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0)
- 2023(9772)
- 2022(8236)
- 2021(7986)
- 2020(6601)
- 2019(15208)
- 2018(15224)
- 2017(27720)
- 2016(15849)
- 2015(18000)
- 2014(18122)
- 2013(16654)
- 2012(15166)
- 2011(13635)
- 2010(13587)
- 2009(11790)
- 2008(11146)
- 2007(9603)
- 2006(8312)
- 2005(7382)
- 学科
- 济(54235)
- 经济(54172)
- 管理(41862)
- 业(41206)
- 企(35970)
- 企业(35970)
- 方法(28427)
- 数学(24879)
- 数学方法(24385)
- 教育(20988)
- 中国(19641)
- 财(16194)
- 理论(14277)
- 农(13882)
- 学(12334)
- 业经(11771)
- 务(10408)
- 财务(10371)
- 财务管理(10353)
- 技术(10124)
- 制(10001)
- 企业财务(9893)
- 教学(9537)
- 地方(9126)
- 农业(9115)
- 贸(8933)
- 贸易(8927)
- 易(8674)
- 和(8412)
- 银(8184)
- 机构
- 大学(209654)
- 学院(203759)
- 管理(77578)
- 济(77440)
- 经济(75677)
- 理学(67673)
- 理学院(66928)
- 管理学(65611)
- 管理学院(65184)
- 研究(64269)
- 京(43822)
- 中国(42918)
- 范(38425)
- 师范(38216)
- 财(37130)
- 教育(36093)
- 科学(35891)
- 江(31649)
- 师范大学(31450)
- 中心(31050)
- 财经(30023)
- 所(28647)
- 北京(27598)
- 经(27455)
- 研究所(26002)
- 业大(25352)
- 州(24787)
- 经济学(24613)
- 技术(24369)
- 农(23899)
- 基金
- 项目(138479)
- 科学(113066)
- 研究(111127)
- 基金(99525)
- 家(84037)
- 国家(83185)
- 科学基金(73258)
- 社会(69703)
- 社会科(65913)
- 社会科学(65901)
- 教育(61228)
- 省(54888)
- 基金项目(51782)
- 划(48393)
- 编号(47561)
- 自然(45271)
- 自然科(44277)
- 自然科学(44267)
- 自然科学基金(43460)
- 成果(40731)
- 资助(39949)
- 课题(35423)
- 部(33597)
- 重点(32636)
- 教育部(30622)
- 发(30518)
- 创(29878)
- 年(29448)
- 项目编号(29345)
- 规划(29164)
共检索到301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欣晨
教育学从原初时期到杜威时代都以寻求实践价值为目的,是作为"实践学科"的面目出现的。然而,至查尔斯·贾德主导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以后,教育学的理论方式发生了从"育儿艺术"到"纯粹科学"的转向。与其它经典学科一样,教育学术不再以实践功能为主要宗旨,而是以追求知识本身的生产为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学及其理论方式改变的重要标志。伴随着教育理论方式的改变,教育理论逐渐淡化甚至抛弃教育的实践责任,将追求一流学术与成果视为学科的最高价值。这一转向给基础教育的实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教育理论不再像过去那样主动关注并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越来越得不到教育理论的保护而处于孤立无援之中。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动摇基础教育的理论根基,甚至损害基础教育数十年改革的发展成果。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理论方式转变 理论自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教育理论研究者介入下的中小学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要关注四大问题,即:教育理论如何打动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促进教师学习并理解理论?教师如何实现从"会说"到"会做"的转化?如何使教师持续性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这四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教育理论者的深度介入以及与教师的有效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齐明
教师学习发生在"心际"和"内心"两个层面,包含四个基本环节。但正规教师教育和培训往往忽略了发生在"内心"层面的内隐学习,结果导致教师发展不充分。教育理论研究者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促进教师内隐学习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探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案例阐述教育理论研究者介入中小学教师学习的内在机制其自身应该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
教育理论研究者 介入 教师学习 内隐学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乃弋 姚梦娇 廖祎
采用生涯适应力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对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2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其中23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从生涯建构理论的视角探讨影响肃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个体(生涯适应力)和情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肃南地区中小学教师生涯适应力和工作投入总体水平中等偏上,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生涯适应力中生涯自信较高,生涯关注较低,工作投入中奉献较高,活力和专注较低;(2)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投入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生涯关注和自信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投入;(3)阻碍肃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情境因素包括工作难度大、专业能力提升困难、工作—家庭冲突、缺乏心理支持和职业发展困境5个方面,教师主要通过寻求外部支持、主动学习和自我调节3种方式应对阻碍。研究结果完善了适用于肃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生涯建构的适应模型,反映了个体和情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示可以从加强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以提升教师的生涯适应能力,通过减轻工作负担、拓展专业发展空间等缓解教师面临的“动机强、实现难”的生涯发展矛盾,提升教师的工作投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近年来,我国大学教育理论工作者为促进教育实践变革而深度介入中小学,与中小学教师形成了密切的合作研究伙伴关系。然而,国内对这一新型研究形态的探讨还较为欠缺,尤其对合作研究过程更缺乏深入揭示。本文从策划、实施、调节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并分析了需要注意的一些影响因素。
关键词:
教育理论工作者 教师 合作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霞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实践知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凸现出国家化、标准化、系统化、一体化、实践化和高学历化的取向。
关键词:
国际 中小学 教师继续教育 改革 理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菲菲 杜屏
教师流动与流失是社会热点话题,如何吸引和保留优秀教师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利用北京、云南、吉林三省市1 097名中小学教师调查数据,以全面薪酬理论为基础,研究发现:内外在薪酬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激励作用,且内在薪酬的激励作用更大;工作满意度对中小学教师流动意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外在薪酬除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流动意向外,还会直接对中小学教师流动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内、外在薪酬对不同特征教师工作满意度及流动意向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质量已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根据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及世界主要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立法明确中小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2)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标准;(3)完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制度;(4)改进职前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方案;(5)丰富在职培训类型和内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廷洲 郅庭瑾 吴晶
编制是我国教师人事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是确定学校人员总量及其种类、结构的依据,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关键功能。但在实践中,教师编制存在诸多矛盾。诸如,关于编制总量余缺的认识存在对立且对这种对立的归因存在分歧,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出现竞争博弈,教师个体对编制的认知与制度定位之间也存在深刻矛盾。教师编制具有多重属性,对执政党而言,是执政资源和政治资源;对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而言,是重要的行政资源;对教师个体而言,是象征身份、职业稳定性和社会地位的符号资本。同时,教师编制还具备公共资源的属性,很容易陷入“公地悲剧”式的治理困境。推动教师编制的有效治理,应明晰编制的多重属性,并按照其特有规律综合施策:坚持制度自信,发展完善编制制度;回归教师编制的制度初心,剥离其人事管理功能;依据行政资源的治理规律,理顺政府部门间的权责关系和工作机制;依据公共资源的治理规律,充分授权学校依托聘任制度自主建立和完善规则,实现学校的自主组织治理;澄明编制作为符号资本的积极价值,保障教师的职业地位和工作预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耿文侠 冯春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石英德
民办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要有一支较为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因而对教师管理的改革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民办师资管理的改革发展,既需要政府制定和执行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也需要民办学校本身科学的经营和管理,这是一项繁琐而长期的工程。当然,只要社会、学校、教师各方面齐心协力,采取有力措施,按教育规律办事,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创造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民办学校的内涵发展道路会走得更坚实和宽广。这也是刊发本专题的期望之所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燕 郭彬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中国农村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对教师的培训。当前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育素质,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培训 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合清
所谓积极性,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的体力,智力能动地表现出来时的心理状态。调动教师积极性,既是提高教育工作效率的重点,又是衡量学校领导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客观研究我国教师积极性的特殊属性及其相关因素,全面剖析当前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些问题,并探寻科学的对策,这既是学校管理的客观需要,也是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凤 谭菲
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以价值定位、目标设计、指导原则、内容结构、实践模式和评价体系为结构模块,形成较为完备的结构体系,为提升美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中小学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入职教育的价值与目标","层级具化、逻辑展开、环环相扣的设计与实践思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三大特征,可为改进、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初任教师 入职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叶菊艳
本文运用叙述分析方法对24位教师的从教生涯自述予以分析,试图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的建构及所呈现出的身份类型。研究发现,中国教师的身份认同在改革开放以来因其入职年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类型,这些身份类型的出现是教师个人与其所处的人际和制度脉络互动的结果。不同身份认同的教师共同存在于学校场域,形成教师群体的区隔。鉴于教师群体性的归属感对其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及当前我国追求教育公平与质量的脉络,国家有必要自上而下形塑教师群体发展出"专业人"身份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