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0)
- 2023(7306)
- 2022(5813)
- 2021(5813)
- 2020(4489)
- 2019(10682)
- 2018(10994)
- 2017(19513)
- 2016(11313)
- 2015(12961)
- 2014(13423)
- 2013(12390)
- 2012(11196)
- 2011(10063)
- 2010(10514)
- 2009(9475)
- 2008(9574)
- 2007(8734)
- 2006(7996)
- 2005(7488)
- 学科
- 济(29266)
- 经济(29214)
- 管理(28103)
- 业(27897)
- 企(24331)
- 企业(24331)
- 教学(13023)
- 制(12361)
- 中国(12358)
- 农(12218)
- 财(10852)
- 理论(10548)
- 业经(10196)
- 教育(9541)
- 体(8565)
- 银(8064)
- 银行(8056)
- 学法(8014)
- 教学法(8014)
- 行(7688)
- 农业(7685)
- 地方(7327)
- 方法(7011)
- 体制(6843)
- 融(6645)
- 金融(6642)
- 务(6302)
- 财务(6275)
- 财务管理(6245)
- 学(6234)
- 机构
- 学院(146216)
- 大学(140505)
- 研究(49012)
- 管理(47034)
- 济(46609)
- 经济(44949)
- 中国(38064)
- 理学(37946)
- 理学院(37414)
- 管理学(36475)
- 管理学院(36187)
- 京(31470)
- 科学(30091)
- 财(27069)
- 江(26927)
- 范(26757)
- 师范(26491)
- 所(25713)
- 中心(23309)
- 研究所(22558)
- 技术(22251)
- 农(22029)
- 州(21878)
- 教育(21554)
- 北京(21045)
- 职业(20776)
- 师范大学(20519)
- 财经(19061)
- 业大(18320)
- 省(17920)
- 基金
- 项目(84002)
- 研究(72118)
- 科学(62994)
- 基金(51392)
- 家(43599)
- 国家(43009)
- 社会(38479)
- 教育(37805)
- 省(37184)
- 社会科(35934)
- 社会科学(35921)
- 科学基金(35173)
- 编号(34932)
- 成果(31741)
- 划(30556)
- 课题(27034)
- 基金项目(26120)
- 年(23576)
- 资助(20813)
- 项目编号(20764)
- 性(19915)
- 重点(19912)
- 自然(19860)
- 发(19731)
- 自然科(19297)
- 自然科学(19294)
- 自然科学基金(18889)
- 规划(18704)
- 创(18349)
- 部(17618)
共检索到248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倩 王红 南晓倩
范式是科学发展的底层逻辑,只有从范式层面推动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改变课堂形态,只有推动教学范式从“输入为本”转变为“输出为本”才有望破解我国基础教育始终无法突破“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桎梏这一改革难题。为了解全国教师教学范式现状,并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准实验法对全国范围内共33683名教师教学范式和近20所中小学推进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师仍主要遵循“输入为本”的教学范式且各地区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遵循不同教学范式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方面差异最为显著;人工范式是撬动教师教学范式转变的关键因素;评价导向是教学改革参与积极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由此,研究提出以推动教学范式变革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教学实践行为作为教师教学范式的判断依据、以教学改革项目作为推动教师教学范式转变的重要路径、以评价导向转变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等建议。
关键词:
教学范式 输出为本 范式转变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军
新时代十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供给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前置培养”存在短板、大中小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实施“国优计划”,对于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办教育,打破人才培养路径依赖,优化中小学人才培养体系等具有重要价值。高水平大学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勇于担当“国优计划”的使命责任,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锻造思想力,厚植学生理想信仰沃土,打造价值引领生态;锻造知识力,充实学生学科交叉底蕴,打造学科孵化生态;锻造引领力,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创新文化生态;锻造行动力,激发学生乐教适教潜能,打造政策环境生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钋 金红昊
针对信息化产品的使用效能问题,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18年开展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化使用情况调查》数据,通过对8个省份1137名中小学教师样本的实证分析,探究信息化产品使用对教师教学模式变革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信息化产品使用内容的深化和使用场景的拓展,均能够显著促进中小学教师采用小组学习、分层教学、项目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但这一影响受到教师对信息化产品感知有用性的调节。此外,信息化产品使用对中小学教师教学模式变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的教师,其对教学模式较为灵活的教师能起到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信息化产品 教学模式变革 中小学教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理 涂艳国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及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近年来我国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中西部教育的发展已引起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期特开设“走进中西部”栏目,集中篇幅报道中西部教育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集思广益,为中西部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本期在来稿中选取三篇文章,与您一同分享。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常宝宁 崔岐恩
教师的生存状态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教育效果。本文通过2000、2004、2007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变化不明显,一直较低;教师的周课时数增加,周工作时减少;培训次数少,培训效果不理想;职业满意度和学校管理呈下滑趋势;农村教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缺乏和社区的联系。研究提出了教师工资责任重心上移,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实行梯度工资;按需设岗,采用多元化的教师编制标准;增加高质量、高规格培训的次数,采取以实践导向和按需为主的培训模式;赋权增能,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生存状态 变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姚茹
本研究采用孟万金教授主持研发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量表》对15个城市144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从心理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健康幸福感、社交幸福感、财务幸福感和环境幸福感六大维度系统全面地考察我国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现状。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总体发展水平良好,六大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幸福感、社交幸福感、环境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健康幸福感和财务幸福感;高中教师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小学和初中教师;男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女教师;班主任的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非班主任;一级和二级职称教师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高级职称教师;11~15年教龄教师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0~5年、16~20年和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年收入5万以下教师的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年收入5~10万和10万以上的教师。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水平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幸福感 现状 教育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伟平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但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形势依然严峻,调查表明,诸如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症状乃至敌对偏执等等心理障碍,在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身上依然存在。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不在别的,就在于应试教育与"教育公平"的两难、社会角色期望与教师角色期望的共振、工作投入与劳动产出比的失衡以及工作的挑战性与教师既有素养的差距、行政管理的移位等;学校及有关部门只有采取教师工作的正常化、教师期望恰当化、教师管理的人本化、教师待遇认知的理性化等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刘丽娜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辽宁省内十三个市的462名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结合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涉及的教师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从意识和行为两个维度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规范》的落实、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事实依据。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 意识与行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童富勇 刘桂林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伦理。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多个省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总体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为学生服务的质量尚需提高;与同事的团结有待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欠深入、平等;不善于坚持专业判断;对社会(社区)没有尽专业之职责;对专业集体的责任履行不很充分。为此,本文建议要着力构建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注重一体化的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并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修养方法教育。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专业伦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敖俊梅 林玲
本研究依据现有教师数据作为分析、评估的基础,选取北京、河南、安徽和福建四地,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现象的现状及成因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呈现女性教师比例整体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在不同省份、城乡、学校类型、学段和学科等方面呈现一定差异;教师职业已形成一定的性别垂直隔离。这种变化源自"女进男退"的过程,是社会教育发展、教师职业性别标识化和教师职业吸引力下滑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教师队伍的"女多男少"现象被"女性化"和被"问题化",是夫权意识形态下被构建起来的、具有预设价值判断的问题阈,具体表现为社会性别二元对立、教师职业简单性别气质类化和轻视女性教师专业性等。本研究据此提出满足儿童发展的多元需求、消解教师职业性别隔离、保障和完善学校教育丰富性的建议:(1)加大教师专业形象宣传,打破教师职业性别壁垒;(2)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与工资待遇;(3)提升师范生的性别素养,加大男性教师储备力量。
关键词:
教师 性别结构 女性化 性别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德学 封立俊
农村教师素质、工作与生存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按照教育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总课题组的要求,自2005年12月以来,淄博市课题组对淄博市农村中小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淄博市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展开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俊杰
中小学教师职务结构初探●朱俊杰在职称改革中建立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已经实施十年了,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的确立和职务试行条例的颁布实施,规范了各级教师职务的职责和任职条件,为教师队伍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辉
福建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地区布点、发展规模、层次结构、学科分布和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显示,全省师范专业办学存在教师教育特色淡化、新型师资培养能力不足、办学资源受到非师专业挤占、高层次教师培养速度缓慢等问题。坚定师范专业办学目标,适当控制专业发展规模,注重学科专业内涵建设,调整办学层次和类型结构,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等,是师范专业办学,提升基础教育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专业结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德义 于发友 李敏强 史云峰 周赞梅 薛剑刚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以及教师培训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须从适当强化"以县为主"、着力建设体系化课程资源、积极推进网络校本培训、大力提升培训组织功能、切实突出培训质量效益等方面,积极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管理体制、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机构建设和培训评价。
关键词:
创新 农村中小学 中小学教师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