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4)
2023(7767)
2022(6503)
2021(6331)
2020(5099)
2019(12486)
2018(12650)
2017(23053)
2016(13342)
2015(15375)
2014(15986)
2013(15132)
2012(13808)
2011(12442)
2010(12967)
2009(11602)
2008(11524)
2007(10477)
2006(9135)
2005(8306)
作者
(36797)
(30171)
(30016)
(28888)
(19436)
(14641)
(14147)
(11981)
(11576)
(11402)
(10548)
(10159)
(9914)
(9735)
(9531)
(9408)
(9251)
(8930)
(8889)
(8689)
(7772)
(7528)
(7395)
(7171)
(7168)
(6955)
(6877)
(6858)
(6372)
(6051)
学科
(46338)
经济(46288)
管理(36369)
(35364)
(31660)
企业(31660)
方法(23001)
数学(19757)
数学方法(19100)
理论(13929)
中国(13872)
(12393)
(12259)
教学(11104)
业经(10724)
(10156)
教育(10155)
(9225)
地方(8315)
(8307)
财务(8256)
财务管理(8228)
(8171)
农业(8050)
(7828)
银行(7815)
技术(7797)
企业财务(7710)
(7349)
(7205)
机构
学院(180411)
大学(178148)
管理(67029)
(61692)
经济(59835)
理学(56669)
理学院(55981)
研究(55417)
管理学(54432)
管理学院(54107)
中国(43354)
(38944)
科学(35165)
(30793)
(30337)
(28230)
(27991)
师范(27740)
中心(26564)
(25677)
北京(25205)
研究所(25077)
业大(24820)
(24758)
技术(24607)
财经(23543)
师范大学(21787)
(21124)
职业(20864)
(20348)
基金
项目(112756)
研究(87100)
科学(86531)
基金(75400)
(64306)
国家(63698)
科学基金(54651)
社会(49409)
(47508)
社会科(46580)
社会科学(46565)
教育(45100)
编号(39668)
(39278)
基金项目(38759)
自然(35242)
自然科(34417)
自然科学(34411)
自然科学基金(33708)
成果(33543)
资助(32894)
课题(28832)
重点(25907)
(24271)
(24099)
项目编号(24021)
(23638)
(23197)
大学(21933)
创新(21820)
期刊
(73357)
经济(73357)
研究(53644)
中国(44512)
教育(39326)
管理(26473)
(25776)
学报(25591)
科学(22881)
(22701)
技术(22664)
大学(19922)
学学(17587)
(15617)
金融(15617)
农业(15575)
图书(14091)
职业(12746)
业经(12304)
经济研究(10699)
财经(10598)
统计(10473)
书馆(10029)
图书馆(10029)
(10018)
技术经济(9238)
(9177)
论坛(9177)
(9112)
(9092)
共检索到282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骥民  高艳贺  李春超  
一、中小学双语师资培养的意义(一)适应中小学双语教学实践的需要双语教学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其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双语师资的匮乏。据预测,上海市到2007年将需求1万多名双语教师,目前师资缺口达8000人。2005年4月22日-23日在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举办的全国双语教育评价研讨会上,所有双语实验学校代表的一致呼声就是亟需双语教师。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师范院校从未设立双语教学专业,现有的双语教师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教学培训。因此,通过高师院校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双语师资势在必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丞  严文清  夏力  
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三S"模式是在"教学做合一"理论和主体教育论基础上提出的,对革除传统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弊端,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效的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从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实训平台和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入手,遵循知行合一、个性化、全面性、分级递进等原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建平  方健  
在校企校教师教育联盟的基础上,构建"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以职技高师院校为主体,联合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由校企校三方共同确定职教师资培养内涵,共同开发教师能力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组织考核评价,校企校合作贯穿于职教师资培养的全过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兴琴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教学模式和方法。践行"实践中反思,反思中研究,研究中学习成长"的终身学习理念。打破以考试和分数为侧重点的评价方式,建立以实践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处于攻坚阶段,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高校要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深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基础教育紧密联系的协同培养新机制。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响应教育部的"卓越计划",推动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盐城师范学院于2010年12月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为了做好"卓越教师"培养的试点工作,盐城师范学院以生涯规划设计为卓越教师培养引"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定  
明确设置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构建“夯实‘三基’、综合拓展、活动创新、人文为本”的课程体系。设置综合课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系列模块的选修课程,突出课程的选择性;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注重人文实践,形成具有综合化、个性化和人文化特点的文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钱焕新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的实施,为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普及农村科学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直接关系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从数量上、质量上仍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一条适应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职培养、培训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培养农村中小学师资,可以实现现代远程教育与师范教育完美的结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明  刘建飞  吴丽华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经过量的迅速扩张之后,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其发展取向。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因材施教,构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症结所在。因此,科学确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彰显独立学院办学特色以及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的实践为例,阐述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杰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已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地方师范院校要科学定位,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统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坚持师范性,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并通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立以社会、学校、学生为主体的三维互动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专业特色就业平台等途径,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伊继东  曾华  陈瑶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的现实,促使直接担负着第一线劳动者培养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引起了从中央政府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发展导向。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为职业教育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发展可谓恰逢其时。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师资的量和质的需求都极为迫切,对职教师资培养的理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元方  谢峰  刘毅  杨雪特  傅佑全  
"教学做合一"是教学法的界定,是生活法的说明,是真知识的源泉。内江师范学院坚持"教学做合一"的育人理念,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做中学,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育人平台;以校内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做中学,形成了学做互动的实践育人平台;以社会课堂为阵地,突出学生做中学,形成了校地联动的社会育人平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费兰凤  
在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长春师范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理念,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施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创新工程,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建立学分认定激励机制,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成效显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存贵  张浩瑜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关键力量。加强中职教师培养培训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具体实践,是促进中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满足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是充分发挥职技高师办学优势的重要体现。针对中职教师培养培训存在的操作标准不明、方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陈旧、机制不够成熟等问题,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深入开展了中职教师培养培训改革探索,形成了“标准引领、项目驱动、平台支撑、机制协同”的中职教师育训模式,并从构建中职教师“双师型”培养培训相关标准、设计一体化中职教师培养培训方法、建设中职教师培养培训载体、加快打造“政-企-院-校”合作共同体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建璋  郭赟嘉  
"U-G-S"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而逐步形成的由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相互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一种合作开放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山西师范大学在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锐意进取,从目标设置、组织制度、合作内容、合作形式、保障体系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的体制机制,在实践中诠释了这一模式的现实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