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
2023(405)
2022(336)
2021(357)
2020(267)
2019(639)
2018(584)
2017(1298)
2016(727)
2015(928)
2014(1037)
2013(1049)
2012(1071)
2011(992)
2010(1046)
2009(1034)
2008(913)
2007(866)
2006(869)
2005(814)
作者
(2154)
(1742)
(1700)
(1670)
(1214)
(861)
(845)
(693)
(689)
(667)
(626)
(610)
(594)
(566)
(563)
(557)
(556)
(537)
(519)
(468)
(465)
(464)
(461)
(451)
(445)
(409)
(407)
(399)
(389)
(388)
学科
(6940)
企业(6940)
(6911)
(4258)
(4222)
乡镇(4222)
乡镇企业(4222)
中小(4221)
中小型(4221)
小型(4221)
小型企业(4221)
管理(3565)
(2062)
经济(2061)
(1902)
(1710)
财务(1710)
财务管理(1710)
企业财务(1675)
方法(912)
中国(881)
技术(873)
数学(797)
(740)
银行(739)
(727)
数学方法(720)
(705)
教育(620)
业经(588)
机构
大学(12185)
学院(12066)
管理(4233)
(4166)
经济(4033)
研究(3610)
理学(3591)
理学院(3532)
管理学(3466)
管理学院(3433)
中国(2876)
(2663)
师范(2657)
(2563)
(2436)
(2402)
教育(2352)
师范大学(2182)
科学(2059)
(1937)
中心(1910)
财经(1831)
(1830)
北京(1691)
(1601)
(1559)
研究所(1545)
银行(1495)
(1421)
财经大学(1310)
基金
项目(6426)
研究(5569)
科学(5077)
基金(4352)
(3342)
社会(3306)
国家(3296)
社会科(3094)
社会科学(3093)
教育(2978)
科学基金(2837)
成果(2663)
(2575)
编号(2462)
(2298)
基金项目(2233)
课题(1953)
资助(1850)
项目编号(1677)
(1657)
(1631)
(1610)
规划(1539)
(1528)
(1508)
自然(1507)
阶段(1496)
(1495)
自然科(1459)
自然科学(1459)
期刊
(5434)
经济(5434)
研究(4519)
教育(3414)
中国(2431)
(2340)
金融(2340)
(2254)
管理(1906)
科学(1525)
学报(1321)
大学(1049)
技术(987)
财经(943)
学学(924)
(920)
(870)
业经(866)
财会(840)
(803)
发展(708)
(708)
技术经济(679)
经济研究(676)
现代(674)
问题(646)
理论(607)
通讯(594)
会计(591)
会通(591)
共检索到19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和平  
近来,"五道杠少年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尽管这一事件渐以平息,但由此引发的对我国现行中小学生"官秩现象"的文化溯源与反思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官秩主要有三个序列:一是以思想教育与管理为主的序列,在小学与初中低年级有少先队组织,其干部队伍依次是小队长、中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铁成  
对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反思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新的探索。首先明确了实践反思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实践反思对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最后重点论述了中小学教师实践反思的具体策略,包括观察反思、对话反思、写作反思和教育教学研究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志军  
全面认识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分析教学过程的复杂关系是建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的基本依据。课堂教学具有"活动—实践性"、"交往—社会性"、"文化—价值性"的本质特征。由教师、学生、课程和课堂文化之间的互动构成六种教学关系:学生与课程互动构成创生关系、教师与课程互动构成调适关系、学生与课堂文化互动构成创生关系、教师与课堂文化互动构成调适关系、学生和学生互动构成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互动构成导学关系,以此为基础建构出"六关系维度、十三指标要素"(6·13)课堂教学评价框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韦明  刘月芹  
补课,作为一种完善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本是正常的,而且应该是得到社会肯定和大加鼓励的。但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校刮起的“补课风”,则严重背离了补课的本义,成了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颖东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实质上是双方在变革压力背景下为应对各自文化危机所共同选择的一种文化交往,这种交往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涵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双方必将因文化的差异而发生深刻的文化冲突。正是在这个遭遇内在文化冲突的关键阶段,继承和发扬"反求诸己"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能够有效地化解因这种冲突所带来的潜在合作危机,从而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不断走向文化融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易凌云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文章从探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原因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清溪  赵慧君  
近年来,去美国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外国教师越来越多,这也成为美国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人把这一现象称为"进口教育者"。从其他国家招募教师,反映出美国基础教育教师不足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内改善师资状况的努力,并将教师短缺的危机转嫁到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教师联合会对美国"进口教育者"现象作了调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景斌  
由社会变革所引起的教育在研究范式、教师教育、学校教育、大学功能诸方面的变革,使得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协作近3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差异成为双方协作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是平等、互惠、互信、共同实践的协作。伙伴协作促进了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双方学校功能的建设、构建了新型的学习共同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有升  兰玉萍  
推进中小学的"学院化"转型是英国执政党保守党在2010年以来教育政策的核心教义,旨在最大限度地增进学校的自主性,形成"自我改进""学校引领"的新型学校教育治理体制,以实现教育水准的整体提升。这体现着中央政府对教育权力的逐渐收拢,并使政府、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彻底重构,强调"专业自主"而消解"地方民主",注重"基于事实证据"的政策制定而否认教育理论的价值。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明华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 8个县 (市、区 )农村中小学收费情况的调查 ,反映了当前农村中小学收费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大超  徐圆圆  
在和谐社会道德特质的关照下,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三种关系的和谐上,即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此为视角,对当前中小学校长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了反思,剖析了职业道德关系中不和谐的诸多表现,提出了构建和谐职业道德关系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许思安  张积家  
利用问卷对663名教师进行测量,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探析了中小学校管理中"组织沉默"现象的沉默动机。结果表明:教师的组织沉默动机属于四因素结构,包括漠视性沉默、评价恐惧沉默、默许性沉默和人际恐惧沉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生  郄卓妍  齐媛  
评价反思能力的发展是新型育人环境下积极落实评价改革意见、促进双减落地的核心抓手之一,是减负提质的重要手段,是作业评价改革的基础性理论支撑。作为学生的一种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反思能力是否具有潜在结构、受何种因素影响是当前亟须明确的问题。学评融合理念强调人人参与、发挥评价的学习性作用,在评价他人和对他人评价数据处理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评价反思能力的发展是核心之一。本研究通过梳理学评融合的评价活动核心环节,提出了评价反思能力的概念与内涵,自编评价反思能力测评工具,对我国东中西地区18,42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发现评价反思能力具有稳定的潜在结构,可以分为标准批判、内容深思和价值认同三个子能力;本研究阐释了学评融合理念下评价核心过程与评价反思能力的关系,即:评价过程包含评他、自评、分析数据等一系列学生学习行为,这一系列评价行为是学生评价反思能力发展的载体和外化表现。另外,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中小学生评价反思能力总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及其各子维度随着学段的升高不升反降的现象,并发现评价频率及匿名性等均对学生的评价反思能力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金昌  刘毅玮  
通过对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成长历程的分析发现,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发展观、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发展路径、成长倾向、继续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成长标准、成长途径、成长适应的困惑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理念提升、知识优化、标准导向、条件保证、人才流动能够为教师成长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资源基础、标准导向、组织和环境保证及发展动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建国  江胜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