因素;二是以教师对学校期望为主的心理契约,包括公平和价值认同、成长和提高、高报酬、工作环境良好、感情投入、职业安全和人际和谐、工作压力适中七个因素。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人格特点、性别、学历、教龄、职称、职务、学校性质和类型等,对教师的心理契约有重要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敖俊梅  林玲  
本研究依据现有教师数据作为分析、评估的基础,选取北京、河南、安徽和福建四地,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现象的现状及成因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呈现女性教师比例整体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在不同省份、城乡、学校类型、学段和学科等方面呈现一定差异;教师职业已形成一定的性别垂直隔离。这种变化源自"女进男退"的过程,是社会教育发展、教师职业性别标识化和教师职业吸引力下滑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教师队伍的"女多男少"现象被"女性化"和被"问题化",是夫权意识形态下被构建起来的、具有预设价值判断的问题阈,具体表现为社会性别二元对立、教师职业简单性别气质类化和轻视女性教师专业性等。本研究据此提出满足儿童发展的多元需求、消解教师职业性别隔离、保障和完善学校教育丰富性的建议:(1)加大教师专业形象宣传,打破教师职业性别壁垒;(2)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与工资待遇;(3)提升师范生的性别素养,加大男性教师储备力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铁成  
对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反思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新的探索。首先明确了实践反思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实践反思对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最后重点论述了中小学教师实践反思的具体策略,包括观察反思、对话反思、写作反思和教育教学研究反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中小学教师薪金的国际比较八十年代末,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处于困境的中小学教师问题,由教育部教育调查和改进办公室出面,组织专家考察并撰写了《教师薪金的国家比较─—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尽管报告涉及的基本上是发达国家,且提供的数据限于八十年代中初期,但透过这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振利  
中小学教师研究多是限定性、事实期望性和问题解决性的。中小学教师研究必须吃透和尊重事实,然后才更利于研究可能和解决问题。口号性要求、愿望性要求和自以为是,使中小学教师研究僭越或偏离了事实,造成了研究的不成熟、不科学和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其原因是人性使然、研究不彻底和研究目标的过度诱导。要想改变现状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中小学教师研究必须彻底吃透和尊重事实,必须审慎思索与考究可能,必须讲证据、遵规律和别轻易下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